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艷
摘要:在現實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帶有隨意性,只有做到提問科學合理和結合學生實際,同時克服提問的隨意性和想當然性,這樣的提問才有意義。
關鍵詞:激發興趣;面向全體;構建民主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是數學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通過提問,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對促進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和數學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意義。但在現實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帶有隨意性,教師都是“臨場發揮”,至于提問要達到何種效果,很多教師都沒有去細思量,想到什么,就提什么,想怎么提就怎么提,很普遍。
一、設計的問題要注重激發興趣,由易到難
如果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感興趣,產生探究的沖動,那么效果就會大大增強。如在教學《認識角》時,首先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角,向學生提問:哪一個角大?學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接著提問:誰知道大多少?學生答不出來,師再問:想不想知道大多少?學生答:想。教師抓住了學生急于想知道大角比小角大多少的心理,此問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學習新知作好了鋪墊。提問前要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把握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認知水平。設計問題時由易到難,層層遞進,使學生的理解層次不斷深入。例如在推導圓的面積公式時,通過教具演示將圓的模型平均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將圓轉化為一個長方形后,不能直接就讓學生推導圓的面積公式,可設計兩個較為簡單的問題作為新舊知識的連接點:①圓的面積與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有什么聯系?②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當于圓的什么?采用這樣層層遞進的方式,就可使學生順理成章地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二、設計的問題要注重疏導障礙,面向全體
學生的思維發生障礙的地方,通常就是教學重難點所在之處。當學生的思維受到阻礙時,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出前后連貫的并有內在聯系的關鍵性問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如在解答這樣一道題時:“甲數與乙數的比是2:3,乙數與丙數的比是4:5,問甲數與丙數的比是多少?”這道題有一定的難度,學生不容易直接看出甲數與丙數之間的關系,這時教師可點撥提問:兩個條件中都有乙數,能不能把乙數的份數統一起來?這樣一問,等于幫學生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支撐點,學生思路頓開:2:3=8:12(乙數),4:5=12(乙數):15,則甲數與乙數的比是8:15。此問既疏導了學生思維的障礙,解決了疑難,又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師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成績好、中、差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因此,教師提問時要注意提問的面及對象,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目的地選擇不同的學生來回答,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讓他們回答“是什么”的判別性問題;對中等學生設計“怎么樣”的描述性問題和“為什么”的分析問題;對優等生提出“有什么異同”的比較性問題和“有哪些不同意見”的創設性問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提問,可使各層次學生都能積極思考,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發展。
三、設計的問題要注重構建民主和方法培養
教師在平時課堂教學中要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實行民主型的教學。在課堂提問時態度一定要溫和,友好地提出問題。學生回答有困難時應鼓勵學生,積極引導,不能把提問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更不能對答錯或回答不上的學生訓斥甚至諷刺挖苦。這樣就會打擊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會讓學生對回答老師的提問產生一種懼怕心理,時間一長學生就不想回答問題也不敢回答問題。課堂提問還必須注意到一個重要的方面:以“提問”帶動“發問”,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實現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或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問題,并能向教師提問,說明學生對所提的問題有了認知,并試著尋找方法解決。這種學習方法會對他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深遠的意義。
四、創設質疑情境,使學生能夠質疑
質疑的產生應源于學生對某一事物的觀察和感知。怎樣才能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感知活動中去呢?我的做法是認真研究小學數學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步驟,利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巧設疑問,以趣激疑、以問設疑、以疑導思,誘發學生質疑、解疑。首先,從誘發學生的求知欲開始,用實驗、故事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創設質疑情境。其次,質疑情境的好壞還在于刺激情境到疑問解決的過程,即這個“解答距”的難度是否妥當。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認知能力、思維水平的差異,分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質疑。另外,質疑情境的創設更可以在數學實驗操作的過程中進行。教師的活動是要使學生在真實而未知的情境中去探知真知,親自去解決綜合問題,使他切身體會學習實驗技能的方法,體驗科學知識的價值和對周圍未知的發現,并養成動手的習慣,不斷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愿望,形成強烈的質疑意識。所以在日常數學教學中,我盡量創設機會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盡量把數學實驗的機會讓給學生來操作,讓學生在自己動手過程中自覺產生新的數學疑問。
《小學數學教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小學,使學生學好數學,培養起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設計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開發學生個體潛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做到動力系統與情感系統,智慧系統與行為系統相整合,從而提高學生修養,完善學生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設計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都具有終大的意義,是培養學生能力、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設計小學數學課堂提問,表面看似簡單,實則需要我們教師花大精力去做研究和推敲,只有做到提問科學合理和結合學生實際,同時克服提問的隨意性和想當然性,這樣的提問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