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寶靜
摘要:閱讀能力是高中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中提升高中生語文閱讀能力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培養學生的想象力;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3、解析課文,走進作者內心;4、鼓勵學生的批判性閱讀;5、針對性地選擇文章,拓寬閱讀范圍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能力;提升
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常教學過程中也備受老師關注,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擺在每位老師面前的重要課題。下面筆者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己日常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做法。
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應當重視對學生的形象思維引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要實現高效率的教學,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水平,就應當加強對學生進行聯想思維和想象思維訓練。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當重視學生形象感的培養,使學生以生活中的積累為基礎,充分把握文學閱讀中的形象特征。
例如在進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教學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可以首先讓學生根據他們生活中所見到的荷葉的樣子,然后讓他們再想想一些舞女跳舞時的樣子,并且將荷葉和舞女結合起來,就可以想象到朱自清所描述的荷塘:繁茂的荷葉片片相連,由于荷葉出水比較高,就像舞女跳舞時擺動的裙子一樣。這樣,在學生的心中,文中的靜態的荷塘變得動了起來,一群群的舞女穿著裙子,輕盈地跳著迷人的舞蹈,在這樣的想象下,學生逐漸進入到了一種美麗的月光下的荷塘中,書本上死的文字瞬間就盤活了。所閱讀文章的作者在人生閱歷和個人的文化底蘊上和學生都不一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通過想象接近作者的內心世界從而實現與作者心靈溝通的目的,這樣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課文。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進行知識的獲取。對于閱讀來說,自主性閱讀就是一種創造性和體驗性的閱讀,這種閱讀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容易領悟作者的真實意圖,能夠更加有效地抒發學生的情感。根據以往語文教學的經驗,在高中階段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可以讓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培養鮮明的個性,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前提下,從多個角度理解文章,這樣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也會在不斷的自主閱讀中提高。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認識到自主化閱讀的重要性,并不斷的對其進行探索。
如在《錦瑟》一課的學習中,先讓學生通過閱讀談談自己的感受,經過初步的理解,學生可以理解到一定的詩意,然后再讓學生用文中的語句解釋一種感情或者講述一個故事。這樣學生就有了很大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空間,這樣學生就相當于對詩中所提到的愛情故事進行了全面的總結,達到自主閱讀的目的。
三、解析課文,走進作者內心
通過對文中的語言細節進行理解來實現對整篇課文的解析,感悟作者的真實情感。在對文中的言語進行解讀的時候要督促學生在理解和聯想中領悟到文章的真正意義,靈感和直覺的出現是以聯想和理解為基礎的。
如在《今生今世的證據》的教學中,有這樣一句話“即使有它們,一個人內心的生存誰又能見證”,學生對于理解“內心的生存”這句話是有難度的,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揣摩,“內心的生存”是對人的復雜情感的描述,其包含的人的豐富的內心生活,如果人的內心丟失了生存的根本,那么人就會產生一種空虛感,就像現代所說的流浪者那樣。這樣學生就能比較充分的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同時對整篇文章的主旨有了充分的把握。
四、鼓勵學生的批判性閱讀
課文是學生與作者和教師交流的重要媒介,通過閱讀能夠真正體會到文章所要闡述的觀點,想要對學生進行藝術的熏陶和思想的升華就必須要使學生和教師一起傾聽課文。這就需要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文中去,但是多年的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使學生對于閱讀課文并沒有走心,有些學生甚至沒有任何興趣。即使當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時,教師也是敷衍了事,這就限制了學生心靈的成長。因此,關注學生的心靈發展比課文的教學更加重要,教師應當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以批判性的思維進行閱讀,大膽的提出問題,教師也可以參與到批判中來,但是只是作為一個傾聽者,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到學生的思維中。這樣就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語文課程的學習,對于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優點。
五、針對性地選擇文章,拓寬閱讀范圍
課堂上完成了課文教學目標以后,可以根據每個單元的學習重點要求從各類報刊雜志等有針對性地選擇幾篇與課文有一定關聯的文章或讀給學生聽,或打印成頁給學生看;或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己收集,尋找與這單元類似的文章,然后再到班上或朗讀給學生聽,或相互交換看,把這類文章與單元的課文進行比較閱讀,這樣,有助于鞏固課文學到的各方面的知識,積累多方面的素材。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你課外閱讀的這些東西里,有千萬個接觸點是跟課堂上所學的教材相通的,這些接觸點我們可以稱之為‘記憶的拋錨處”。可見,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途徑。
總而言之,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對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生的思想相對比較成熟,已經能夠獨立的思考和分析問題,具有了較為豐富的情感世界,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力,使其思維活躍起來,真正達到有效地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