曲俊梅
摘要:本文從積極發展農業合作組織入手,注重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以融資租賃推進農業機械裝備發展,進而促進農村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合作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習近平主席也多次強調要大力推進農業領域的改革,把農業經濟轉型放在重要位置。因此,在新時期,各地區要結合地區實際,提出有效措施來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水平。
一、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組織
新型農業組織以農業合作社為代表,成為提高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舉措。農村合作社屬于非營利性機構,以服務農民和農業為主要目的,能組織規模化生產經營,提高農民的生產能力,進一步的降低生產成本,組織優勢相對比較明顯。各地要積極構建當地特色農業經濟,把傳統知名的產業進一步的做大做強,讓企業跟合作組織聯合經營培育一些新興品牌,提高農民收入。此外,把糧食作物的面積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加經濟作物的比重,積極培育良種,發展立體種養殖等優勢和特色產業,不斷的強化跟科研部門之間的對接與合作,發展一些農業龍頭項目,成為農業經濟管理制度化的保障。此外,通過農業合作組織進一步擴大經營范圍,組織人員對農民進行培訓和學習,改變農村人口中那些落后的思想,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誠信經營意識,提高思想水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保障。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村經濟組織,有效解決了單家獨戶辦不了或辦不好的事情,在提升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如陵川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占全縣12%的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經營的中藥材種植面積占到全縣中藥材總面積的58%,加快了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生產區域的形成和壯大。如陵川縣楊村金茂農機專業合作社通過流轉大量土地,發揮機械化作業優勢,所種玉米從整地—機播(種肥)—除草—機收—秸稈還田,全過程只需15個勞動力,極大地方便了生產經營管理。如古陵山食品公司發起組建的金土地馬鈴薯專業合作社,通過統一生產指導,并按標準收購社員產品,有效解決了企業生產原料不足等產前服務難題。陵川縣的一大批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在實現農戶與超市、市場的產銷對接,解決產品“銷售難”、“銷售賤”問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新形勢下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組織形式。
二、注重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的多個領域,農業領域也不例外。事實上,跟其他行業相比,農業領域應用計算機技術的起步并不早,但是由于其發展勢頭比較強勁,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農業方面的應用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基本深入到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利用物聯網信息服務系統,通過感知技術、定位技術以及監控等技術,對農產品生產基地進行全程的監控和追蹤,并進行自動化感應和識別,能夠輕易獲取生產基地的綜合數據,像溫度、濕度以及酸堿度等,計算機系統在對這些元素進行感知的時候,還能夠對那些超出合理數值的狀態進行預警,這樣能夠更好的對農產品種植基地進行監測,對病蟲害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減少了種植基地的風險系數。此外,農業種植人員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在網絡中查閱農產品種植的技術知識,關注市場的實時動態,并根據市場反饋的狀態來調整具體的種植計劃,網絡上的農業專家能夠提供很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讓農民受益。
三、積極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
綠色是實現對自然環境以及生物發展規律的直觀體現,是一種可再生以及可循環型的發展,最終實現保持生態原有樣貌的目標。綠色農業技術以及綠色農產品是綠色農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綠色農業中是將綠色農業技術作為主要支撐,實現對綠色農業技術的節能減排,最終實現保護生態的目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綠色食品的大力發展。
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舉措,也是提高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舉措。要推廣綠色農業重視技術,首先就要加大綠色農業的宣傳力度。站在生產經營者的角度來說,跟國外農業的規模化經營相比,中國農業的經營特點是分散、規模小,生產與銷售之間的聯系不緊密,甚至出現產銷脫節,難以保障蔬菜等農產品的質量,追究違法責任主體的難度比較大。因此,政府部門要加大綠色種植技術的宣傳力度,提高農業生產者的綠色農業意識。要使科技入農戶工作的速度不斷加快,可以發展綠色農業科技園區以及示范基地等服務模式。通過示范基地建立,讓生產者感受運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帶來的經濟效益,明確綠色種植技術的理論與實際操作,起到榜樣和示范作用。還可以實施基層綠色農業技術人員包村到戶制度,重點培養示范戶的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用示范戶帶動普通戶。此外,還要積極鼓勵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等組織,讓這些組織提供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承包與技術培訓等服務,把龍頭企業作為骨干,補充其他社會力量,使專項服務跟綜合服務結合,從而建立適應當地社會發展的綠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四、以融資租賃推進農業機械裝備發展
作為新型農業生產環節的組成部分,農業機械裝備在促進農業增產增收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需要有足夠的資金作為支撐,融資租賃逐步被提升日程。在新時期,我們要認識到融資租賃農機機械設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力,站在農戶的角度,把農民最急需的農機服務項目作為入手點,從單向環節逐步擴展到農業生產的產前與生產全過程,創造條件讓農民花比較少資金用上高效、先進的機械。農業機械化能夠增強農民改造自然的能力,使農村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進而解放出大量的勞動力,實現農業跟其他產業的協調發展。使我國的農業結構更加的合理,也使得生產過程變得更加優化,讓農民的勞動時間大大減少,生產效率卻能大幅度提高。通過政策引導,整合勞動力、技術以及人才等資源,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裝備融資租賃提供支撐,讓當地農業生產過程中“種植什么,怎么種植”等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促進地區農業生產朝著集約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勝娟.綠色農業理論體系下的農業技術推廣略論[J].南方農業,2014(21).
[2]李慶東. 農機化對農業經濟發展影響程度的分析[J]. 數理統計與管理,2014(1).
[3]徐志明.貧困農戶內生動力不足與扶貧政策績效———基于江蘇省342 個貧困農戶的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