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
摘要:“以人為本”理念是馬克思主義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的新成果,將該思想運用到黨史黨建工作中對我國現代化社會黨建工作的發展與改革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為此,本文將以黨史黨建工作為中心,全面針對以人為本發展理念進行分析與探討,從中了解以人為本在黨史黨建中的滲透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以人為本;黨史黨建;滲透策略;分析與探討
“以人為本”思想是我國黨史黨建工作中的重要引導思想,為我國黨史黨建工作提供發展目標,使我國黨史黨建人員能夠立黨為公同、執政為民,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價值觀,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社會主義建設奮斗終生。
一、“以人為本”思想在黨史黨建中的滲透價值
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共產黨逐步將陳舊、落后的人本思想從黨史黨建工作中剔除,深入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注重“以人為本”思想意識在中國社會可持續發展道路中的應用與實踐。在新時期發展的背景下,黨史黨建工作的開展想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迎合社會主義思想浪潮,需要將“以人為本”思想不斷的滲透到黨史黨建工作中,為中國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政治思想基礎。
(一)在黨史黨建中滲透“以人為本”思想有利于保持黨的先進性
為堅持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領導地位,需要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使黨史黨建工作能夠迎合時代發展的潮流,進本時代發展的步伐,思想意識具有先進性。近年來,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方面正在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水平逐漸提升,對物質文化要求日益提升,黨史黨建工作人員只有全面深入到社會群眾的日常生活之中,切實了解社會權重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要求與需要,在遵循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法制觀念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為社會群眾謀福祉,提高社會群眾對黨和國家的滿意度,使我國黨史黨建工作能夠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二)在黨史黨建中滲透“以人為本”思想有利于保持黨的民主性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嚴格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等原則十分重要,充分展現黨史黨建工作的民主性。因此,在開展黨史黨建工作時,需要將黨員作為黨史黨建工作的主體,使黨員能夠在黨史黨建工作中充分發揮其應用的模范帶頭作用,堅持“以人為本”思想,充分調動黨員干部在黨史黨建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將黨員干部自身才能全面展現在社會主義建設工作中,為黨史黨建工作創造一個和諧的民主氛圍,增強黨史黨建工作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影響力與引導力。
二、“以人為本”思想在黨史黨建中的滲透策略
想要將“以人為本”思想全面滲透到黨史黨建工作中,首先需要基層黨建工作入手,提高“以人為本”在黨史黨建工作中的執行能力,為我國黨史黨建工作的改革與發展帶來新的突破。
(一)將“以人為本”理念運用在基層黨建工作中
基層黨建工作在中國共產黨建設發展中占據重要影響地位,想要將“以人為本”思想滲透在黨史黨建工作中首先應從基層黨建工作入手,樹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觀念,全面提高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使黨員干部能夠在黨建工作中充分發揮領導帶頭作用。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在發展建設中的“生命線”,在黨建工作中具有決定性作用,需要我國基層黨組織成員能夠加強與社會群眾的聯系,落實與社會群眾的溝通與交流,切實從社會群眾的需要出發,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服務于群眾,每一位黨員均需要樹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觀念,全面體察民情,關注民生發展,了解社會群眾的實際需求,增強黨員與群眾的情感,拉近黨員與群眾之間的距離,使每一位黨員均能夠將“以人為本”思想理念運用到日常工作中。
黨員干部是中國共產黨在發展中的外在形象,尤其是與群眾聯系密切的基層黨員,其一言一行均對社會群眾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較低,直接會影響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外在想象,使社會群眾對黨建工作產生不好的印象。因此,在開展黨史黨建工作,滲透“以人為本”思想的過程中,提高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構建高素質、高質量、高水平的黨員隊伍對我國黨史黨建工作的發展與改革具有重要影響作用,能夠全面維護中國共產黨在社會群眾中的形象,提高黨在社會群眾心目中的地位。
(二)提高黨史黨建工作中“以人為本”思想的執行能力
提高“以人為本”思想在黨史黨建工作中的執行能力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即“維護群眾利益”、“堅持群眾路線”。其中,“維護群眾利益”是在黨史黨建工作中滲透“以人為本”思想的引導理念;“堅持群眾路線”是在黨史黨建工作中滲透“以人為本”思想的重要策略。
將“以人為本”思想運用在中國共產黨建設與發展中,提高黨建工作的執行能力,使中國社會能夠朝著民主化、現代化、系統化的方向持續發展,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使中國共產黨在發展建設中能夠擁有實力雄厚的群眾基礎。
為充分發揮“以人為本”思想理念在中國共產黨發展中的引導性,需要黨員干部做好各項群眾工作,堅定不移的走群眾路線,運用多種方式充分調動廣大社會群眾對黨建活動參加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廣大社會群眾能夠為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發展動力,對黨建工作的發展與進行不斷完善與革新,確保黨建工作內容能夠滿足廣大社會群眾的需要,落實執政興國、權為民用等戰略目標。
總結:
綜上所述,將“以人為本”思想逐步滲透到我國黨史黨建工作中是我國現代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與需要,對我國黨建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使我國能夠堅定不移的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胡文革. 探究黨史黨建工作中“以人為本”理念的滲透[J]. 經營管理者,2017,(05):341
[2]趙雪鋒. “以人為本”理念滲透到黨史黨建工作中的措施研究[A]. 《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決策論壇——地方公共決策鏡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6:1
[3]遲晏宇. 將“以人為本”滲透到黨史黨建工作中的重要意義[J]. 黨史博采(理論),2015,(11):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