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留忠
摘 要:圖書館是存儲人類物質資料與精神文明的重要場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智慧圖書館是一種新型圖書館,也是未來圖書館發展方向,會在人類文明中起到授業解惑作用,在現如今知識管理和管理人性化的時代,智慧管理備受人們關注智慧化管理是建立在人性管理基礎上的。智慧圖書館是一種新的管理方式,具有比傳統管理更先進更獨特的服務方式,因此也深深吸引力大家的注意力。圖書館的正常運行與管理員和管理方法息息相關,管理員不光要適應智慧圖書館還要做一名合格的智慧管理員,智慧圖書館是一種面向未來的管理模式,它既滿足了人們追求個性化的心理,同時也為社會提高了多元服務,因此本文針對圖書館如何管理以及如何培養智慧管理員進行探討。
關鍵詞:智慧圖書館 智慧管理 智慧管理員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0.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3(a)-0000-00
智慧圖書館要求管理人員有較強的信息分析能力、預測能力、數據挖掘能力、網絡安全維護能力、新知識快速吸收的能力。培養圖書館管理員不僅是提升管理員自身價值更是為了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1 智慧圖書館的定義
“智慧圖書館”這一說法最早是由歐美圖書館率先提出的,大多是指以圖書館現有的資源為主,為公眾提供移動服務、RFID的自助服務等,2003年艾托拉講到智慧圖書館是一個不受空間限制的移動圖書館,用戶可以通過智慧圖書館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相關資料。2009年是圖書館服務的一次新的改革,也就是將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應用于圖書館。但是不管是移動圖書館還是智慧圖書館到現在一直都沒有一個準確地定義或統一的概念。
圖書館學家王世偉指出圖書館主要是以其數字化、智能化為基礎,以互聯、高效、便利為特點,以綠色發展為實質所追求的智慧型圖書館;張新娜則認為,智慧圖書館是一種基于智能化信息技術,堅持以人為本的新型圖書館。所以智慧圖書館不能只看重其技術還應該注重以人為主體,利用智慧圖書館的特點,實現對圖書、古籍進行電子化,使用戶能輕松的找出需要的東西,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一些圖書內容遠程傳遞,實現知識共享,并且可以將一些珍貴的古籍、文獻原件妥善保管,在沒有特殊情況時圖書館不會將珍貴書籍展示,這樣有效的保護了書籍原件,使原件不受損害。
2 智慧圖書館的智慧管理
2.1 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圖書館具有活力
圖書館管理有兩個部分,包括對閱讀者的管理和對圖書管理員的管理。我國許多圖書館的管理制度大多是用來約束和懲罰閱讀者的行為的,傳統圖書館管理制度都是大同小異,基本都是照價賠償之類的,長此以往會引起人們的漠視,讀者會認為只要有任何問題只需要賠償,所以不能從根本上激發人們對書籍的愛護和對圖書館的建設的愛護。在建立閱讀者管理制度時,首先開設一些意見箱根據讀者的建議,收集廣大讀者的意見把這些反饋進行匯總和分析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然后應該改變制定規章人員的思想,制度的確立,目的只是為了讓圖書館更好的運行,圖書館中的書籍資料得到維護。制定規章制度的人員應該盡量避免出現“嚴厲禁止”等生冷的詞匯,多使用委婉的詞語[1]。圖書館為了保護書籍、文獻等大多都會限制借閱數量,所以為了使圖書館管理更好,圖書館也可以建立一些信譽制度比如說對于一些良好記錄閱讀者圖書館可以適當的增加其借閱數量,或者在這些閱讀者節約期限超出時還可以增加超出期限不收費用,作為對良好記錄的獎勵,相反對于那些不遵守圖書館規章制度的閱讀者,可以根據圖書借閱記錄根據違反規定次數減少借閱書籍的數量,對于這些閱讀者要通過一定的義務勞動來改變自己的不良記錄。
對于圖書館管理員來講,他們需要改進的是工作更精細,所以其管理制度也要更加明確。圖書管理員是整個圖書館運行的關鍵,圖書館在建立規章制度時要以圖書館的實際情況出發,從管理人員的責任與訴求出發,制定切合實際的管理規范和行為準則。
2.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圖書館具有生機和活力
當前圖書館都是閱讀者受管理者約束,屬于單向管理模式,讀者的反饋傳遞到管理人員手上之后未能引起重視,讀者的建議和意見就會被忽略,所以讀者的反饋制度形同虛設,這種模式不能適應智慧圖書館的需要。對于智慧圖書館應該建議一個專門的交流平臺還有專門的負責人,將閱讀者的建議和意見統統記錄下來,并留下閱讀者的聯系方式,之后負責人將這些反饋遞交相關管理部門,更一步研究、討論,如果閱讀者提出的建議被采納或者認同負責人可以跟相關閱讀者聯系,以示感謝,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給予贈送圖書等獎勵,以此來激發廣大閱讀者積極提出意見。制定的意見交流平臺閱讀者可以在平臺進行留言負責人要及時回復,使圖書館管理更具生機和活力。
3 智慧管理員的培養途徑
3.1 培養管理員積極的職業情感
培養管理員積極的職業情感是對圖書管理工作的前提。思想是一切行動的指揮者,只有積極的職業情感才能有智慧的行動,所以智慧管理員的智慧就是源自管理員本身對職業的認可和甘愿奉獻于職業的精神。任何一個職工,如果對自己的工作產生興趣,并且在內心真正接受這份工作,那么他才能從工作中獲取快樂,在工作崗位上最大程度上發揮自己的潛能,所以,培養管理員熱愛圖書館事業,并有積極的、熱情的心態面對讀者是智慧管理員做好服務的一切前提[2]。
3.2 在實踐中獲得智慧
從古至今,沒有一項成果不是從實踐中得來的,并將所得的成果又應用到現實中,所以任何知識如果經不起實踐的檢驗那一切都是空談,而只有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才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同理,圖書館管理人員要將平時所學理論知識和圖書館工作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的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思想,最終成為智慧的升華。所以應該培養管理員做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人,用心記錄信息,與閱讀者多溝通多交流,從日常工作中瑣碎的小事里發現問題并加以分析,學以致用,將知識轉化為智慧。
3.3 建立交流平臺,激發員工的創新能力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可以改變好多事情,因此智慧圖書管理員的培養不僅是培養起職業道德還要讓管理員對一些同類工作機構的管理方式有所了解,認真汲取別人的優點,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情況,創新新的管理模式,所以需要建立一個相關的交流平臺讓管理員之間不定期的交流,或者邀請相關專家進行講座,同時還可以派管理員去管理模式相對突出的地方交流學習,借鑒別人成功的經驗,并將所學經驗也其他同時積極分享,還可以在圖書館內部開展交流會,讓每一個管理員積極參加到交流中來,這樣可以激發員工的創新能力[3]。
3.4 建立培訓機制,開擴員工眼界
由于時代飛速發展,許多新的知識不斷涌現出來,所以使傳統的知識結構顯得單一也不能滿足不斷更新的信息需求,而圖書館作為為閱讀者提供知識的場所,為了使提供的信息服務起到很大的作用,圖書館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并在培訓過程中不斷的完善培訓機制,不能將員工的培訓流于形式,而是要根據員工的不同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并且要在培訓方法上采取多樣化的方式,讓管理員對培訓產生興趣[4]。
4 結語
圖書館里的一些珍貴文獻和古籍都是民族和社會的寶貴財富,也是圖書館的靈魂和脈搏,所以圖書館應該高度重視,對于珍貴文獻和古籍的保護和開發都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能以保護圖書終極目標,應該在保護圖書的基礎上挖掘圖書資源并充分利用,為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打好基礎這才是圖書管的主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亞琦.淺談智慧圖書館時代高校圖書館館員的素質培養[J].新校園(上旬),2017(10):130.
[2] 邱圣暉,譚偉貞,曾智華.智慧圖書館環境下智慧館員的培養[J].蘭臺世界,2016(12):77-79.
[3] 勾丹,崔淑貞.智慧圖書館的智慧服務模式及其實現[J].情報探索,2016(03):112-115+121.
[4] 李安.淺談智慧圖書館中智慧管理的實現以及智慧館員的培養[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5,27(11):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