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妍婷
摘要: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變成兼表音義的意音文字,但總的體系仍屬表意文字。漢字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因此,將燦爛的漢字文化融入識字教學之中,提高識字教學的科學性、文化性,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播給炎黃子孫后代的,并讓漢字走上世界文化的舞臺是識字教學應承擔的責任。目前識字教學存在許多問題,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更不為人所重視,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初探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蹦敲丛撊绾螌⒆R字教學有聲有色地進行呢?教學實踐證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一、玩一玩,在輕松中識字。
教育學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級的學生平均每天要認識幾個甚至十幾個字,因此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開展各種活動和游戲,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一)做動作,猜詞語
低年級的課文中,有大量的生字詞可以通過人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并且經過做動作,學生已經將字放在自己的腦海里進行了內化,這樣一來會記得更牢。如在教學《操場上》的生字,上課前,我把要學習的“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這六個詞語寫在紙條上,讓學生讀熟。做游戲時,讓學生看了紙條后,通過自己的理解把文字轉化為動作讓其他的小朋友來猜,猜對了得分,猜錯了則要扣分。通過動作,為什么“打、拔、拍”是提手旁,“跳、跑、踢”是足字旁,答案都明明白白地寫在了孩子們的臉上。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興趣盎然地識字,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成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二)開火車的游戲法
這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游戲方法。但是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的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有好處。通常,在識字一開始,我會運用開火車的形式,了解一下學生對這些聲字的熟悉程度,這樣教學時就可以側重地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在鞏固環節,我也會使用開火車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鞏固和及時的補強。在游戲方法上我也進行了“改良”,一開始,我先用掌聲和學生進行互動“火車火車往哪兒開?”“火車火車往這兒開!”,而且形式也多樣了,有單軌火車、雙軌火車,還有環城火車、翻山火車等等。形式多樣、操作簡單的開火車游戲法,給識字過程帶來了調劑,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益處。
在識字過程中,引進游戲,如摘蘋果、采蘑菇、吹泡泡等,不僅可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漢字,提高識字的效果。
二、編一編,在想象中識字。
(一)編謎語、故事
低年級學生對謎語、故事有濃厚的興趣,誘發學生將一個個生字編成謎語和故事,在他們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比老師磨破嘴皮子強多了。學生在主動識字情趣的支配下,有的用猜謎語識字,有的用講故事識字……課堂氣氛活躍了,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樂趣,也幫助學生提高了識字的能力。如“閃”字,學生編出了“人很快走進了門”,不僅記住了字形,還懂得了字義,真是一舉兩得?!膀尽粡埞?,一支箭,射到一條蟲”。“蝴蝶”這個詞語筆畫多難記,編成故事“有兩條蟲子,一條蟲子在湖邊喝了三口水,另一條蟲子站在木頭上看世界?!边@樣就很容易記住了。學生的奇思妙想,動態生成給課堂帶來了無限的精彩,使課堂煥發光彩。
(二)編兒歌
讀兒歌是低年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活動。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編一些適合兒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訣,讓他們反復誦讀,使學生對字形產生直觀形象,從而提高記憶字形的準確性。如:“一個王姑娘,一個白姑娘,坐在石頭上——碧”,“沒頭就是早,早上長青草,牛羊見它樂,禾苗見它惱——草”,“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左方,一對孿生樹,長在石頭上——磨”。
三、認一認,在生活中識字。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結合過程才能變得比較輕松”。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其實生活就是識字的背景和舞臺。生活是語文的內容,語文是生活的工具。
(一)在學習活動中識字
剛入學的一年級兒童,對學校里的一切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新。他們認識了新的老師和同學,來到了新的學習環境,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此時,老師要善于捕捉這一大好時機,引導學生認識這些與自己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漢字,如老師、同學的姓名,課程表上的科目,校園內的門牌等,還可以引導他們認識學校內的設備設施名稱,如“操場、籃球場、沙坑、跑道等。學生在這些識字活動中感受到漢字像朋友一樣無處不在,也激發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在生活環境中識字
漢字的創造來源于生活,識字教學也應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書,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漢字,教育小學生識字應注重重復記憶,讓所學的字無數次的重現于學生眼前,只有留心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這樣才能處處把字識。日積月累,天長日久識字的數量就會與日俱增。如坐公交車時,認識站牌名,認識車內的各種告示;逛街時,認識店鋪名;到飯館吃飯時,認識菜單的菜名;旅游時,認識景點和門票上的漢字……
總之,漢字無處不在,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帶領孩子進入漢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