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香

摘 要:目的:評估口腔醫學專業固定修復臨床前期教學中,后牙金屬全冠牙體預備訓練效果分析。方法:對邵陽學院2014級口腔學專業的210名學生進行研究,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學生初次實習牙體預備后的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分情況,并將結果錄入統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在自我評價中,學生對自我評價較低者與良好者對比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結論:口腔醫學專業固定修復的前期教學中,所有醫學生牙體預備反饋效果較高,能夠掌握基本牙體預備知識,并提高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口腔固定修復;臨床前期教學;實訓教學;牙體預備;反饋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R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2-13
作者簡介:鐘 香(1984—),女,四川內江人,講師,本科,研究方向:口腔臨床內科學。
口腔修復學是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學習中重要的一門課程,在臨床前期教學過程中具有較高的地位。該課程不僅課時長、學習內容豐富,而且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要求十分嚴格。豐富的學習內容和知識使得很多學生對這門課程高度重視,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的講課質量也要求較高。因此,在口腔修復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作用會對教學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谇恍迯蛯W對學生臨床實習要求同樣嚴格,學生能否正確掌握、熟練操作與其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是否順利密切相關。牙體預備對培養學生正確的修復理念和思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牙體預備訓練能夠了解學生在口腔固定修復臨床前期學習中的不足之處,有利于后期有針對性地采取指導措施[1]。
本次研究探討了牙體預備在口腔固定修復臨床前期教學中的反饋效果。
一、資料和方法
1.基礎資料
參與對象:邵陽學院口腔學專業2014級學生210名;研究時間: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研究方法:采用不記名問卷調查法,了解學生自我評價和牙體預備過程中的教師評價。210名學生中,男性104名,女性106名,均為同一年級學生,并已完成口腔固定修復課程。
2.研究方法
結束固定修復鑄造金屬全冠相關理論課程教學后,教師安排學生在實驗室進行臨床前期牙體預備訓練。訓練前教師選擇采用教學模型、模具以及準備完全的教學錄像、PPT進行規范化教學示范。教師為學生開授《固定修復實習手冊》課程,并且指導學生在仿頭模及配套標準模型、預成樹脂牙上完成牙體預備。
3.觀察指標
分析學生進行牙體預備后反饋情況,了解學生牙體預備后的自我評估、教師指導評價,將評價分為很滿意、滿意、一般、不太滿意[2],分值分別對應4分、3分、2分、1分,并將所得結果錄入統計學中處理分析。
4.統計學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將所有結果進行總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以卡方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達、t檢驗。以P<0.05表達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自我評價
在自我評價中,學生對自己的表現評分差異較大(P<0.05),認為自己表現一般者占據絕大多數,而很滿意者占據極少部分(具體內容見表1)。
2.教師評價
在教師評價過程中,學生對重點內容滿意度較高,對操作安排滿意度較低(具體情況見表2)。
三、討論
針對牙體預備前期教學中大部分學生能夠聽從教師的意見,明確牙體預備的主要要求,并根據教師所提供的相關教學資料和課程,進行提前預習總結;并且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積極,在遇到不懂的內容時主動與教師進行討論。牙體預備的基本操作能力主要包括選擇正確的車針、掌握支點位置、正確采用體位、正確使用口鏡。在牙體預備基本操作能力掌握效果中,學生們能夠認真地遵循教師的要求,在自我學習的基礎上,能夠根據教師的指導提高自我動手能力,并且根據操作效果進行自我判斷。小部分的學生因為對器械不夠了解,認為只要能夠達到預備要求,不必重視器械的選擇,這就表現出學生對操作的規范性不夠重視。在對教師的評分過程中,大部分的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較高,說明教師的教學質量確實令人滿意。在對教師的各項評分中,內容講解的滿意度較高,這就說明教師的講解效果良好,能夠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牙體預備知識,通過詳細的講解后大部分學生明白并清楚牙體預備的內容,但是在自我操作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這就需要學生們多進行牙體預備練習,同時還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出錯較多的地方進行統一的歸納總結,提高每位學生的正確操作意識[3]。
在自我評價過程中,令人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學生對教學質量的評價較高,但是自我評價卻呈現較低的水平。所以,學生們的不自信是影響牙體預備教學,降低學生對牙體預備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大部分的教師在教學中未曾注意到學生的心理變化,導致在自我操作過程中學生因為心理受挫不愿意再次進行操作,甚至還會對牙體預備這門課程產生排斥心理,這對教學質量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在后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心理狀態,在學生操作過程中,采取溫和的態度與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交流,并且在學生存在疑惑時,適當地提醒、指導學生,針對害怕動手操作的學生,主動鼓勵其進行操作,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心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多媒體等媒介,讓學生自我查找錯誤的操作流程,并告知學生器械的正確使用方法,拋棄錯誤的機械使用方法,切勿認為器械可以隨便使用,應嚴格按照教學手冊進行牙體預備。
在本次研究中,210例學生對牙體預備學習產生了較大的興趣,并且理解了牙體預備的相關知識。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有一定的困難,在后期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學生個體化差異及心態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器械使用思想和自我肯定意識。
參考文獻:
[1]史勇勇,郝 潔.微課教學模式在烤瓷熔附金屬全冠實訓教學中操作能力的提升作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4):32-34.
[2]王 琳,郭艷玲,蒲小猛.口腔固定修復工藝技術課程教學滿意度調查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5(13):124-125.
[3]黎 祺,李慶奇,陳 劍.口腔臨床攝像示教系統的研發及其在臨床教學和醫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4):4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