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進
【摘要】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是我國多個城市、多個地區一直致力發展煙酒店的模式,該模式實現了經濟環保理念,也使多種資源得到了可持續利用,避免了浪費。某個區域的經濟產業之間必定有銜接關系,如此才可實現資源到產品再到資源重新利用流程的轉化,這種資源的循環不僅促進了該區域的經濟發展,還使各方面得到協調與統籌規劃。這種有利于區域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值得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研究和分析,相關部門要針對區域制定適合的循環經濟發展策略。
【關鍵詞】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必定要凸顯區域特色,能將生產產業銜接在一起,以最大程度利用資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目標,以大力發展區域經濟為長期有效目的。此外,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不止一種,相關人員還要根據相關原則,選擇適合的模式。本文主要針對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進行研究。
一、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原則
主要包括六方面。其一3R原則,在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中,資源利用后會變成成品和廢物,這些廢物會直接被處理掉,即使這樣,廢物依舊會對環境造成污染n1。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中,廢物會最大程度減少,因為在處理之前,相關人員會對其進行二次篩選,從中篩選出可以二次利用的資源,這就實現了資源的再使用,而最終廢物的處理量也會變少,產業之間的資源總體也就實現了再循環利用。其二各方面協調原則。在區域循環經濟發展中,實現了3R,但這一切建立在該模式與當地經濟、社會以及環境等方面不矛盾的前提下,尤其是環境,所有的循環經濟發展都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畢竟環境治理很困難,環境破壞造成的后果也無法預計。在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中,相關人員在大力發展經濟,節約資源的同時,也要將預防環境破壞,保護環境作為重點中心工作。可以從綠色產業開發或其他生態經濟發展方面人手,來實現經濟和環境的良性循環。其三統籌規劃,整體協調。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會直接關系到當地區域所有方面,只有做好統籌規劃,這些方面才能科學合理發展,各方面之間也不會形成制約,整座城市的發展規劃也會落實下去,整體效益也會很顯著。其四具備區域特色,每個區域的資源以及經濟發展條件等都是不同的,只有因地制宜,找到該區域的發展特色和適合區域發展的點,區域的經濟發展才能真正實現循環和可持續。其五利用技術,提高創新能力。在循環經濟發展中,3R的實現需要技術提供幫助,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相關部門只有不斷將新技術與循環經濟發展結合起來,資源利用率才能達到最大,廢物產生量也能最小化。其六動態提升發展模式,區域循環經濟的發展本身就屬于動態系統工程,在區域不斷發展經濟,各方面不斷創新進步的背景下,區域循環經濟只有不斷動態提升,該模式才會一直適合區域。
二、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
每個區域致力于發展的經濟點不同,這和區域特色有關,有的區域農業發展比較強,所以該區域會將其作為品牌,致力于農業的生態發展。而有的區域工業發展態勢好,所以該區域會選擇生態工業園區模式。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有好幾種,當其政府在對區域經濟發展進行總體規劃時,還要善于發掘當地特色,并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特點,選擇合適的經濟發展模式。
(一)清潔生產模式
清潔生產模式是在末端治理模式基礎上發展而來,該模式解決了末端治理模式中資源浪費嚴重,廢物量多的問題。在該種模式中,主要發展無廢、少廢產業,還會致力于更新無廢、少廢工藝,進而從源頭上直接解決資源浪費和廢物量多的問題[2]。這種模式發生在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之前,所以它能在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中起到預防控制作用。在將這種模式應用到生產中后,相關人員要基于該模式理念,對生產過程和生產成品進行管理,使生產產生的廢物和污染物能少一些。
(二)生態工業園區模式
生態工業園是將好幾種不同類型的企業聚集在一起,在同一個區域內進行閉路循環生產,即多個產業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某個產業生產產生的廢物能被其他企業回收,并作為原材料進行其他類型產品的生產,如此循環下去,資源的利用率會達到最大,廢物減少量雖然改變不多,但可回收再次利用量會增多。各企業遵循互惠互利、共生原則,企業之間組成的網絡牢不可摧,在生產中具備生態特點。這種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優勢很多,但也存在運營風險,雖然企業之間的關系牢不可摧,但這也是在網絡整體性高的前提下,如果缺少某個環節,即某個企業運營不當,直接倒閉,網絡就無法銜接了,所以還要利用簇群式企業來改善這種現象。
(三)生態農業園模式
這種模式參考了生態農業園發展模式的特點,在該種模式中,生態農業園是將農業作為主業,將畜牧業和其他相關產業作為副業,共同構建成一個生態共生網絡[3]。在該網絡中,農業種植物,如麥秸稈或糧食等可以成為畜牧業動物的植物,而動物的糞便一方面可以成為農業土地的天然肥料,也可以成為其他產業的能源,如利用糞便形成的沼氣來發電。
(四)商業化回收處理模式
這種模式顧名思義是將廢物回收利用作為經濟發展的契機和點,在區域內建立專門的廢物回收站,污染物處理站,以及可再生資源篩選站,這些場所會利用專業化的知識和技術,來處理廢物,使其變成可重復利用的資源。在新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當地政府更要注意城市發展中高科技產品的回收利用[4]。如此還可以減少高科技產品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三、結語
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優勢還有很多,這種發展模式最終將會成為城市未來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趨勢。當地政府要抓住機會,為本地發展制定最合適的經濟發展模式,并解決循環經濟發展中的問題,使其真正實現生態、環保、節能減耗。
參考文獻:
[1]劉長灝,張凱.我國區域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探討[J].環境保護科學,2016,40(3):61-63.
[2]林維柏.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探討[J].管理觀察,2017(6):23-25.
[3]肖華茂.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探索[J].工業技術經濟,2017(1):3-7.
[4]黃賢金,朱德明.江蘇省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研究[J].污染防治技術,201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