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意珍

[摘 要] 故事教學廣受小學英語教師的青睞和重視。故事具有相對真實、獨立和完整意義的語篇,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學生可在有意義的情景中理解和體驗語言的運用,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發展學生綜合語言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A Hot Surprise”故事體裁閱讀為例,提出小學英語高年段“冰山模式”故事教學模式,并從“冰山模式”的內涵、核心要素、應用與實踐等方面作出論述,旨在探索提高小學英語高年段故事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成功的快樂。
[關鍵詞] 小學英語;高年段;故事教學;冰山模式
一、引言
英語閱讀能力是英語語言實踐能力的重要標志。作為語言學習的主要輸入方式,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進行語言學習的最基本途徑,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小學中低年段的學生,通過培養其解碼能力以及持續閱讀的習慣,在繪本閱讀上有明顯的成效。高年段的學生,隨著年齡增長,心智不斷成熟,對閱讀獲取的信息有更高要求,而且在語言知識水平以及閱讀策略的制約下,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較難從文本閱讀中獲得滿足,導致部分學生漸漸失去閱讀的興趣和熱情。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設想,從不同的體裁入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積極性,使高年段學生擁有更精準的能力解讀更接近他們認知水平的文本讀物。
實踐證明,在小學階段,高年段學生會接觸大量故事體裁的語篇、讀物,故事具有相對完整、獨立、生動的語境,情節引人入勝,趣味性濃;故事既承載了地道的詞句表達,還蘊含著一定的道德價值觀和教育意義。因此,筆者致力探討“冰山模式”故事教學在小學英語高年段課堂教學的研究,旨在提高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有效性,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二、“冰山模式”的內涵和核心要素
小學英語教學強調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閱讀教學對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文本體裁,閱讀時的解讀程序,教學側重點應該有所不同。本文以故事體裁為例,提出小學英語高年段“冰山模式”故事教學(圖1)。“冰山模式”是指閱讀前激發學生的動機(Motivation)、激活學生生活經驗(Experience)和已有知識(Prior Knowledge),閱讀中通過流線圖梳理故事發展情節、文章結構和主旨,閱讀后指導學生模仿創作故事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模式的應用以閱讀能力培養為主線,同時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從細節入手感知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與層次結構,最終達到整體全面地理解故事文本。
“冰山模式”包含以下核心要素:Motivation(動機),Experience(經驗),Prior Knowledge(已有知識),Exposition(背景),Complications(情節發展),Climax(高潮),Resolution(結局)(如圖1所示)。Motivation是驅動學生閱讀故事的內因及外因,是鼓勵學生閱讀的催化劑。Prior Knowledge和Experience是學生關于故事主題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的總和,是學生順利解讀故事的重要基礎。具備以上三個要素的支撐,才是學生閱讀故事一個好的開端。Exposition敘述故事的背景,包括who,when,where等幾個W元素,幫助學生理解活動人物、活動時間和地點等信息;Complications鋪敘故事發展的事件,即What events,預示著故事發展的情節;Climax是故事發展的出現的矛盾、沖突、意外等等,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故事的轉折點,這是一個故事是否吸引人的重要元素之一;Resolution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及故事的結局;Conflict是故事傳遞的一個道理,是故事的主旨。一個好的故事應該是能傳遞給學生一個正能量的情理。以下流線圖是“冰山模式”教學的主體部分。
三、“冰山模式”的應用與實踐
筆者將以繪本故事“A Hot Surprise”為例,敘述如何在小學英語高年段課堂教學中運用“冰山模式”進行故事教學。“A Hot Surprise”講述的是Mrs Clark收留一只小貓Tom之后發生的關于“偷吃”的故事。Mrs Clark先后做了魚和魚丸,卻都在不經意間被Tom偷吃了,于是Mrs Clark決定給Tom一個教訓。她上街仔細地挑選了各種食材,做了一頓特別的飯菜放在桌上,不出意料Tom又偷吃飯菜,但這次Tom卻被辣得七竅生煙。經過教訓,Tom再也不偷吃東西了。
(一)激活知識,初入語境
閱讀前激活學生關于該話題的已有知識、生活經驗,有助于學生在閱讀中運用背景知識和語言知識進行意義建構,為后續的故事教學做好充分的語言準備。
1.頭腦風暴,激活知識儲備。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展開頭腦風暴活動,分組思考四個問題:What fruit/ meat/ drinks/ vegetables do you know?快速回憶、激活學生已學過的食物的英文表達。
2.貼近生活,巧設故事情景。在幫助學生復習重現學過的食物后,接著教師展示three little cats圖片,拋出問題:What are these in the picture? What foods do cats usually eat? What foods dont cats like to eat? 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和情景的問題,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調動學生閱讀故事的興趣和積極性,有效啟迪學生思維,順利為進入故事閱讀作鋪墊。
(二)問題導思,身臨其境
實踐表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設含有問題的教學情境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冰山模式”故事教學能緊扣邏輯線索與流線圖,設計具有邏輯性、螺旋式上升的問題鏈,讓學生在學習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的過程中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1.閱讀封面信息。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封面、題目,讓學生對故事內容作出大膽的預測,提問:Whats on the cover? What may the lady and the cat do in the story?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知道故事主人公是一名婦女和一只貓,猜測故事內容是可能關于做飯、吃飯。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Look at the title, what surprise is it? Can you guess what the Chinese for “hot” is? 引導學生關注標題兩個重點詞Surprise和Hot,這是熱的還是辣的驚喜?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故事閱讀。
2.掃讀圖片與文章。在此階段,教師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快速閱讀,邊閱讀邊記下故事的關鍵信息,提升學生獲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接著通過師生互動共同搭建故事情節Exposition(背景)的內容,找出故事中的Characters(人物)分別有誰,Setting(場景)是哪里,并在流線圖上板書Mrs Clark & Tom, Mrs Clarks home 等信息。
3.細讀文章細節。在幫助學生初步提取故事背景的信息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故事文本,幫助學生分析故事情節,揭秘故事的Complication(情節發展),Climax(高潮)以及Resolution(結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設計細節性、開放性問題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獲得大量的語言輸入,發展語言技能,從而促使他們進行豐富的語言輸出。
(1)分析故事人物的表情變化。通過呈現Mrs Clark 兩次不同的表情圖片,讓學生談論Mrs Clark兩次情緒變化,并分析她由憤怒到開心愉悅的心理變化過程。Mrs Clark is angry.——Mrs Clark is nice / happy.
(2)展開故事的Complications。引導學生細讀故事前半部分,回答問題:What did Mrs Clark do? And what did Tom do? 教師不僅引導學生關注情節發展,還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是用什么語言敘述故事。
T:Mrs Clark is angry. Why? Lets read and answer.
將學生們找到的答案板書:“When Mrs Clark wasnt looking, Tom ate the fish / meatballs.”并在句子下面板書“Mrs Clark is angry.”。學生演繹Mrs Clark的心情,將故事閱讀推向高潮,生成問題:If you were Mrs Clark, what would you do? 接著學生圍繞問題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后紛紛匯報小組討論的做法,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揭曉故事的Resolution。繼續引導學生閱讀后半部分故事,驗證Mrs Clark的做法是否與同學們的一樣。故事沖突出現,故事主人翁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結局如何?學生通過閱讀解答問題,進而驗證預測、推理故事發展,教師在流線圖上板書出Mrs Clark的解決方法及故事結局。并通過讓學生表演Tom偷吃的場景,內化描寫他被辣得七竅生煙的生動語言:His hair stood on end, his tongue hung out, and steam came out of his ears. He ran to his bowl and drank all the water.學生生動的語言、惟妙惟肖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極大地激發了整個班級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深深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成功感。
(三)感悟其道,升華主題
揭示故事的Conflict。此環節教師通過適當的提問點撥,實現故事主題意義的升華,同時讓學生充分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A Hot Surprise”深刻地傳遞了一個要尊重他人,不能不問自取的道理。而學生生活中也有很多相似的生活經歷。這里教師設計一個活動,讓學生模仿、運用繪本故事中重復出現的句型:When she wasnt looking, Tom jumped up and ate them. 說說自己生活中沒有經過同意而亂吃食物的經歷,最后總結本故事的主旨。
通過教師示范舉例:When my mum wasnt looking, I ate a bad apple. Its terrible.
然后讓優秀學生示范、小組互相分享和個別學生分享經歷,如:
(1)When my mum wasnt looking,I ate some ink. I think its coke. (I thought it was coke.)
(2)When my mum wasnt looking, I ate many candies. I got a toothache.
(3)When my mum wasnt looking, I ate some cookies. They were for dogs.
最后師生共同總結:Dont eat without asking.通過故事閱讀,發掘故事蘊含的教育意義,讓學生在收獲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同時,收到很好的德育效果。
(四)運用“冰山”,復述故事
復述既是培養學生語用能力和檢測學習成效的途徑,又是故事教學的落腳點。此階段為給學生提供再次接觸故事語言的機會,搭建充分的腳手架,教師幫助學生回顧故事的主要內容,梳理故事情節、故事發展主線,形成思維導圖和故事結構框架,讓學生借助板書復述故事。同時要求學有余力的學生嘗試表演故事和創編故事,在表演故事過程中要求學生注意模仿人物Mrs Clark,Tom的表情和動作,并鼓勵成績優等生在完成故事表演后,發揮想象力進行續寫或改編故事。如時間不足則把表演故事、創編故事延續到課外活動中去,以此促進學生對故事的整體輸出,讓學生在演、編故事過程中不斷提高英語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獲得英語學習的自信和成功體驗。
四、結束語
“冰山模式”的運用強調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在故事學習時發揮的重要作用,突出故事結構、情節發展主線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復述故事、表演故事、創編故事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關注故事傳達的真善美,讓學生品格在愉悅的故事學習中得到發展。以“冰山模式” 開展故事教學,學生能在閱讀故事中更好地抓住故事發展的脈絡,更好地把握故事體裁的文法,提煉故事主旨。
總的來說,本模式具有普適性、可操作性和開放性等特點,對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然而,模式的探究尚在進行中,模式與細節有待進一步完善,筆者將繼續潛心研究,以增強“冰山模式”故事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王薔,敖娜仁圖雅,羅少茜,陳則航,馬欣.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意義、內涵與途徑[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
[4]裴娣娜.小學教育科學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5]劉建軍.基于“弗雷塔格金字塔”情節結構模型的高中英語短篇故事教學設計探索[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7,(9).
[6]苗秀軍.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課堂互動模式初探[J].快樂閱讀,2013,(36).
[7]范慧玉.基于語篇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思路[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5).
責任編輯 陳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