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廷鴻
摘要:高中體育教學是以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為目的而開展的課程,高中生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放松他們,那么如何在體育課上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根據體育運動的要求,達到鍛煉身體,增強意志力的目的,這是體育老師長期以來共同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目的;積極性
一、通過體育理論知識傳授,教會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
體育教材是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學習的主要教學資料體育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對體育教材的學習是學生學習體育的基礎。重點應指導學生了解體育教材的知識結構,讓他們知道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指導他們邊閱讀、邊思考、邊比劃、邊練習。使學生對體育實踐內容有一個粗略的印象體育教科書中的插圖和圖示有完整動作圖、分解動作圖、輔助練習圖、練習方法圖、游戲方法圖、戰術配合圖及衛生保健知識圖等。它們是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有效資料,教師應指導學生看懂體育教學資料中的插圖和與圖示的內容動作順序、動作路線及技術要求等,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和自學能力,以利于他們更好地掌握體育的基礎知識與運動技能。學生體育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體育基礎知識的學習,教會一些簡單的學習方法,例如,如何看懂武術動作路線圖和籃球戰術圖表等,讓學生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有一定量的體育知識素養。
二、針對體育課的不同類型進行相應的學法指導
體育課通常分為實踐課和理論課,而從體育課的特點和課時分布來看,大部分為實踐課。從教學內容來分可分為:新授課和復習綜合課。總之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有不同類型的課型,而不同類型的課的教學目標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時必須以課的類型為依據,才能做到有效指導。在新授課中教師的“教”的比重稍大于學生的“學”,在綜合復習課時則要更注重學生的“學”,此時學生的“學”法將形成學生的體育學習習慣和能力。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在新授課學習時,在泛化和分化階段,教師利用一定條件,對某些錯誤動作加以限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動作學習的泛化和分化階段,教師自身要加強正確方法的學習,為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和動作示范,并利用一定量的輔助手段進行學法指導,促使學生正確學會動作。在復習綜合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運用示范和點撥法,引導學生“學”法的遷移和運用,促使學生會“學”。
三、發揮信息技術功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除了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學功能外,體育教師還可利用它來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終身體育的意識和創造能力,例如,在進行健美操介紹時,讓學生自己從電腦中找到的參考資料,展開練習,真正由被動地位變成為學習的主體。我們這種主動性的選項教學,可以看到學生從模仿教學片里的動作,進而又想出其他頗有創造性的動作。既能充分活動全身各部肌肉關節,又能提高動腦創想的水平,把顯形和隱性的目標結合自然到位。一個生動形象的畫面,富有啟發性地把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激發出來,學生愉快地進入學習情境,課堂教學順利進行。體育選項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對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其形象性、直觀性和可觀賞性是符合青少年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的。當然,利用信息技術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在理解教材,研究學生年齡特點的基礎上,制作出適合教材內容和學習特點的課件,使其能真正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
四、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高中體育教師要善于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模式多樣化的改革。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種模式的綜合運用,有的取向于師生關系,有的取向于學生之間的關心,有的取向于教學內容,有的取向于教學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學習與學生心理發展。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圖解觀察、練習中因勢利導,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從追求生理改造到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從追求學會到會學水平的提高。例如,要讓學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應懂得人體運動的基本規律和人體形態結構,從而使學生選擇跑步、彈跳最合理的姿勢和用力的科學方法。教師要為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創造有利條件。在進行講解示范和輔導時,教師在每個教學環節上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把所學的知識變成感知。
五、要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培養
傳統的體育教學強調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目的。長期以來,學生在體育教學中一直處于被動、消極、受壓制的地位。教師強行施教的教學方法很大程度打擊了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出現了隨著年齡增長、年級升高,喜歡上體育課的人數逐漸下降的不良現象。很大一部分學生上體育課時無精打采,甚至反感教師的說教,而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卻興致盎然,兩者形成鮮明的對照。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開展和進一步的深入,以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為基本特征的體育教學模式已被摒棄,建立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型體育教學模式,以適應學生日益增長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加強學生在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方面的培養,也成為必然。
總結
總之,體育應該充分的發揮其課程的作用,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成長環境,讓每一個學生學習有價值、有意義的體育,從而讓每一個學生在體育上得到一定的發展,還能促進身體素質的加強。
參考文獻:
[1]關占軍.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7)
[2]郭晉偉.高中體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陜西教育,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