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玲
摘要:在開展高中音樂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進行授課,進而在課堂上便可結合音樂作品提出多個問題,引發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聆聽音樂找出答案,從而更加深入理解歌曲的內涵,快速掌握音樂的創作背景以及抒發的情感。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聆聽多種風格的音樂,有效提高學生音樂素養,有利于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教學策略
前言
目前,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據新課程的標準,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始終以傳承民族音樂為主,不能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一味地灌輸教學內容。所以,為了幫助學生學會演唱歌曲,可以引導學生對比分析不同的音樂,要求學生表述出不同音樂的有哪些不同之處,調動學生主動聽音樂,進而明確不同音樂節拍和節奏都有所不同,使學生牢記音樂風格和旋律。還可以播放音樂,指導學生跟著學唱,有效提高演唱能力。
一、結合音樂作品提出問題,調動學生主動聆聽音樂
現如今,隨著高中音樂新課改的落實,要求教師必須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開展音樂教學。因此,可以運用提問教學法,用問題作為教學策略,從而結合音樂作品提出問題,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調動學生主動聆聽音樂,在聽的過程中認真總結出答案,有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快速理解音樂蘊含的寓意,充分了解音樂的節拍,有效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學習《遼闊的草原》時,便可依據音樂提出問題,音樂節奏上有什么特點?所播放的音樂屬于哪種風格?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帶著問題聽音樂,在聽的過程中逐漸歸納出音樂節奏非常舒緩,通過歌唱歌詞,了解音樂主要表述草原的場景,清楚音樂屬于民族風格,促使學生踴躍舉手發言表述答案。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要給予鼓勵,激勵學生更加主動學習音樂,而對于沒有回答正確的學生,要詳細講解音樂風格和音樂的節奏特點,使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音樂的節奏和風格,便于學生快速學會演唱整首歌曲,加快了音樂教學的進度,有效提高音樂教學效率[1]。
二、對比分析音樂作品,使學生深入理解音樂的內涵
在進行高中音樂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對比分析的教學策略,在學習新課之前,便可播放不同的音樂,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例如:在學習《漁舟唱晚》時,先播放此歌曲,之后,再播放一些流行音樂,如《我相信》、《七里香》等,當學生聽完音樂之后,要求學生對比分析不同的音樂作品,促使學生主動相互討論和分析,創造活躍的教學氛圍,構建輕松的學習環境,驅使學生主動表述對音樂的理解和見解,在討論過程中逐漸歸納出不同音樂作品的特點,進而清楚不同風格的音樂韻律、節拍、節奏各有不同,所傳遞的思想感情也不盡相同,使學生深入理解不同音樂的內涵,更加清楚所學習的音樂作品節奏很緩慢,而流行音樂節奏比較快,音調有很大差別,對于學生對比分析的結果,教師要進行判斷,針對可以正確理解音樂作品的學生,要多鼓勵學生,而沒有正確理解音樂的學生,應對音樂作品進行對比分析,使學生充分理解不同音樂作品的特點,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對音樂內涵的理解更深刻,對于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十分有利[2]。
三、引導學生多聽音樂,感受音樂作品傳遞的感情
為了幫助學生全面了解音樂所滲透的感情,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聽音樂,增強學生聽覺上的感受,使學生了解不同音樂所抒發的情感有所不同,清楚民族音樂主要抒發對大草原的喜愛之情,而勵志歌曲主要傳遞出正能量,給人一種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感受,逐漸學生學會分析不同音樂所傳遞的情感,對不同音樂作品有不同的感受,促使學生帶著情感去學唱,進而唱歌出歌曲中情懷。因此,可以引導學生聆聽不同的音樂,當學生聽完整首歌曲之后,要求學生表述出音樂作品抒發的心情和情感,驅使學生主動闡釋自己的想法,使教學氛圍一下活躍起來,學生不在感覺音樂教學非常沉悶,從而積極說出聽完的感受,并表述出音樂作品傳遞的感情,逐漸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感悟音樂,使學生對不同的音樂有不同的感悟,便可全面掌握音樂中的情感,充分了解歌曲中的心境,有些音樂作品是非常歡快的節奏,而有些是抒發哀愁的情緒,不同歌曲傳遞的感情是不同的,漸漸地學生意識到應多聽音樂,這樣才能更好地領悟音樂中的感情,便可帶著歌曲中的感情去學唱,有效增強學生的學唱能力,從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3]。
四、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學唱
音樂有很多風格和表現形式,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以及對歌曲的理解能力。在高中音樂課堂上教師不僅可以播放課本中的歌曲,還可以播放不同的音樂,以供學生分析和學唱,例如:在學習《彩云追月》時,就可以先播放該歌曲,而后,在播放一些名族音樂,如《鴻雁》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學唱,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學唱不同的音樂,進而產生主動學習動力,有效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發揮出自身的主動性,有利于消除厭煩感,始終以良好狀態的投入到音樂教學中,逐漸對學唱音樂產生興趣。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分析不同音樂的風格和音調,在分析的過程中歸納出音樂作品節奏和旋律上的特點,更加清楚音樂的節拍,便于學生把握整首歌的音調,從而不再跑調,快速學會演唱不同的歌曲。由此可知,通過播放諸多不同風格的音樂,有效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學生迅速學會演唱歌曲,有效提升教學效果[4]。
總結
綜述,高中音樂教學中要想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優化教學模式,從而在課堂上,可以運用對比分析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分析不同音樂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激發學生主動聆聽音樂。或是依據音樂作品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產生求知欲,進而主動聽音樂找出答案,幫助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更深入,更加清楚不同音樂的風格和旋律,便于學生快速學會演唱歌曲,有效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效率,有利于構建高效的音樂課堂。
參考文獻:
[1]俞大鎮.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7(26):166+179
[2]王婷婷.高中音樂教學策略[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03):61
[3]付海濤.高中音樂教學策略探析[J].中華少年,2016(01):184
[4]張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策略之淺見[J].新課程(教研版),2010(0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