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復雜因素影響著小學生的安全,學校的安全穩定工作也是愈發巨大。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在加強的同時,也出現了行知脫節的現象,這就要求社會、學校、家庭改變提升現有的安全教育方式,積極發揮各方作用促使小學生在安全教育中做到知行合一。
關鍵詞:小學生;安全教育;行知脫節;策略
小學生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這時期的學生活潑、好動,無論是在家庭、社會還是學校,小學生的活動都屬于類型多、活動量大、范圍廣,因其年齡小,缺乏生活閱歷,心理和生理上的不成熟都會使他們不能夠進行自我保護,容易發生事故。校園安全備受關注,事故的發生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也會為社會和家庭帶來巨大的傷害。因此,小學生教育一直是教育部門和學校重視的問題。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管理部門圍繞安全工作采取了各種安全措施,對小學生的安全教育也作為了重中之重,可以說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安全體系。但是,學校安全事故仍有出現,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原因在于小學生在安全教育中存在行知脫節的問題。
社會、家庭、學校對于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屢見不鮮,小學生的意識也很清楚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遇到危險該怎么辦,這些安全教育問題小學生可以很快地給出答案。但是,在真正遇到危險以及現實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小學生的實際行為不再是井井有條,而是慌張、恐懼、無措,他們的實際行動與他們對答如流的安全教育知識完全脫節。這要將其原因歸為教育方式的單調、陳舊,實踐教育的缺乏,事例影響性小,安全教育還僅停留在口頭語言的灌輸,還停留在“安全第一”和防范日常事故的發生。小學生安全教育的行知脫節根本在于教育方式的無效,不能夠認清安全教育的實質和發展方向,學習安全知識沒有凝聚力和吸引力,自然會出現安全教育工作的行知脫節和無效的現象。針對于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做了一些關于安全教育行知脫節策略的研究。
一、開展多元化安全教育方式
首先,學校在安全教育中應該專門針對小學生開設安全教育課程,利用多種手段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教育方式要足夠新穎和有效,吸引小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安全教育知識有了學習的興趣,自然會在生活中擁有實踐的本能。學校可以在校園內粘貼一些卡通漫畫類的安全知識標語,吸引學生閱覽,從而增強學生對安全事故的印象,提高小學生的安全意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過程中,要采取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比如低年級可以以小故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播放安全知識動畫,高年級的學生可以用事件案例的視頻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教師再加以指導,是學生了解如何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易理解和掌握保護自己的具體實踐做法。從而提升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這樣的方式會使學生容易印象深刻,能有效避免行知脫節。
二、革新教育觀念,培養安全技能
實現學校安全的根本途徑在于消除安全隱患,預防事故的發生,降低事故發生率。而在對小學生的安全教育中,學校、教師、家長應該改變固有的教育觀念,不能局限于應試教育,將安全知識教育固化成理論知識教育,將其作為考核評分的一項成績,這樣只會將小學生發展成片面式教育。新課改要求對小學生實行全面發展,既要加強學生的安全知識教育,也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技能的培養訓練。所以學校要運用安全教育課程與安全教育活動相結合的理念方式,增加教學實踐課程,進行模擬現場教學,或者根據多媒體教學本領進行現場演示教學,使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本領,并且教育學生做到學有所用,能夠在生活實踐中做到靈活運用。
此外,小學生安全教育避免行知脫節要讓學生親自實踐,提高自身的避險能力。俗話說:“生命如花,花朵不可能永遠在溫室成長,需接受屬陽光沐浴和風雨的洗禮。”學校不僅要開設安全教育課程教育學生學習安全知識,更要為學生開設實踐課程,為學生提供親身實踐的機會。使學生的安全教育不再是“紙上談兵”,使學生做到行知結合,而不是行知脫節,讓學生投入到實踐中親自感知、體驗安全知識的重要意義,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規避風險的能力。安全教育根本宗旨在于使學生了解安全教育的內容,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自我保護、實踐安全行為的能力,避免行知脫節現象,這才是安全教育的最佳成果和追求。
三、建立家校合作模式,開發安全教育資源
小學生的安全教育比較特殊,具有長期性、反復性、全面性的特點。對于學生的安全教育,不應該是學校單方面進行的,這樣的教育效果也不會理想。對于學生的安全教育應該是在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進行的,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優勢和作用。家長必須對學生的成長負責,與學校、教師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積極配合,安全教育上也是如此。學校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對家長傳授安全教育知識,家長在接受學習教育知識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適當傳授生存技能給孩子,因地制宜地對學生實行安全知識教育,比如在家庭電氣的使用和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對孩子著重教育,并演示正確操作做法。在恰當的場所,對學生進行模擬事故安全訓練,教孩子有效的自救方法,對學生的安全教育產生切實有效的影響。學校的精力是有限的,教育不能面面俱到,只有在家長的配合下,才能真正實現行知一體,使學生做到腦海里的知識和順利地付諸實踐。總之,面對小學安全教育這項系統全面的重大問題,社會、學校、家庭要做到有效教育學生的安全行為,做到行知一致。
另外,在小學生安全教育的行知脫節問題上,有關部門應該廣泛開發安全教育資源,利用社會、家庭、校內外各種資源對學生實行安全教育,比如可以請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開拓學生視野,增長安全意識和安全避險行為能力。
綜上可知,學校的安全教育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而學校的安全教育形式影響著教學效果,小學生安全教育行知脫節現象要求學校教育方式的革新,多元化教育手段的運用,家校之間的良好合作,教育資源的廣泛開發,尤為重要的就是學校、教師、家庭對于學生安全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只有從各角度出發,根本上將安全教育知識與學生實踐相結合,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才會收到有效的成果。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全遠芬.小學生安全教育現狀與對策解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02).
[2]韓芬.小學生安全教育之我見.貴州教育[J].2017(09).
[3]張冰冰.關于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中旬刊。
[4]柯藝燦.淺談新形勢下學生安全教育[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04).
[5]孫丹丹.中小學安全教育實施的問題分析及改進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6).
作者簡介:朱顏顏;畢業學校:唐山師范學院 ;職稱:中小學二級教師;出生年月:1992.03; 研究方向為:探尋小學生安全教育如何實現行知合一,克服行知脫節的有效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