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艷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課堂有效提問的重要性,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堂提問情境。中學生的學習欲望非常強烈,但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掌握提問的能力和藝術,讓學生在提問的時候時刻集中注意力。在提問情境營造中,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提問的欲望,在課堂之初導入時為提問做好情節的鋪墊。還要充分地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提問設置,幫助每個學生都能夠發現物理問題,主動地進行提問。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實施;有效提問
一、克服不敢提問的心理障礙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提問的技巧性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常常認為課堂提問非常簡單。正是這種輕視讓初中物理課堂的提問不僅造成時間的浪費,還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在提問時若是不能照顧到學生的情緒,學生就不會積極地思考答案,而教師不對學生進行提問,很難保證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教師提問的方法不當,就不能切中問題的要害,讓學生感到無比的厭煩。因此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不僅要掌握物理提問的方法,還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提問的時機,讓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在良好的基礎之下,積極地進行物理課堂的有效提問。一般在上課之后的15分鐘左右學生的注意力比較集中,因此學生在物理課堂教學的重點要放在上課之初和課堂結尾部分,通過課堂恰當的提問可以讓學生始終保持集中的注意力。積極主動地鼓勵學生回答問題,要消除恐懼的心理,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還要幫助學生克服害怕提問的心理障礙,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將自己的疑惑提出來,增強課堂的活躍性。
二、教師的提問要具有啟發性
(一)營造適合提問的氛圍
在教學研究中發現很多物理教師認為教學的重點在教學計劃,而往往忽略了物理課堂的提問。在構建物理課堂有效提問環節時教師要依據學生的物理基礎和生活經驗營造良好的提問情境,讓物理的問題水到渠成的出現,做好新知識和舊知識的銜接。在真實的情境提問過程中,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被強烈的喚起,這樣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他們就會認真地學習相關的物理知識,有助于營造高效率的物理課堂。例如在學習重力加速度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物體加速運動的奇特現象,最好是在觀察視頻的時候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重力原理和生活中的經驗有一定的出入,這樣就會讓學生在觀察物理現象的時候,主動地進行發問,探究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二)進行針對性的提問
教師的課堂提問最好是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之上喚起對學習新知識的欲望。提問要有針對性,引導學生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創新思考,從而發現物理問題。例如在學習光的折射時,教師首先讓學生觀察在盛有水的杯子中插入一根筷子,使學生感到筷子在水面處好像折斷了一樣,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就會認真地進行思考,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思路,還能夠聯想到以前生活中出現的光的折射現象,從而順利地學習光的折射的概念。
(三)進行啟發性的提問
強調教學的啟發性,教師對某問題進行拋磚引玉,學生在提問之后能夠深入地探究相關的物理知識,挖掘物理原理。啟發性體現在教師要利用物理現象以及物理原理之間的矛盾,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主動地探究這種物理現象是為什么,就會逐漸深層次地學習物理知識。例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的時候,教師就進行這樣的提問,“當我們從遠處走向平面鏡時,就會發現自己在鏡子中的身影越來越高大,那么這和我們之前學過的平面鏡成像的規律是不是矛盾呢?”學生就會利用物理現象和物理原理之間的矛盾主動地思索凸透鏡成像(圖1)和平面鏡成像之間的關系。
三、鼓勵學生主動地進行提問
(一)在仔細觀察之后進行提問
很多物理規律都是科學家們進行反復實驗和細心觀察之后得出來的,看似非常正常的生活現象,其實蘊涵著豐富的物理哲理。因此,在物理課堂高效提問時教師要讓學生在仔細觀察之后進行提問,鼓勵學生主動地進行提問,這樣能夠增強他們的細心觀察能力。例如,在生活中蘋果落地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就通過觀察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人們經常都會燒水,但是瓦特就是在燒水的普遍現象中,改良了蒸汽機并由此引發了工業革命。在生活中吊燈晃動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伽利略就是通過觀察吊燈的晃動,從而發明了機械鐘表。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將相關的情境設置出來,讓學生仔細地觀察,主動地探究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對物理充滿了探究的欲望。為了增強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要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且蘊含豐富哲理的物理現象,通過物理實驗、多媒體技術等,讓學生保持良好的敏感度。
(二)在質疑中進行物理提問
學生產生了質疑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質疑也是課堂發揮的前提,能夠將靜態的求知欲,轉化成為積極學習的動態能力。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學生對物理現象產生質疑之后,會不斷地增強提問的能力和習慣,發現教師和書本知識不再是權威,自己真實的社會感悟才是重要的資本。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認識到現在的教育理念要求師生之間建立平等的關系,要為學生營造和諧的民主環境。將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教師是學生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質疑中進行課堂的提問能夠避免學生盲目灌輸知識而產生的誤區,真正將物理課堂還給學生。學生質疑物理現象的過程,也是增強自身的知識和能力的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生會系統性地運用各種物理知識,將原來的舊知識同化到自己新的知識體系當中。
初中物理課堂中有效提問直接關系到物理教學的效率,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所了解,合理地設置問題。還要引導學生在現有的物理知識以及生活經驗之上,在細心觀察之后,大膽地對物理現象進行質疑,將自己的想法和疑惑提出來,從而實現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有效的課堂提問,需要教師和學生做好課堂的互動,這也是提問環節中非常關鍵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