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凱
摘 要 本文以金融理財方向市場營銷專業的“個人理財綜合規劃”課程為例,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及教學組織與實施等方面,探討了課程整體教學改革思路與“說課”設計。
關鍵詞 個人理財綜合規劃 教學改革 課程整體設計 說課
“說課”作為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集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于一身的一種綜合性活動。由于“說課”能夠直接體現教師教學的基本功和業務素養,開展說課活動可有效調動教師研究教育理論、鉆研課堂教學、實施課程改革的積極性,因此,近年來多數高職高專院校都在大力推廣說課活動。但是,一門課程的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涉及諸多要素。如何讓自己的說課內容上既完整又充實,結構上既有層次又有邏輯,讓聽者感覺層層推進、引人入勝,那么說課設計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以“個人理財綜合規劃”課程為例,結合筆者說課經驗,探討說課內容與結構的設計與安排。
1 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指的是課程設立的理由、目標及定位。只有課程定位分析準確,課程目標分析清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課程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所以,課程設置部分是整個說課的關鍵。課程設置一般包括:課程基本信息、課程定位、課程目標和課程設計四個方面內容。
1.1 課程基本信息
“個人理財綜合規劃”是面向我院市場營銷專業三年級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課,共計60學時。
1.2 課程定位
(1)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每一門課程都是為專業培養目標服務的。我院市場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銀行、證券、保險以及第三方理財等金融行業企事業單位,能夠在市場調研、市場分析、市場開拓、產品銷售、營銷策劃以及客戶管理等崗位從事一線營銷及管理工作的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
(2)專業人才就業崗位群。專業所涉及的職業線主要有三條,分別是:金融市場開拓、金融產品銷售、售后服務與客戶關系管理。本課程所涉及的職業線主要是金融產品銷售。專業面向的崗位群有三個層次,分別是:初始崗位、目標崗位和發展崗位。金融產品銷售職業線的初始崗位、目標崗位和發展崗位分別是:銷售員、團隊主管、銷售經理或營銷總監。課程所涉及的技能主要應用在團隊主管、銷售經理及營銷總監等崗位。
(3)就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崗位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務依次是:建立客戶關系、收集客戶信息、分析客戶需求、制定理財方案、實施理財方案和持續理財服務。其中,從分析客戶需求開始,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能,這也正是本課程需要完成的任務。
(4)專業課程體系。專業課程共分四個層次,分別是:公共基礎課、專業素養課、核心專業課和專業技能課(也稱為專業方向課)。“個人理財綜合規劃”是在完成金融學、投資基礎學、保險學原理與實務等先導課程之后設置的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專業技能課。
(5)專業能力培養目標。專業人才能力培養目標共分三個層次,分別是:基本能力、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其中,基本能力和通用能力是從事營銷工作的必備能力,而核心能力是我院市場營銷專業有別于普通市場營銷專業的特色,主要包括個人理財綜合規劃能力和金融產品銷售能力?!皞€人理財綜合規劃”這門課程培養的是專業核心能力。
1.3 課程定位
(1)課程定位。據專業培養目標以及課程在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定位,“個人理財綜合規劃”這門課程的定位是:它是專業的一門綜合性專業技能課,培養掌握綜合性理財技術與方法,能夠運用顧問式營銷手段,具備為客戶量身定制綜合理財規劃方案能力的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
(2)課程目標。課程的知識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與個人(或家庭)理財規劃有關的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子女教育規劃、退休養老規劃、投資規劃、稅收籌劃以及綜合理財規劃所涉及的知識與方法;能力目標要求學生具備分析客戶理財需求、制定理財規劃和配置理財產品的能力;素質目標是培養具有專業的金融理財業務素質,具備良好的職業修養,具備勤奮進取、不斷創新的個人品質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的專門型人才。
1.4 課程設計
基于課程的定位及目標,課程設計的整體理念是:以崗位實際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與能力為指揮棒,突出能力培養,利用項目為載體串聯課程內容,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教、學、練、做”一體化。
課程設置總體思路是:依據一個完整的金融營銷過程,構建一個綜合性任務,就其中所涉及的技能,設置七個相對完整的學習項目。通過課堂授課、主題討論、情景教學、案例實戰等實現“教、學、練、做”一體化,最終實現課程培養目標。
2 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設計是課程整體設計的主體部分,主要涉及三方面內容,即:內容選取、內容序化和表現形式。“個人理財綜合規劃”的教學內容設計可用三句話概括:面向崗位需要選取內容;通過任務內在邏輯順序串聯項目以實現課程內容排序;使用豐富多樣的教學載體表現課程內容。
2.1 內容選取
在內容選取上,課程使用了“一二三”原則。即一條主線、兩個真實和三個主題。一條主線是用一個真實家庭完整的綜合理財規劃作為主任務,串聯和安排子項目;做到兩個真實,即任務和項目真實及情景模擬真實;在這一過程中體現三個主題,即能力培養是終極目標,知識傳授為能力培養服務,通過潛移默化促進學生素質提升。
2.2 內容序化
課程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設置了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子女教育規劃、退休養老規劃、投資規劃、稅收籌劃以及個人理財綜合規劃七個子項目。其中,每一個項目中都包含著一個完整的金融營銷工作過程。
2.3 課程表現形式
課程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專業規范的教材;精美的多媒體課件;配套的網絡視頻課程;網絡直播課堂;自編的學習指南;實習實訓基地;電子化案例及課外學習資料以及專業的計算工具。
3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將課程目標和設計理念,付諸實際的過程,主要包括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保障條件。本課程遵循理實一體的教學理念,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校內外資源,保障課程目標、設計理念的有效實現。
3.1 教學模式
在教學模式上,課程基于“理實一體,工學結合”的理念,根據崗位實際工作任務設計教學活動,實現二者間的無縫對接。
3.2 教學手段
利用項目驅動、情景模擬、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網絡直播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3 保障條件
在軟件方面,通過校內專職教師結合校外兼職教師的方式,形成一個知識與技能、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教學團隊;在硬件方面,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校內設備及校外資源,為實習實訓提供保障。
4 教學組織與實施
教學組織與實施是指以某一個教學活動的描述為例,展示教學理念、設計、方法、手段以及表現形式等是如何開展和落實的。
筆者以第七個項目(“個人理財綜合規劃”項目)為例,具體說明課程是如何組織與實施的。該項目的教學任務是根據提供的家庭資料,為某一家庭制作一個完整的綜合理財規劃方案。具體組織與實施過程如下:(1)指導學生分組。(2)學習資料背景介紹。教師介紹家庭財務背景及理財目標;學生閱讀材料并收集相關輔助資料。(3)討論與交流。學生就學習資料提問,教師回答問題。這一環節有時候成為授課過程。教師會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挑選講授內容。(4)綜合理財規劃制作。這部分是課堂的主要內容。學生開始動手制作理財規劃,教師巡視與指導。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完成時,就需要利用課余時間繼續完成。在此期間教師通過網絡直播、微信以及QQ等網絡工具,進行線上指導與答疑。(5)成果展示。學生小組分別展示各自制作成果,老師分別予以點評。這是整個項目的核心部分。通過小組展示教師得到學習成效反饋;學生在教師評價中得到提升,點撥中得到拓展。(6)成績評定。教師與學生代表共同評定各組成績。
5 教學效果
教學效果是指教學取得的成效。對于本課程,教師直觀感受是課堂出現“兩少一多”,即睡覺的少了、玩手機的少了和參與的人多了;學生反饋的信息是“兩增一減”,即學生興趣增多、積極性增多和逃課減少;用人單位反饋的是“一高一快”,他們認為我們的畢業生專業素質高,上手速度較快。
參考文獻
[1] 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 熊泰蓉.淺談高職高專老年學概論課程說課設計[J].文學教育,2017(8).
[3] 王立成.高等學?;C械基礎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輕工教育,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