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艷
摘要:小學語文中的“閱讀——寫作”教學能夠對寫作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答,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對教學案例的研究是實證研究的主要方式,能夠增強教學的時效性。接下來本文將對小學語文“閱讀——寫作”遷移教學案例進行研究和探討,希望能夠為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提供一些依據。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遷移教學;案例研究
我國小學語文作文的傳統教學中,一般都是通過閱讀來促進寫作的,而且這種教學方式一直延續到現在。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通過閱讀學生能夠了解字、詞、句、段、篇間的關系,并能夠學習優秀文章中遣詞造句的方式,所以可以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更是將閱讀與寫作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下來本文將結合“閱讀——寫作”遷移教學案例對此進行詳細分析。
一、引用例文對“閱讀——寫作”教學進行示范
小學語文人教版第三冊課文《窗前的氣球》進行教學時,在文章的開頭寫到:“科里亞病人,住進醫院,他生病了,而且得的是傳染病,醫院規定不允許任何人來看他,同時他也不可以走到外邊去。就這樣他靜靜的躺在病床上,望著窗外,可是他住在三樓,從窗外又能看見什么?除了對面的樓房和天空外,什么都看不到。突然一個紅色的氣球搖搖擺擺的飄上來……”這個開頭是對文章正文的引入,而且引入方式非常好,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能夠根據文章的描述進行分析,找出文章講了什么事情,事情是如何開展的。學生可以很容易的發現,文中主要描述的是科里亞得了傳染病不能與別人接觸,感到非常無聊,然后一個氣球引起了他的注意,從而引發出科里亞對氣球下面人的猜測和想象。通過這樣的懸念設置,雖然科里亞沒有真正看到氣球下的人,但是卻可以想象到氣球下的場景。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寫作進行探討:“同學們有誰寫文章時難以開頭嗎?誰想讓自己的文章更有吸引力?”面對這個問題,學生就會對自己的寫作問題進行思考。部分同學就會將自己遇到的具體的問題進行提問[1]。比如,有的學生會問“老師,我想寫一篇關于我養的寵物狗的文章,但是不知道怎么能把它寫的很可愛。”“老師,我特別喜歡我的姥姥,我想寫我與姥姥之間的事,但是我寫不出來”
二、通過設置場景實施“閱讀——寫作”教學
上述的案例就是利用“閱讀——寫作”遷移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能夠激發寫作的興趣。通過對相關素材的收集,對閱讀的文章進行仿寫,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在短時間內能夠完成一篇篇幅短小的作文,這對于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是對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后發現,這個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仍然存在很多弊端,教師必須要認識到該教學方式中的問題,并及時的改正[2]。
首先,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只是對文章的結構進行簡單的了解,并沒有對文章的內涵進行分析,這種仿寫完全是生搬硬套,難以體現出學生的真情實感。其次,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忽視對例文寫作技巧的分析,無法做到靈活運用寫作方式,無益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最后,學生習慣模仿寫作,在沒有模仿例子時,難以自行創作文章。
這些問題是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學生對例文的結構方式和內容含義有所掌握后,將其套用到自己的文章中,這個過程就稱為“閱讀——寫作”遷移。接下來本文將以場景設置的方式來展示“閱讀——教學”遷移的方式。以地球的災難為例。
師:地球是哺育我們的偉大母親,她對他的每一個孩子都是那么溫柔,但是從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我們再難以看到母親的微笑,反而經常看見母親在哭泣,她在向我們申訴,那么我們的母親為什么會對我們哭泣和申訴呢?
生:(根據原文總結)因為人類對地球資源肆意破壞,不計后果的亂用化學品,使地球母親給予我們的資源無法再生,而且還形成了很多的災難,給我們的生存帶來一定的威脅。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生態災難是什么嗎?
生:(集體搖頭)
師:同學們請仔細看這些圖片和視頻(教師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生態災難相關的視頻和圖片)
生:我們知道了生態災難就是因為人們不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動植物被殺害、各種傳染病毒出現……
師:你們說的很對,其實在很久以前恩格斯就已經告訴我們了,人們不要過度的沉醉在對自然的征服上,自然遲早會對人們進行報復。最近地震、泥石流、沙塵暴等災難的頻發,可以看出大自然已經開始報復人類了。同學們,你們覺得地球母親的哭泣僅僅是因為自己的生態遭到破壞嗎?
生:不是,還有對我們的同情和擔憂。
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來幫助學生去了解文章內容,這是因為很多文章在語言組織和表達中具有很多的隱性意義,學生難以準確的理解,教師幫助學生進行分析后,學生能夠深入的了解閱讀文章的含義,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遷移,從而增強學生在寫作中的真情實感。
三、結語:
綜上所述,寫作不僅是一種單一的行為,同時也屬于一種行為的系統。但是在我國的傳統教學中過于注重學生的寫作行為練習,沒有注意到學生的情感與心理對作文寫作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引導,注重學生的心理感受,使學生能夠將寫作行為與寫作心理相結合,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