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文
摘要:現階段多數農場在實際開展政工工作時無法實現對政工工作的貫徹與落實,這也是導致政工工作的價值與意義無法得到最大限度發揮的主要原因。對政工工作模式的定位以及實踐進行探討是改善上述現象的重要手段。在實際開展政工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度現狀進行反思,并在此基礎上對干部隊伍以及工作內容進行優化,進而促使農場實現持續發展的總目標。
關鍵詞:農場;政工干部;工作創新;模式定位;實踐探究
一、新時期對政工工作的模式定位
將農場主營事業作為主要依據可對新時期政工工作模式進行劃分,主要劃分為政工工作目的、政工工作手段以及政工工作績效三個方面,下面我們對其進行仔細分析。
1.政工工作目的。從本質上來說農場是一個經營單位,其中包括多個環節,其中主要包括生產環節以及深加工環節。在現代社會的影響下農產品商品逐步朝著商品化交易方向發展,農場需要在這一過程中借助必要的手段與措施促使自身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在這一過程中政工工作主要起到一種輔助的作用,主要是從思想意識層面上對員工進行改變,促使員工的工作熱情以及積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注意在承擔廣大職工合理利益方面工會政工工作也有著較重的責任。
2.政工工作手段。從政工工作模式自身角度對其進行分析后可發現,政工工作手段始終作為核心對其進行支撐,尤其是作為重點存在于工作模式創新中。政工干部可利用必要的措施與手段促使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在原有的基礎上實現是大幅度提升的目標,但在實際一系列措施的過程中注意實現對科學方法的遵循。在知行統一的模式下建立的工作方法可實現對上述工作的直觀體現,注意必須逐漸摒棄傳統的工作模式與方法,對職工進行科學的引導。
3.政工工作績效。動態視域是正確看待農場政工工作模式創新的基礎與前提,農場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無法實現對新情況以及新問題的徹底杜絕,因此需要在結合實際的基礎上科學調整工作創新的目的與手段。在此種趨勢與背景之下必須構建科學合理的政工工作績效評價機制。
二、定位驅動下的政工工作現狀反思
1.針對政工工作主體的現狀反思。農場政工干部構成了政工工作的主體,從崗位設置來看,政工干部大都為專職。政工干部的專職性將可能出現這樣幾個問題:
(1)受到傳統工作習慣的影響,難以在較短時間內轉變工作意識;(2)在農場企業化組織結構下,政工干部往往遠離生產經營一線,從而難以把握好工作內容;(3)同樣是受到企業化組織結構的影響,針對部分職工的思想“干預”難以做到精細化。對此,需要在工作模式創新實踐中得到改善。
2.針對政工工作形式的現狀反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農場肩負著繁重的生產和銷售任務,如何適應這種組織生態則是考驗政工干部工作藝術的現實基礎。從現有工作形式來看,其中主要在于傳遞管理層的聲音和關懷。這種類似于中介性質的工作形式,無法切實發揮出政工干部的工作自覺意識,進而也就無法發揮出政工干部在工作模式創新上的首創精神。針對建立“知行統一”模式下的政工工作要求,應賦予政工干部更大的工作靈活性。
3.針對政工工作結果的現狀反思。似乎很難對政工干部的工作結果進行評價,這不僅是因為該項工作效果難以評價,還由于在農場的現實環境下政工工作的影響力并不顯著。由此,通過轉變工作目的和改進工作手段,拓展政工干部的工作范圍將能解決這一尷尬局面。
三、反思引導下的政工工作實踐
1.深化對新時期政工工作的認識。新時期對于農場生產經營的要求包括轉變經營發展方式,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等方面,這就為農場政工工作提供了現實基礎。為此,政工干部應在黨委的統一部署下,深刻認識農場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政工工作規律,總結新經驗,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圍繞生產經營中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
2.優化農場政工干部隊伍的結構。一方面,適當引進與政工相關專業的優秀年輕人才,逐步優化政工干部隊伍年齡、知識結構;另一方面,重視和加強對政工干部的雙重培訓,在提高本職業務素質的同時,有計劃地安排政工干部學經濟、學管理、學技術,使之成為生產經營的內行;積極推動政工干部和經營管理干部的輪崗交流和交叉任職,大力培養一批既懂生產經營、又熟悉政工工作的復合型政工干部隊伍。
他們在履行日常工作任務的同時,還可以利用自身聯系周圍職工的優勢來獲得職工思想現狀的第一手資料,以及發現需要幫扶的困難職工。這樣一來,就使得農場政工工作更具有針對性,更體現為輔助、助力生產經營的特征。
3.強化政工干部知行統一的工作作風。長期以來,農場政工工作在取得實效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務虛的東西。而后者,則是常年忙碌于生產經營第一線職工比較反感的東西。因此,要通過踐行知行統一模式來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通過務虛與務實、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等多種工作方式,使政工工作更加符合實際,不斷展現新的面貌和新的作用。
具體的做法包括,推動政工干部走出機關、走進基層,深入到一線,深入到職工中,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和服務方式,積極關心和參與到生產經營中來,通過參與不僅能使今后的工作更接地氣,也能促使改善與一線職工的關系。關于這一點,可以通過建立下基層鍛煉的制度以及定期開展專題調研工作來給予保障。
4.拓展政工干部工作范圍和內容。在新時期多元化的社會背景下,農場職工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在不斷發展變化中,農場政工工作的環境、條件、內容、形式等也都與過去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就要求農場政工干部必須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抓住問題的實質,有的放矢、靈活多樣地開展政工工作。
需要政工干部不斷提高思考能力、調研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能力、協調能力等綜合能力,切實找準政工工作的著力點,與經濟工作的結合點,善于把農場改革和生產經營中的難點作為自己工作的重點,創造性地開展政工工作。
要認真履行職責范圍內的監督檢查工作,切實維護企業和職工的正當利益。此外,農場還應保留傳統國企的優良傳統,對困難職工進行積極幫扶,并盡力為職工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現實問題。
結語:政工工作創新模式的定位需要從:工作目的、工作手段、工作績效等三個方面來進行。實踐路徑則需要圍繞著:深化對新時期政工工作的認識、優化農場政工干部隊伍的結構、強化政工干部知行統一的工作作風、拓展政工干部工作范圍和內容來展開。不難知曉,隨著農場政工工作的優化,將為實現農場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不可替代的內驅動力;最后,本文權當拋磚引玉之用。
參考文獻:
[1]何周.分析國有農場干部工作創新模式定位及實踐方法[J].大科技,2015(32).
[2]蕭盛華.淺析新時期國有農場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模式[J].大科技,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