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娟
摘要:高中學生在學習中,其數學學科占學習很大比例,并且高考中數學占有大量分值。因此,學生數學成績的高低與學生大學質量的高低有直接關系。對于高三學生而言,具備良好的數學審題能力,能夠有效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有利于提升數學成績。因此,本文將針對高三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學生以及提升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三數學;審題能力;培養策略
高三學生自身的數學審題能力對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具有重要作用,想要有效培養學生審題能力,便要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有一定的思維邏輯能力、問題分析能力。以往審題能力是指學生對數學題目原有條件進行分析,從而得到準確答案。但是,審題能力便是學生的一種解題能力,主要使學生憑借于思維、邏輯、思考等綜合能力的運用,將條件進行有效組合,從而提升學生的解題效率。
一、理解已知條件
高三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中,首先要從數學題目本身出發,對題目中原有的已知條件進行思考,從而尋找條件與問題之間存在的融合點,此方法是學生常用的解題方法。此審題方法屬于順向審題,學生更能理解題目,并且也更容易接受。一般情況下,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會直接采用此種方法進行審題,將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歸納,然后將條件進行轉換,學生比較容易得出要求的量。通常這類題目的已知條件較少,學生在做題過程中,需要根據步驟,一步一步得出。該類題目一般沒有太大難度,學生只有根據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求出,保證每一步的數值準確,便能解決問題[1]。
如,已知一次函數與二次函數,中,滿足,且(),求一次函數與二次函數圖像交于不同兩點。
解:將兩個函數聯立,除去得出
所以,所以△>0,因此兩函數圖像相交于不同的兩點。
二、注重觀察問題
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從問題出發,以逆向分析問題的方法對題目進行解答。通常解題從問題直接出發,題目中均給出了特定條件,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引導學生根據特定條件去進行深入挖掘,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模式。因此,學生在運用逆向分析問題方法中,可以不斷提升學生審題能力,使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教師在高三學生復習中,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培養學生逆向思維。學生在看到題目后,首先去分析問題,針對此類題型,教師可以專項培養學生,從而有效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于高三學生,重點在于復習以往學過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將各章節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然后對學生進行各個章節專項練習,使學生在清楚各章節知識點后,然后采用題海戰術,對學生審題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掌握各類型數學題的解題思路。題海戰術并不是讓學生一味地去做題,要合理安排學生時間。高三學生學習壓力較大,教師利用可課堂教學時間,在為學生講解解題思路時,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個學生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教師合理分配小組,將數學能力較高的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組中。數學能力強、成績高的學生都有較強的審題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能力強的學生幫助能力弱的學生,針對較難的題型,小組之間可以共同討論,從而使學生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
三、挖掘題目中潛在條件
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中,不僅可以從問題的已知條件及問題本身出發,也可以從題目的潛在條件入手,根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然后將條件進行整合,從而延伸到題目中所包含的潛在條件,這些條件便能直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通常情況下,針對一些看似問題簡單,但是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很少,便可以運用此種解題方法。但是,學生在挖掘潛在條件中,需要學生加大思維力度,對有限的條件進行整合,逐步挖掘出潛在條件[2]。
如,數列中,,,求出的通項公式。
解答:建立新數列,形成的等比數列,,整理得出:,從而保證滿足已知條件:.所以,求出,所以首項為2-,的等比數列,因此求出:,所以,.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三學生培養審題能力對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具有關鍵作用。審題能力需要學生對問題的已知條件進行分析、歸納、總結,然后進行整合,從而實現條件之間的轉換,成功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朱藝峰.試論學生數學審題能力培養及提高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7,4(02):246-247+250.
[2]高玉鈴.高三學生數學審題能力培養及提高策略[J].才智,2015(3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