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花
摘 要:新的教育背景要求加快推動素質教育進程,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更多自我展示的空間以及自由。針對初中數學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究,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為初中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探究;教學模式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影響了初中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初中數學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本文探究了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應用,以提高初中生的課堂教學質量。
一、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應用的必要性
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獲取知識,參與到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的能力,夯實學生以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數學課堂上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非常單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受到了限制。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質量,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課堂上主動探究、創新學習。尤其是在題海戰術的影響下,初中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十分差,面對考試,思維比較僵化,自我思考意識不強,而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以及積極性,凸顯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探究式教學方法可以引導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教師要與學生互動和交流,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之中,培養學生整合資料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最終提高初中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二、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課程處于初中教學體系的核心地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方式比較單一。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可以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正確運用數學思想和方法,改善學生當前的學習模式和思維方式。
借助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上與學生充分交流和溝通,向學生提問,給予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間,營造和諧氛圍,讓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有思考和探究的意識,積極參與數學課堂。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觀察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果,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氛圍下,教師要正確處理學生之間的合作問題,發現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營造自主探究和思考的氛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學習“同圓或等圓”的數學知識的時候,定理: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也相等。在理解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幾何問題探究情境,讓學生自己動手同比例畫圖,制作教學輔助工具幫助學生加深對于幾何圓的理解,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幾何知識,進而在數學課堂上突破教學難點。
三、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加強對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教師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注重完善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輔導其掌握正確的數學方法。在數學課堂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數學問題,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討論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正確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學科的自信心。
例如:在學習幾何圓形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圓形和內部相關的弦之間的關系,從弦相等的概念出發研究弦心距相等的幾何結論。在幾何知識的探究和分析的過程中,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和合作,掌握正確學習數學幾何知識的方法,進而掌握數形結合的學習方法,為之后復雜的幾何問題的解答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此期間,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面對數學問題的時候,能夠聯想到自己以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理論聯系實際,之后面對復雜多變的幾何問題,學生能夠坦然地分析,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探究幾何規律。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應當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優化,數學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改革課堂講解的模式,引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之中,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進而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之中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樹立學習數學學科的自信心,綜合提高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學習能力,為初中生今后的成長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卞正蓮.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
[2]陳昊.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38).
[3]朱愛武.淺談初中數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成才之路,2010(36):18-19.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