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華
摘要: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做出了一系列的論述和指示,成為各級黨委十分關注的重要課題,也是基層黨建必須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探索基層黨建現狀并提出改進基層黨建工作的對策是推進十九大報告落地生根的實踐戰略,是體現基層“四個”意識的生動考驗。
關鍵詞:基層 現狀 實踐探索
0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做出了一系列的論述和指示,成為各級黨委十分關注的重要課題,也是基層黨建必須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一、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意義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
(一)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當務之急、重要環節和應有之義
(二)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的戰略法寶
(三)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是打基礎、管長遠的戰略性決策
(四)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是進一步贏得黨心民心的迫切需要
二、基層黨建工作尚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
十八大以來,各地積極構建城鄉統籌黨建新格局,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不斷強化領導,創新載體,夯實經費,拓寬領域,整體推進?;鶎狱h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組織力、凝聚力得到全面提升,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戰斗力、向心力得到進一步發揮,對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總體上講,目前基層黨建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從“嚴”處著手,向“實”處發力。
(一)黨的政治建設在基層較“輕化”。一是核心領導作用減弱。一些黨組織沒有充分認識到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些基層黨組織和基層行政領導之間,有時候本應基層黨支部研究決定的問題,卻由行政領導統一意見,事后再在支委會上通報情況。一些支委會的職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民主集中制”的運用“集中”有余、“民主”不足。二是不重視政治工作。黨的政治優勢發揮的少,不會不愿做群眾工作;有的對意識形態領域對黨不利的傳播不負責不作為,對各種歪風邪氣不斗爭不抵制。
(二)黨的思想建設在基層較“淡化”。一是思想建設模式及檢驗其實效的標準單一。二是思想教育不系統、不集中、無教材、無考核。有43.7%的基層把黨的理論考核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三是信仰淡化、邊緣化乃至信仰危機。有17.7%的基層無職黨員有燒香拜佛的行為。
(三)黨的組織建設在基層較“虛化”。一是個別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意識不高,“一崗雙責”落實不到位。二是推進黨內基層民主建設力度不夠,黨內民主發揚不充分。有11.6%的基層黨組織的大小事務皆由支部決定,甚至個別人拍板。三是個別基層黨組織注重業務、輕賤黨建。17.2%的同志主動承認自己不愿意做黨務工作。四是組織生活存在“形式化、娛樂化、庸俗化”傾象。一些基層黨組織民主生活會流于形式,開展自我批評的多,開展相互批評的少,或者開展批評避重就輕,“高帽子”戴起,“希望話”結尾,不切中要害,不觸及實質。34.4%的同志曾在非正式場合表示:他們過組織生活純粹是為了應付上級的黨建考核。五是后備力量不足,缺乏全局觀念。
(四)黨的作風建設在基層較“弱化”。一是“角色”意識不強,部分黨員對黨員身份的榮譽感、自豪感、責任感下降,履行黨員義務、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意識欠缺;有的黨員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眾,責任感差,進取精神不足,甚至忘記了自己的黨員身份。23.6%的黨員認為自己帶頭干就是帶頭作用,不知道做宣傳和發動群眾的工作。39.4%的受訪對象認為村黨組織書記不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二是執政本領不足。十九大提出的八大本領中,依法治政本領和改革創新的本領最弱。33.2%的受訪對象認為村黨組織書記發展集體經濟意識不強,最缺乏開放的思想觀念。72.7%的村干部不懂電腦,不會網絡信息化辦公,互聯網“+”知之甚少,現代化建設力不從心。三是部分黨員干部四風問題依然存在。十八大以來,稍有收手,但部分黨員仍然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天高皇帝遠,查不到自己身上。
(五)黨的紀律建設在基層較“軟化”。一是“隱形變異”頑疾難除,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投機鉆營干部依然存在。比如在邊遠農家樂吃喝,在私人家庭帶彩娛樂等。二是貪腐問題較為嚴重。農村63.9%的信訪舉報都與村干部有關聯。
(六)黨的制度建設在基層較“簡化”。一是缺乏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黨建制度。內容缺乏創新,執行制度流于形式,對新時期如何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少、創新少;黨建工作無章可循,隨意性很大。二是機制不健全。黨員的教育管理服務監督流于形式,存在“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現象。有的基層黨組織,生活制度不堅持、程序不規范。三是黨員進出口程序不規范,甚至是投機取巧。三是組織生活制度落實不嚴。
三、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實踐探索
(一)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
十九大報告指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旗幟鮮明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因此,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基層黨組織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一是確定黨支部的核心領導地位。二是加大后備干部培養力度。三是重視從青年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
(二)以確保黨員質量為任務,加強思想教育
一是強化教育培訓方式。整合多方力量,利用教育培訓基地等各種培訓資源和途徑,以黨校為龍頭,以村級活動中心為網點,以學校為輔助,實行“以針穿線、以線串點”,堅持每年對村“兩委”班子主要負責人集中進行輪訓2次以上。鼓勵村干部參加學歷教育,逐步實現村“兩委”領導班子以大專學歷為主的干部隊伍,提高整體素質。二是強化黨員教育措施。利用基層現代遠程教育站點、農家圖書借閱點等學習點,加強基層黨員教育培訓。三是推動黨員有效管理。依托勞務服務站和流動黨支部,采取“流出地黨支部+流動黨支部+服務站黨支部”的培養教育模式,確保每一名黨員都能納入有效管理。四是抓實基層組織生活。認真開展黨員“設崗定責”活動。通過開展“田間黨課”、“重溫入黨誓詞”、“三會一課”等活動,讓基層黨員及時參與黨員會議,認真接受黨課教育,及時有效發揮自身作用,推動政策落地生根。
(三)以發展集體經濟為動力,增強組織基礎
一是發展特色產業。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探索由村級組織牽頭,聯合農戶組建基層專業合作社,培植規模化、產業化、有市場優勢的基層骨干產業,同時,鼓勵村級組織依靠自身優勢,做好土地流轉文章,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向規模要效益,既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又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發揮村級組織在基層的領導核心作用。二是出臺優惠政策。涉農部門和幫扶單位幫助制定發展計劃、協調發展項目,通過城鎮建設、培養產業、盤活資產、創辦實體,建立農副產品直銷市場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因地制宜解決集體經濟“空殼村”。三是完善發展機制。結合精準扶貧,繼續深入實施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社區黨組織與基層黨組織“結對聯線”計劃,深化部門幫鄉(鎮)扶貧工作團機關黨支部與基層黨支部“1+x”結對幫扶活動,以項目、人才、技術、管理等方式進行“造血式”幫扶。
(四)以加強基層民主為抓手,優化黨內作風
一是嚴格“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二是嚴格黨務村務公開,增強原則性和透明性。三是創新開展組織生活。四是完善群策群力制度。
(五)以凈化政治生態為目標,加強紀律建設
一是嚴把“入口關”和“出口關”。三是擦好用好巡視、監督利劍。推動兩個責任落地生根。四是開展基層正風反腐專項行動。加強基層組織換屆風氣監督,有效運用四種形態,提升執紀審查綜合結果,構建巡查一體化工作格局,強化職能監督。
(六)以推動“五大工程”為目的,完善黨建制度
一是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制度化?!凹訌婞h的建設,推動科學發展”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制度化,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戰斗力和創造力。三是建立完善干部管理機制,嚴明黨的紀律。強化駐村干部聯村工作職責,建立目標任務督辦組,依照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對村級組織進行日常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將督查結果同年度考核及績效補貼直接掛鉤。繼續推行村(社區)干部坐班制和走訪登記卡制度,制定專項考核辦法,定期不定期進行督查,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治村”的良好局面。二是結合中心工作,黨的建設“五大工程”組織實施要常態化。逐條梳理工作任務,建立完善工作責任制度,切實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要通過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加強后進村級黨組織整頓,全面推行黨務、政務、村務公開,大力開展農民運動會、群眾院壩舞等宣傳文化活動,進一步推動全縣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N].新浪新聞,2016-03.
[2]聚焦監督執紀問責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N].廣州日報,2017-08.
[3]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讀本[M].學習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中共巫山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