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波
摘 要:核心素養,是指一種學生必須具備的有助于個人身心發展的品質。近年來,國家對核心素養逐漸重視,核心素養也慢慢地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初中生作為基礎教育培養的重點對象,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尤為重要的。但現在基于初中數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研究,還處于理論階段,沒有實踐的經驗。因此,就在初中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這一問題進行實際研究,為未來的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初中教學;數學;核心素養
初中的數學學習主要是以培養學生思維素養為主要目標。經過長時間的系統性的數學學習,學生可以形成區別于其他學科的思維方式,而這種方式主要以學生分析和掌握知識的能力為主。初中只有建立了這種思維模式,才能更好地靈活利用所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一、夯實基礎,創新方式
初中生年齡尚幼,沒有太多生活方面的體驗,且數學知識不夠系統化,學科素養和抽象思維能力都缺少進一步的訓練,因此,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對最基礎知識的學習,例如,最易懂的概念、公式和法則的教學,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進一步完善大腦中的知識體系,有助于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除了對教學內容的重視,也要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進,不再是以往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應當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手段,盡可能對學生進行啟發式、引導式的教學,使學生自己主動地進行探究學習,有利于學生素養的提高。
以“二元一次方程組”為例進行分析,首先,應該明確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之后,再利用數學文化和學生已掌握的知識來對“二元一次方程組”進行學習。在這里,利用“雞兔同籠”這一問題,引起學生解決該問題的興趣,讓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解答,學生發現遇到了一定的困難,趁機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一知識點,并進行教學,這樣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果。
二、體會文化,滿足期望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應當重視學生的期望和需求,只有明確學生的期望,并將其融入教學設計中去,才能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的教學生活中,最開始要做的就是了解學情,明確學生現在最想學的東西,對此采取一定的行動,應用于實際的教學中。與此同時,在培養數學核心素養時一定要滲透相關的文化,在對教學進行設計的過程中,積極地挖掘相關文化中可以應用到教學中的內容,如,數學的公式美、圖形美等。
在教授“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時,首先要明白學生已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知識點,通過該知識點逐步引入本堂課所要學習的知識點。例如,先引入我們日常婚慶的“囍”字剪紙,之后再給出“雙魚”剪紙,都是由兩個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圖形組成的,對學生進行提問:這兩個圖形有什么樣的關系?怎樣才能使兩者重合?然后學生會回答是軸對稱圖形,從而引入本課的學習內容,使學生對新知識擁有了更深的興趣,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數學的圖形美,同時讓學生感受了我國的傳統文化,有益于核心素養的提升。
三、趣味教學,思維培養
數學的學習具有抽象性和枯燥性,是影響學生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教學設計中應當考慮的問題之一是抽象性的知識點應當通過有趣的方式展示出來,同時在保持趣味教學的基礎上,也要善于利用情景化的教學方式。具體的方法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等直觀性的教學工具輔助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和理解,抑或是利用創新性的教學方式,例如做游戲,協助教學。另外,給學生講一些具有規律性的知識點,并將學習方法一并傳授給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以“拋物線的圖象和性質”為例,結合生活實際中的噴泉的形狀進行講解,利用PPT對這一路線進行動態演示,清晰地向學生展示出拋物線函數的特征,使學生記憶深刻,同時進一步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學習。
四、借助多媒體,實現數字化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技術逐漸滲透到教育中來,因此,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應當借助信息技術,實現數字化。
除了培養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也要培養學生總的核心素養,這些都需要教師、學生、學校以及社會等多個方面共同努力,因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既有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也必將對社會產生積極作用,形成良性的循環。
參考文獻:
[1]龔美玉.初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7.
[2]張亞國.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9):140.
[3]吳靜文.淺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優化數學課堂教學:以高中復數代數形式的乘除運算為例[J].學園,2016(10):105-10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