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衛昌
【摘要】可靠性為會計信息的最基本的要求,本身應該得到重視。但是,在社會中會計失真現象卻時常發生,使得許多決策都有一定的事物,給社會發展帶來了消極影響。本文將介紹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成因分析與實施的預防對策。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 成因分析 預防對策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是會計界所存在的普遍問題,雖然影響了企業和社會的誠信,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但是并不是無法挽救的。接下來將會具體析現狀、成因以及實施的對策問題。
一、會計信息失真現狀分析
信息失真問題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卻對企業短期發展有一定幫助。我國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比較嚴重,所以,將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我國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現狀分析包括會計信息失真的范圍、程度和特點。
(一)會計信息失真范圍
根據各項調查可以發現,國有企業在容易發生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企業當中占據主要地位,且不易改變。
(二)會計信息失真程度
據調查顯示,在某些年份,違紀金額相當于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更嚴重的是,有些年份違紀金額可能會超過國民生產總值。
(三)會計信息失真方法
操縱利潤。簡單來講就是增加并且提前利潤的記錄,減少并且延遲成本的記錄;第二,調節資產。比如適當地進行虛假的資產評估;第三,稅務問題。采取減少所得稅與增值稅的方法。
二、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會計信息失真原因應該使比較復雜的,但是本文將原因系統化。從兩個方面入手,即客觀方面與主要方面。
(一)客觀方面
首先,會計領域法律法規所存在的缺陷比較明顯。對財務人員的要求比較高,比如謹慎性原則與重要性原則一般的財務人員的素質就很難達到。在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法律法規有了發展卻達不到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第一,法律法規的內容并不具體,操作過程中歧義較多;第二,法律法規的執行力較差,在處理違法行為時,詞匯含蓄表達不清,使得處罰達不到應有的要求;第三,會計準則實施力度不夠,如今的會計準則制度缺陷較大,滿足不了多數情況下的實際需要。以上為法律法規所存在的缺陷;其次,現存的監督機制并不健全。多種多樣的經濟形勢與調控和監督制度不相適應。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都存在著缺陷。就內部監督而言,獨立性太低,管理者控制的成分比較多;對外部監督而言,各個部門的監督很難配合得特別好,工作重心不同,一起進行監督會比較困難。以上為監督體制所存在的缺陷;最后,信息化和網絡化發展較快。信息化和網絡化發展的同時,給會計信息失真性增加了一定的風險,信息傳播效率增強,人為錯誤卻不能保證避免。以上為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缺陷。
(二)主觀方面
首先,會計人員業務水平低,個人素質與能力達不到要求。第一,會計人員的業務處理能力與所需要的會計人員能力有偏差。他們沒有透徹地了解會計核算的法律法規,以及擁有較低的專業技能;第二,法律法規與財務制度更新較慢。大家的關注度也不高,沒有緊隨時代發展潮流;第三,會計人員工作量較大。在工作量較大的情況下,大家并沒有足夠的精力做除了財務記錄以外的事情,對于新的理論應用也不太了解。以上為會計人員的素質問題;其次,領導者的利益至上。領導者在利益的吸引下,在利潤達不到經營目標之時,領導者要求會計人員美化本公司的經營成果,來有效掌握自己的所得利潤,通過各種方式實現所得利益最大化。以上為所在企業的利潤問題;再次,會計確認與計量不確定性較大。會計確認與計量是會計中的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國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主要是因為審核標準與審核人員的不同。以上為會計確認與計量的不確定性。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預防對策
從原因中來找解決辦法,從上文中可以得出會計信息失真的預防對策。第一,提高會計人員個人素質與能力;第二,完善法律法規制度;第三,重視社會監督體系的完善。接下來將具體展開論述。
(一)提高會計人員素質與能力
會計人員的素質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會計信息的質量。企業應該重視對會計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這個過程中應該結合公司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使會計人員的素質得到很大程度提升。第一,完善培訓教育制度,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使會計人員掌握學習相應的法律法規,使得會計人員的工作更加規范;第二,公司對會計人員的價值觀進行引導。培養會計人員的道德意識與本應具備的職業素養,規范自身行為;第三,尊重會計人員的獨立性。對會計人員的獨立性的工作提出表揚,調動會計人員的積極性,以此提高工作質量;第四,會計人員自身發展。會計人員應該抓住能夠提升自己的機會,優化知識結構,還可以進行工作中的創新工作。
(二)完善法律法規制度
重視監督體系的建設。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都應該受到重視,加大監督體系的執行力度是十分重要的問題。對內外監督中涉及到的部門進行嚴格監督,使他們各盡其能;第二,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處罰力度一直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在立法上,應該加強司法的權威性;在執法上,對于假造、逃稅行為一定要追究責任,不能有任何寬容的處理。這是處罰力度角度的對策;第三,關注法律法規建設。如果要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就應義不容辭地加強法律法規建設。通過法律法規來約束企業會計人員的行為,提高法律法規建設的地位。
(三)重視社會監督體系的完善
在此,強調社會監督體系的重要作用。第一,應該注意到媒體的強大力量,利用媒體的監督力度,發揮重要的作用;第二,使媒體監督與司法機關的監督相結合。對企業的信息進行實時關注,以此進行監督;第三,會計人員發揮個人優勢。不偏袒企業,進行審查,可以稱為有效監督。
四、總結
本文從會計信息失真的范圍、程度與方法三個方面分析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現狀;從客觀方面與主觀方面分析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從提高會計人員個人素質與能力、完善法律法規制度與重視社會監督體系的完善分析了對策。
參考文獻:
[1]張孟.合法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預防對策[J].財經界,2015,(32).
[2]馬培紅.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預防對策[J].新商務周刊,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