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瑞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農村金融市場的影響,例如降低傳統金融企業的經營效益、使農村資金大量外流、增加了農村金融企業的負債成本等,隨后文章介紹了構建和諧健康農村金融市場的具體措施,例如對農村金融加以引導、提高市場監管力度、建立科學的市場競爭制度、通過教育宣傳提高農民金融風險意識等措施,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農村金融;影響分析
我國農村經濟在今年來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金融已經逐漸融入到農村經濟發展之中,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之下,農村金融市場受到了一定的沖擊,農村金融機構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本文就此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提出了構建和諧健康農村金融市場的具體措施。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農村金融市場的影響
(一)降低傳統金融企業的經營效益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逐漸朝著全覆蓋、多樣化的方向發展,目前互聯網金融業務已經收納了傳統金融機構中的各項業務,例如外匯、結算、理財、貸款以及儲存等業務,從而使農村經濟市場的金融脫媒問題更加嚴重。比如隨著網絡支付功能的完善,網絡支付已經包含理財、生活繳費、匯款轉賬以及信用卡還賬等服務,同時還能免除全部手續費用;而網絡保險、網絡借貸以及網絡基金銷售等形式使傳統金融機構中的理財、存款以及貸款等業務減少,從而降低了傳統金融機構的經營效益。
(二)使農村資金大量外流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網絡借貸業務也逐漸發展起來,而網絡借貸的盈利效益也比較高,大部分都超過了10%,而互聯網基金的經營效益普遍能夠達到5%,和傳統金融機構的存款利率相比要大的多。而農民由于比較看重資金的收益,因此都比較傾向于互聯網金融,隨著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傳統農村金融機構中的資金逐漸流失。同時網絡中的融資大部分不是存放于農村機構之中,而是將資金引導外界市場當中,因此會降低金融機構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
(三)增加了農村金融企業的負債成本
隨著資金的大量外流,傳統金融機構在互聯網金融的影響下,為了提高自身的存款能力,通常是利用提高存款利率的方法,從而也會使負債成本相繼增加,最終會使負債成本轉移到農村經濟主體當中。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機構儲存資金需會消耗較高的成本,具有一定的風險,因此農村經濟主體想要通過低利率來獲取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融資存在較大的難度。因此,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農村經濟主體的經營融資成本就會有所提高。
二、構建和諧健康農村金融市場的具體措施
(一)對農村金融加以引導
要想實現農村普惠金融,就需要保證農村金融市場保持穩定健康發展,提高金融服務質量。為此農村的金融管理機構應該立足于農村和諧穩定的金融市場,深入研究農村金融市場發展的相關問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指導農村金融市場發展的意見[1]。除此之外,要時刻關注農村金融市場在發展過程中的出現的各種新鮮問題,從而不斷改進和完善指導意見,從而保證對農村金融市場的正確引導。農村相關管理部門還可以通過建立一些輔導政策來支持農村傳統金融機構的發展,防止金融機構出現各種戰略失誤,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從而及時調整金融機構的發展戰略。
(二)提高市場監管力度
首先要全面掌握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主要業務模式,并對其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科學的監管制度,從而對互聯網金融業務進行詳細的分類監管[2]。其次是要保證監管規則的公正、公平,提高監管力度,防止出現利用規則進行違法套利的問題。對于類型一致的金融業務,不管是互聯網金融還是傳統的金融機構,政府在制定相關的管理監督政策時,需要保證政策標準和業務管理規范保持整體的一致性。最后是要以農村金融市場在新時期發展的新趨勢為基礎,適時地調整監管策略和管理方法,從而提高監管效果,嚴格把關農村金融市場,避免出現各種金融違法行為,預防金融風險,從而促進農村金融市場的和諧健康發展。
(三)建立科學的市場競爭制度
首先政府可以通過各種優惠政策來引導互聯網金融機構和傳統的金融企業加入農村的金融市場,同時建立起科學的市場競爭制度。通過對金融市場進行有效監管,在結合相關的政策引導,就能幫助農村金融市場有效避免出現各種無序競爭問題。除此之外,政府還可以引導互聯網金融機構和傳統金融企業之間進行有效的戰略合作,從而讓兩者之間能夠互相補充,通過資金、資源、技術、信息等方面內容來進行優勢互補,從而促進兩者的共同發展。比如對于農村資金外流的問題,傳統金融機構可以通過聯合互聯網金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從而獲得同業資金儲存。
(四)通過教育宣傳提高農民金融風險意識
首先要擴大宣傳渠道,創新宣傳策略,建立起高效的宣傳平臺,例如可以利用微電影、微信以及微博等新媒體渠道來宣傳金融相關的知識,提高對金融服務、金融知識以及金融業務的宣傳力度,提高廣大農民的金融意識,提高農民的參與度,加深農民對金融服務的認識。除此之外,還要向農民宣傳金融風險的相關知識,向農民宣傳網絡支付、民間融資、網絡保險以及網絡借貸的具有較高金融風險的業務,讓農民能夠謹慎參與。同時也可以收集一些生活中發生的網絡金融風險案件,通過案例來向農民進行解說,提高農民的風險防范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的普及為農村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渠道,通過互聯網金融能夠有效提高農村金融的服務質量,有助于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但目前農村地區的互聯網金融仍呈現出一種無序的發展模式,不僅不會促進農村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還會對農村金融產生不好的影響,為此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加強引導,從而建立和諧健康的農村金融市場。
參考文獻:
[1]盧立新.新形勢下互聯網金融對農村金融的影響[J].時代金融,2016(26):27-28.
[2]吳金龍.互聯網金融對農村金融市場的影響分析與對策研究[J].浙江金融,2015(1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