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暉
【摘要】多數中職學生物理知識基礎不好、數學計算能力差,導致初學電工基礎課程時就感到難學、枯燥,幾節課后一些學生失去了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授課教師也很難按時完成教學任務。要處理好課堂教學中的“教和學”這對矛盾,就必須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行為。
【關鍵詞】中職學校 教學改革 實踐
1 中職學校電工基礎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中職學校的學生個體差異較大,學生基礎良莠不齊,成績相差較大。和普通高中生不一樣的是,中職學校的學生雖然文化課成績平平,但是其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中職學校在學習目標方面也存在多元化特征,部分學生想要學習一門技術,部分學生想要繼續深造,還有一部分學生主要是為了就業,學習目標存在一定的差異。而且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也存在較大的區別,給職業教育順利展開增添了難度。傳統“以班級為單位”的教學模式目前已經不能滿足現實需求,成績優異的學生學不好,成績較差的學生學不會,電工基礎教學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舉步維艱,所以課堂教學改革刻不容緩。分層教學是一種現代化教學模式,在該模式的作用下,所有學生都能夠學到知識,都能夠有所收獲。
2 改革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適應行業新技術發展的需要
(1)原有的教材內容與體系多重視內容的全面,教材體系多是以模擬電路基礎知識為主,而對當前出現的新技術涉及不多,特別是數字電路部分編寫得簡單,沒有詳細具體的實驗環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學習的需要恰當補充新內容,以適應學生就業崗位技能的需要。原有教材的體系應實施模塊化設計,把原來的章節知識重新組合,內容相近的知識組合到同一個模塊,方便學生對整個知識點的把握,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
(2)傳統課程體系中教學內容的起點高,不符合學生的接受難度。由于中職校學生的學習能力普遍偏低,學習本課程的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特別是物理、數學的成績很差,一些最基本的計算也難以完成。而且也會給學生帶來恐懼感,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在教學準備時,教師要改革這一弊端,整理出一些符合學生學習基礎的內容,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能。
(3)由于集成電路技術的逐步成熟,電子產品的集成化已成為一個重要特點,因此應及時更新有關集成電路的元件、電路組成等新知識,把集成電路的組成、原理作為教學內容的重點,減少非集成電路元件的授課內容,合理選取內容,建立適應新技術發展的教學體系。
3 改革教材建設的思路,適應電子行業的新變化
教材是學生獲取系統知識的源泉和重要途徑,對學生的學習有重大意義,從20世紀80年代英國率先實行模塊式課程教學開始,國外電工基礎陸續采取了模塊式教學方式,其優點主要有:避免了授課內容與教學課時的矛盾,教師授課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情況選取模塊,通過現象分析、實驗驗證等環節組織學生完成模塊任務,教師也可以按照各個專業自身特點合理選擇模塊內容,以實現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的目標;優化后的各個教學模塊可按照教學需要隨時調整,適應電子行業中的新技術變化,滿足各個專業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
4 電工基礎教學中建構分層次教學的有效策略
4.1 科學對學生進行分層
學生分層標準的科學與否直接決定了分層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這樣才能客觀把握學生層次。為了做好學生分層任務,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分析,了解學生性格個體差異;其次,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行為習慣進行總結,研究學生的群體交往、家庭環境等因素與心理特點間的聯系,綜合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師完成學生分層后,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處于一個小組。學生分層能夠讓教師深刻了解學生,正確對待學生,而且其還能讓學生正確審視自我,不斷取長補短,提升自我。學生分層為學生創造了一個相互合作相互競爭的學習環境,避免了學生消極心理的產生。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分層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變化的,教師應該對學生發展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及時進行調整。電工基礎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態度及興趣,將學生分為Ⅰ、Ⅱ、Ⅲ三個層次,其中Ⅰ為優等學生,Ⅱ為中等學生,Ⅲ為后進生。教師嚴格遵循自由分配的原則,指導學生進行分組,其中每個小組中必須要有Ⅰ、Ⅱ、Ⅲ三個層次的學生,并推選一名組長。分層教學正式實施后,部分學生能夠迅速掌握學習內容,部分學生掌握速度較慢,還有一部分學生學習興趣較低,教師應該密切觀察學生的學習態度,及時調整分層。
4.2 科學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教學目標是電工基礎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其為教學活動指引方向,增強了教學過程的客觀性和科學性,而且其對后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安排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設置教學目標時,教師不僅需要考慮教學大綱要求和教學內容,而且還需要評估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材施教。電工基礎的教學重點是向學生講解電工技術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生的學習效果與電工技術水平有著密切的聯系。比如,教師在講解三相電路的相關知識時,教師首先對三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然后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針對優等學生,教師應該將教學目標設置為:學生在掌握三相電路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可借助安排擴展性學習任務等手段,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升學生應用基礎知識的能力.
結束語:總而言之,電工基礎教學涉及的內容較多,而且基礎知識過于枯燥,大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加之中職學校的學生個體差異較大,進一步增添了教學難度。分層教學模式能夠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制定教學目標、內容,讓所有學生通過學習都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分層考核能夠讓教師及時掌握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調整教學目標,設置教學內容。所以中職學校電工基礎課的教師,應該大膽應用分層教學模式,在實踐中不斷改革,促進所有學生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旭堃.論析電工基礎的分層級教學方案設計[J].山東工業技術,2015(14):148.
[2]王琨.中專《電工基礎》教學中的分層教學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15(5):87-88.
[3]王曉艷.職業學校《電工基礎》教學實效性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