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喀爾·爾肯江
摘要:體育教學是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形式之一,適當的體育訓練則是增強學生體魄的有效形式。有效的體育訓練課教學,不僅能讓高中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更是保障他們進行文化課知識學習的關鍵。基于此,文章針對如何提高體育訓練教學效率進行以下幾點闡述,希望對廣大體育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中體育:訓練:指導
體育訓練是體育教學中的一部分,也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體育訓練與競賽能增強學生的體魄,適當的訓練教學能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豐富他們的校園生活。訓練課的有效開展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他們勞逸結合,更利于促進文化知識的吸收。鑒于此,就如何進行訓練教學進行幾點淺析。
一、對體育訓練進行分類
訓練課的開展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要領,明確體育訓練準備的種類。常規的課堂訓練通常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目的,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結合教材內容進行訓練準備。比如,先讓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準備活動,如正確的坐姿、站姿等。冬季的準備活動開展時間要稍微比夏季長一些,這樣,學生的神經系統會更活躍。其次,準備活動也是一般性的訓練活動,主要作用是使學生身體的各器官、臟器有效配合起來,使他們的基本動作更到位、更標準,節奏感更強。最后,是一些比較常見的訓練活動,如專門性的活動,與傳統性的訓練活動不同的是其操作環節更加復雜,即使時間不長,但是對質量的要求較高。因此,對體育訓練進行分類,更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簡單適用的基本運動技能,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良好的鍛煉意識,在鍛煉中不斷增強學生的身心素質以及社會適應能力。
二、制定切實周密的計劃
體育訓練是對生命的呵護,是對健康的維系,是對心靈的保健,體育訓練能夠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發揚勇敢精神,改善學生不良的學習情緒,而且還可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高中生面臨著“高考”,因此,文化知識學習和體育技能訓練要協調發展,才能為“高考”取得最終的勝利奠定良好基礎。因此,一定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既要統觀全盤,又要區別對待。但是,一切活動的開展都要從實際出發,為了增強訓練課的趣味性,可以將訓練項目穿插到各項比賽與測試中,雙管齊下。另外,鑒于招生政策不斷變化,應該提早采取應對措施,堅持訓練的同時,還要不斷加強對學生各項訓練的強度和比例,不同的訓練項目需要不同的訓練方法,這樣能有效避免訓練的重復性、枯燥性,合理地安排訓練計劃,會使學生更富有激情,而且又能保證充沛的體力,從而提高體育訓練的整體水平。
三、情境游戲運用于體育訓練教學中
新穎靈活的形式能使訓練課更富層次感。單調、重復、乏味的練習無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為增強訓練課的趣味性,創設教學情境是最佳選擇之一。比如,在進行跳躍練習時,在間距適宜的地上分別寫上長江、黃河、太平洋等字樣,按順口溜練習,“黃河黃,長江長,跨過黃河越長江;大西洋太平洋,雙腳一跳奔遠方”。新鮮、活潑情境從創設一下子活躍了教學氣氛,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積極訓練,在訓練中體會到樂趣。在訓練中培養學生不畏困難、頑強拼搏及積極進取的精神。再如,在教“站立式突發信號起跑”時,先由趣味游戲開始。先做貓捉老鼠的游戲;再做虎、狼、羊等角色游戲,分六組做突發信號的起跑。起跑姿勢不限制,但是一定要規范,而發令方式根據情況而定。在趣味游戲中不斷激勵學生,讓他們在玩中學習,在耍中鍛煉。這種練中有苦,苦中有甜的教學模式既增強了教學趣味性,又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四、創設教學模式 解決安全隱患
體育訓練的主體是學生,效果要在學生身上體現出來。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體育教學的每一個構思和步驟,將直接影響學生成長。因此,開展體育訓練課應該突出全面性、系統性和基礎性,不可滋生“拔苗助長”訓練之思想,體育教師應該根據高中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訓練課程目標,科學合理地制定訓練方案,為訓練課注入新活力。大體而言,訓練內容可以分兩個層面:體育理論知識——體育實際鍛煉。大多數學生都鐘愛后者,但是,高中生即將面臨著人生重大關卡之一“高考”,再加之要學習的內容多,涉及面廣泛,導致部分學生在體育訓練課中“無心戀戰”。針對于此,高中體育教師務必要積極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此基礎上開展體育訓練教學。在開展理論知識學習時,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方法,不斷促使學生加強鍛煉,在鍛煉中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定力,在鍛煉中增強體魄,為積極迎接高考鍛煉好身體。
五、全面拓展體育訓練教學空間
不可否認,體育教學效率提升的障礙重重,比如,教學資源缺乏、教學空間狹小等。作為體育教師,應該積極拓展教學空間,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他們都能在訓練中,在學習中健康成長。首先,教師可以主動調查學生的興趣愛好,因材施教,試點一系列新興項目。第二,多組織開展一些競技性的體育活動,讓學生都能有發揮自己特長的舞臺,提高他們對體育課的參與積極性。第三,針對體育鍛煉有可能受傷這一現象,創新性地教授學生一些必要的健康、急救等常識,不斷提高增強學生的自我防護能力。因為如果不恰當的增加訓練強度,會讓學生產生反感的情緒,還會使他們的身體受到傷害。故此,進行逐步訓練,為實現“保證學生更優秀、更健康”的目標不斷努力。
總體而言,體育是科學的“游戲”,是生命的科學,是高尚的藝術,是健康的基礎,是智慧的本源;學生通過體育訓練,身體素質也會不斷提高,在訓練中更能培養學生永不放棄,吃苦耐勞之精神,這對促進高中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積極研究體育訓練方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教學策略,制定科學的訓練方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訓練中,在訓練中不斷增強體魄,不斷提升身體素質水平,為積極迎接“高考”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張巖,楊再禮.貴州省黔東南州體育教育專業考生高中階段運動訓練的研究[J].體育時空,2013(12):48-49,103.
[2]周玲.高中女生對體育課態度的調查研究及解決方法——以湖南縣域高中女生為例[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自然科學.醫學版).2014(01).
[3]石銀山.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問題與對策探討[J].軟件:電子版, 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