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均
摘 要:教學空間主要是針對學齡前兒童教學空間,包括幼兒園和托兒所階段。此階段的兒童肢體協調能力未健全,不能夠很好的控制身體的平衡。另外身體各項機能也處于發育初期。可見,對幼兒教學空間的安全防范尤為重要。
關鍵詞:空氣安全 室內空間安全 色彩安全 安全教育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3(a)-0000-00
空氣污染問題是目前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形成的社會問題,我們有信心我們的國家能夠治理好我們的空氣,美國工業革命時期也終日不見天。但是,空氣的治理必然是一個長期過程。偌大一個國家的治理非個人或某一個團體能夠改變,但是一個有限的室內空間我們可以通過設計和技術使空氣質量相對提高。幼兒教學空間對此類的要求更高。
1 幼兒教學空間的空氣安全分兩個階段完成,建筑階段和裝修階段
空氣的流通對一個空間的空氣質量起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建筑設計階段就要對空氣的對流進行分析,并設計出合理的窗戶對流方式。常見的形式有門窗對流氣窗對流兩種,除了建筑自身考慮的空氣流通方式外,有條件的幼教單位最好能增加空氣循環系統,增加PM2.5過濾功能,以確保室內空氣質量保持較高標準。
裝飾階段主要考慮裝修自身的空氣安全,主要分為兩個部分:裝飾材料安全和教學道具的安全。裝飾材料需要將甲醛含量控制在國家標準范圍以內,最好達到零甲醛。2010版最新甲醛限值是:民用建筑工程(包含托兒所、幼兒園)甲醛含量小于等于0.8mg每立方。另一方面就是教學道具的甲醛含量,也應該符合國家標準。以上兩各階段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需要使用到板材,板材分膠合板、多層板和實木板三大類。
1.1 空間裝飾安全
幼教空間的室內裝飾具有特殊要求,其區別于一般公建項目裝修的標準,在滿足一定的使用功能前提下,主要還需要考慮裝飾安全,主要包括:材料安全、裝修細節安全、光線安全
1.2 材料安全
地面材料的選擇——幼兒園或托兒所空間中,地面是兒童接觸最為頻繁的區域,顯然地面材料的選擇尤為重要。所選擇材料需要具備以下幾種特性:
(1)防滑,根據國家最新標準,摩擦系數低于0.5的都屬于安全防滑程度低的。0.5--0.6為中等,0.6--0.7中高等,0.7以上為高等安全程度。幼教空間安全防滑等級最好為中高等級,即0.6--0.7這個級別。
(2)表面需要有彈性系數,可以避免兒童摔倒的時候受到傷害或減輕傷害。可選擇的材料有PVC塑膠地板、實木地板、多層實木復合地板等,PVC地板便于清潔和消毒,因此幼教公共空間多數采用PVC地板,小型教學空間可以選用木質地板。
墻面材料的選擇——墻面在小朋友的安全范圍以下應該使用安全材料,如木飾面材料、軟包材料、硬包材料等,若使用石材、瓷磚等硬質材料應將陽角處進行圓角處理。
1.3 細節安全
細節安全是幼兒園教學空間設計中經常忽略的方面,但是往往這些細節防范的忽略對兒童的活動安全隱藏著很大的隱患,做好細節安全防范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墻角、門框、門、樓梯踏步等凡是帶有90度角度的墻面或墻面裝飾均需做圓角處理。
(2)樓梯欄桿的高度設置參考承認人體工程學的最大百分位原則,一般設置在110厘米,欄桿的間距及類似有縫隙的尺度設計也有很嚴格要求,根據《民用建筑設計通則》規范,托兒所幼兒園及類似專用活動場所的欄桿設計必須采用防止攀登的構造方法,當采用垂直欄桿構件時,其欄桿需要采用圓柱形,凈距應不大于0.11m。水電安全兒童對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心,同時也缺乏對危險的認識和防范。
1.4 光線安全
我國大、中、小學生的近視發病率達到53%以上,其中小學生為21%,初中生為48%,高中生為71%,大學生為73%,是世界排名第二位,僅次于日本,眾多原因中有一條就是教室采光或人工照明設計不合理。暗光或直射陽光下讀書寫字對兒童的視力均會造成影響,最近頒布的國家標準教室照度規定為300Lux,實際教室白天的光源來源于人造光和自然光兩種光源。
部分全日制幼兒教學機構夜間也有活動或其他課程。晚上室內主要采用人造光源,夜間室內使用25瓦光源時,書本與燈泡的距離應在1米之內,比如臺燈。若使用60瓦光源時,書本與燈泡的安全距離是1-2米之間,類似吊燈。并非夜間燈光強度越大對視力的好處越大。
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好多幼兒園教育機構都開始采用智能化教學,這就需要用到電視機或投影儀。投影儀相對來說對小朋友視力傷害會較小,投影機是將畫面投射在墻上或者屏幕上,光線又進行漫反射,這種光接近自然光,相比其他電子顯示方式更適合人體接受,另投影屏幕本身沒有輻射。投影的畫面尺度更符合人眼睛的視覺習慣,可以有效減輕小朋友的眼疲勞,從根本上杜絕因眼睛疲勞導致的視力下降。但是如果投影儀距離精度各方面不符合相應要求,也會容易造成小朋友視力的疲勞而導致近視。
1.5 色彩安全
剛剛進入學齡的兒童,對于事物的辨別多是通過色彩進行分析的的。可見色彩在兒童的注意力傾向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此外,心理學家們很早就發現了人心理活動中顏色具有調節作用。根據研究表明,紅色容易使人興奮,藍色使人安靜,綠色容易使人具有活力。酷愛黃色的孩子依賴性較強,寧愿一輩子扮演小孩子角色;愛好藍色的孩子則具有較強占有欲的傾向;紅色意味著性格較為剛烈,調皮而感情豐富。因此我們在為孩子建造學習空間的時候都應仔細考慮顏色因素,為孩子搭配出一個繽紛且健康的彩色環境。
幼兒園教學空間的色彩裝飾對小朋友的心理安全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對孩子來說鮮亮的色彩是非常美麗的。兒童對顏色的感覺會先于其他審美感覺的發展。物品的任何其他性質都不會像鮮明的色彩一樣,引起他們這么強烈的情緒。所以一方面,我們應當用鮮明亮麗的色彩來裝飾孩子的教學空間;另一方面,我們也應注意不能濫用鮮艷的顏色。因為色彩的過分鮮明會刺激孩子的神經系統,引起視覺疲勞和情緒波動。在運用不同色彩裝飾教學空間時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過大面積的色彩容易對小朋友的視覺產生刺激,因此,體積較大的家具及墻面不適合應用太過過鮮艷的顏色,應保持柔和,如粉色、淺藍色、淡黃色等。這樣有利于放松心情,有利于睡眠以及形成固定的習慣,另外還有助于穩定個性的養成。
(2)大色塊中可以穿插明快的色彩或對比色,使空間更活潑。比如家具、玩具,體積小、便于拿取,可以采用鮮艷的顏色。這樣我們便可以在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柔和環境的同時,適當地刺激小朋友的興奮點,調動他們的活力與積極性。
2 結語
對于幼兒園教學空間的安全防范除了從室內空氣和硬件設施上進行防范,還需通過幼兒教師進行正確的安全教育引導,是兒童從小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這樣才可以將對兒童的傷害降到最低。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做好兒童教育安全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未來我們一定會做的更好。
參考文獻
[1] 烏迪.論如何在幼兒教學中推行安全教育[J].新課程,2015(11):48.
[2] 申貴奇.周邊環境資源在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2016(05):86.
[3] 徐燕.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J].新課程學習,2013(0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