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平
摘 要 思想政治課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學習和生活都很重要,老師肩負的責任十分重大,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優化教學活動的策略,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恰當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在快樂中學習、接受并學會運用政治知識,那么,高中政治課堂也就實現了有效性,體現了有效性。
關鍵詞 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有效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1讓課本走進學生生活,注重體驗性
1.1演情景劇:角色體驗
在學生理解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表演戲劇小品等形式創設再現現實生活的情景,不僅給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也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而且也促使學生積極地研究課本,收集、運用信息,通過角色體驗,真實構建自己的認知世界。
1.2引入音像:感官體驗
感官體驗是獲得知、情、意、行的有效前提。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很多復雜的事理,單純地用文字描述很難獲得真切的感受,如果運用音樂、視頻等手段,創設生動的情景、渲染氛圍,引導學生進入角色,進而喚醒學生的內心世界。反思:社會生活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必須收集和加工社會信息,把社會生活中的時政熱點及時納入課堂教學范疇,引起學生的興趣,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和體驗。教師要注重開掘、拓寬思想政治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對學生潛移默化地熏陶。
2注重科學性,堅持知識生成
2.1從新舊知識的矛盾處入手,引發思考,激化矛盾,滲透新知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由于新舊知識的矛盾的沖突,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發現自己知識的缺陷,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去突破已有知識的束縛,致力于未來知識的發現、探索。
2.2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引發學生聯想,構建知識
學生的個人生活,也包括現實的和歷史的,國內和國外的,經濟的、政治的和文化的豐富內容。當我們要從無比豐富的生活海洋中選取素材時,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把政治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實現學科知識于社會生活、理論的學習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的統一。
2.3從利用各學科知識的綜合聯系入手,通過對照與分析,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現代科學課程強調各學科領域知識的滲透和整合。凡有利于講透基本原理,能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和理解觀點的相關學科的知識點,在教學中都可以“以我為主,為我所用”。這樣的課程設置有助于學生觸類旁通,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3.1認真備課,做好充分準備
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備課,備課是上課前的一個必要環節,備課是上課的基礎,備課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材就是鉆研教材,準確掌握知識點,理清知識結構,把握重點難點。備課的中心是備學生,備學生首先了解學生,這是教學順利展開的前提,為了便于全面地了解學生,經常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通過作業、考試來檢測學生的接受能力、思維能力、學習成績。經過一段時間,對學生學習的情況就會有一定的了解,教學方法的選擇就有了依據,講課也就有了目的性。
3.2精心制作導學案
導學案是指導學生有效學習,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一環,導學案的制作、學習要注意以下幾點:(1)設置情景問題是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一條主線,所以學案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必需的導學問題和必要的材料,設計具有一定隱蔽性的思考題,引導學生去積極主動地探索。(2)要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如告訴學生學案中哪些內容只要略讀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內容應精讀并注意知識前后聯系才能解決等等。(3)教師要不斷檢查,督促學生看書思考,幫助學生控制時間和進度,對自學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個別指導。
3.3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教學中,師生之間地位是不平等的,學生的只有被動服從,知識的學習只能是灌輸,這樣在教學中就使學生不敢自由發表見解,影響學生能力的培養。而新課堂師生是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主要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融洽,教學中師生就能緊密配合,教師教得愉快,學生學得輕松。師生關系和諧,課堂教學中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4運用靈活多種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一種手段,是為體現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服務的,俗話說: “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念下,我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嘗試,一堂課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生展示,分為黑板書面展示和口頭展示兩種,學生展示課前自主完成的導學案,學生展示的內容是質疑探究部分。學生課堂展示就是學生在課堂上把自主探究或者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公布出來,通過展示,老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所要解決問題的研究程度,確定下一步學習的內容和策略。
4結論
按照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用靈活、新穎教學手段和方法傳授知識,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終實現教學目標的最大化和最優化。
參考文獻
[1] 周蘭桂,王招勝,周紅莉.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優化學生心理素質[J].中國科技縱橫,2010(12).
[2] 徐明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10).
[3] 焦曉梅.談初中政治教學[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