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美術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寓教于樂”的方法能夠實現“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目的。美術課開設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畫家”,而在于培養學生從小就能有一個好的審美觀,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通過美術課的學習懂得并增強美育學,學會欣賞美,在欣賞的基礎上能夠實現美,能夠創造美。本文圍繞教學實踐與探索,談幾點自己的教學體會。
關鍵詞:小學美術:體會:感想;分析
美術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程,在提高小學生美術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作用明顯。美術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不斷探索創新,積極把美術學科的育人功能發揮出來,讓學生習得美術知識,提高美術素養,為實現素質教育的育人目標做好充分準備。
一、打造互動學習環境
美術教學改革倡導一個“新”字,“新”主要包括方法、內容、形式等,互動教學恰好符合這一要求。新課改下,美術教師要積極轉變思路、調整觀念,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禁錮,努力為學生打造互動學習的良好氛圍,調動他們參與課堂的熱情。例如,在分析“可愛的動物”時,為使學生對“動物”印象更深刻,認知更直觀,可播放不同種類的小動物視頻、圖片,引導學生主動去了解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特點等。在實踐環境的感染下,他們也都紛紛拿起畫筆畫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畫出來的作品更加生動。再如,在“民族樂器”學習中,可以展示一些不同的樂器實物,再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樂器演奏的特點加以輔助講解,待學生對樂器有了初步印象后,他們在繪畫的過程中也會將自己的理解與認知轉化成為實在的美術繪畫作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體會到美術的魅力,也激活了他們繪畫的積極性。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美術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啟發學生的感受去表現周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且能夠從中體驗生活之樂趣,激發對美術的表現欲望,激發對美術的創造欲望。但是,在現實繪畫過程中,學生苦于沒有創作內容,導致其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不濃,最終導致畫面缺乏情趣與生活韻味。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把愉快教育引入其中,開創活潑、主動的學習局面,調動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包”教學中,課前先讓學生把自己認為最漂亮的包帶到教室。上課時,讓他們都背上自己喜愛的包,像模特一樣走到講臺前,向大家展示并介紹自己的包,比如,包的形狀、顏色、特殊的功能等,簡述自己喜歡的原因。大家都非常想表現自己,通過各自的講述,他們對包的了解更深入。接下來,學生繪畫時心中也會有十足的把握,從而愉快地描繪自己美麗的包。
三、利用多媒體使美術教學更靈活
隨著教學理念的日益更新和完善,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在教育事業中得到了廣泛運用,新課程提倡素質教育,設計課在美術課程中的比重也越來越重。在教學這類課程時,如果仍舊沿用傳統的方法,如,教師要做大量的示范,學生也要跟著做大量的訓練。但是此類課程內容規范嚴格,填色技巧很講究,導致示范畫的制作和作業的完成耗時耗力,有時候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如果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圖形繪制、著色、編輯以及修改,既方便快捷,又輕松愉快,而且還節省了大量寶貴的時間。例如,在圖形中的顏色搭配、形象繪制等利用計算機技術輔助十分容易。計算機的優越性能使教學重難點迎刃而解,而且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在學習中不斷體驗成功的愉悅。
四、走進現實生活,發現生活之美
藝術就得不斷地去探索,藝術是永無止境的。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藝術普遍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為了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美術知識與技能,建立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把美術教學與生活結合到一起,提高美術教學的生活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美術本身就是對生活的寫照,在生活實踐中我們會發現美存在于生活的各個角落中。然而,在實際教學時,教師與學生都會把目光僅局限于教材內容,忽視了生活中的美術,針對于此,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方法,將生活化教學理念引進,帶領學生走進生活中主動去發現美,引導學生認真去觀察,在生活中去創造美,在創造的過程中不斷增強他們的審美水平。例如,在學習《淅瀝的小雨》時,可以等著下雨天學習這一節內容,或者引導學生回想一下雨天的情境,把學生帶入到下雨的情境中。在這種狀態下,鼓勵學生將其用畫筆描繪出來。這時候,有的學生用小點表示雨滴,有的學生則用斜線表示雨滴......在這一過程中,大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最大限度地發揮,這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注重美術教學與美學緊密結合
為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為了豐富美術教育的深層內涵,美術教育應該與審美教育結合起來。審美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詞匯,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審美能力弱,這就需要在教學時滲透美學教育,逐漸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使他們對審美有一個系統的理解,從而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美。比如,展示一些素描或水彩的服裝設計圖片,向學生介紹其中的技巧以及構圖思路,講解其中蘊含著的美學知識。也可以展現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的繪畫圖片等,使學生不斷領悟到美術與審美的內在聯系,通過學習美術知識,提高美學能力。所以說,教師有義務讓每一堂美術課都有精彩的體現,不斷激勵、喚醒每一個學生的潛在能力,讓他們都能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在學習中茁壯成長。
在此,我希望我的美術課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知識,收獲更多的快樂,希望孩子們都能在我的教導下更愿意學習,更樂于學習,樂于做。我會帶著孩子們一起自由飛翔在五彩繽紛的美術王國里,讓他們都能在美術這個王國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并且越飛越遠,越飛越高。
參考文獻
[1]胡德梅.小學美術創新教學的嘗試[J].新課程(小學),2016(08):212- 213.
[2]姚麗.生活化視界下的小學美術有效教學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
[3]趙敏.小學美術課堂互動教學的設計及實踐[J].科技資訊,2017,15(19):157-158.
[4]陳天桂.淺談新課改下教師課堂的改觀——美術課堂有效創建[J].美與時代(中),2015,(1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