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曄
摘要:據調查顯示,中國青少年的體質逐漸下降,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們的體質勢在必行。高中階段的學生正在處于青春期,正是心理健康頻發的階段,學生的學業壓力大,在這一階段學生更需要通過體育課緩解學業壓力,通過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展。作為教師要不斷深入體育教育改革,從而促進體育教學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新課程;指導;思想
新課改倡導的是自主、合作、創新的學習方式,倡導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改變了傳統以接受性學習為主、以記憶模仿為主的傳統模式,把教學內容融于實踐活動中,寓樂趣于教育中,學生的創新能力、意識也能得到有效培養。為此,需要體育教師在實踐中積極摸索,不斷創新,給學生更足的學習空間,讓體育課充滿生命力,真正活起來,讓學生都能通過體育鍛煉放松身心,進而更好地迎接高考。文章將以新課程教育理念為標準,以及根據自己教學實踐,對高中體育教學展開合理分析,以期為同行教學提供良好參考貢獻微薄之力。
一、把握創新因素,創新教學模式
體育教師要想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使體育教學真正適用于所有的高中生,就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創新,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好的經驗,在經驗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積極創新,建立的多元化教學模式既要符合教學,還要符合實際和當地的特色需要。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多元的體育教學模式。同時,體育教師也要多和學生溝通交流,積極征求學生的意見,積極聽取、積極改正,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使體育教學在不斷的“創新——改善——再創新”的良性循環中健康發展下去。
二、精選有效的教學內容
體育課作為高中階段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主要起到鍛煉學生身心健康,以及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個人的健康發展和綜合素質的責任。因此,要想保證體育課有效教學,精選有效的教學內容勢在必得。新課程標準沒有規定體育課程的具體教學內容,這也為體育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在選擇教學內容前,教師需要事先進行調查與分析,準確掌握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體育基礎與個性心理特征以及對體育課的態度等情況;盡量選擇一些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的內容,所選教學內容也要具有實效性。在開展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次教學,讓學生都能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學習、組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因為體育學習受益。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發展,開創新課程教學的新局面。
三、進行游戲教學
隨著體育教學手段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游戲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運用。而且游戲教學法貫徹了“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是一種比較先進的、人性化的教學手段,因此,深受師生的歡迎。例如,在學習關于“田徑運動”時,體育教師就可以采用帶球跑、運球跑或折返跑、接力跑等游戲方式指導學生展開訓練,游戲的加入避免訓練形式單調枯燥的同時,還能夠有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也可以進行貓捉老鼠、警察捉小偷、拉網捕魚以及踩影子、圓圈追逐等游戲,寓教于樂的同時,還把游戲和體育教學完美地結合到一起,從而促使體育教學向著多樣性軌道發展。故此,體育教師靈活運用課程內容的選擇性,創設多樣性的教學活動,將游戲貫徹其中,提升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形成運動終生的體育運動觀念,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興趣,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課堂效果。
四、創造合理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
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重視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更具技巧性。而傳統的體育教學最大的弊端是缺少愉悅感與成就感。如果教師能夠創造合理的教學情境,更利于把學生與學生間的合作意識激發出來,通過合理地創設教學情境不僅能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還能為各個小組成員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整個教學過程充滿愉悅感,教學效果自然十分理想。比如,在障礙跑教學中,指導學生在背景音樂中做熱身運動,通過音樂讓學生放松身心,舒展筋骨。通過音樂氛圍熏陶讓學生自然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中。為增強緊張氣氛,體育教師也可以把每一次的小組合作都開展為一場比賽。比如,讓小組組長帶領隊員熟悉場地,在熱身的過程中探討進攻技巧,待準備工作做好后,隨著一聲令下,5名學生全部跑了出去,跨欄、鉆洞、S路線、跳山羊以及沖刺,200m的跑道上響徹著同學們的加油助威聲。教師需要提醒體育委員及時把每一小組的名次與時間記錄下來,當比賽結果名單出來后,教師要給優勝組和個人頒發比賽紀念徽章,一節別開生面的體育課在大家的積極參與中完美落下來帷幕。
五、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
現代化教學設備豐富多樣,合理把這些教學設備運用于體育教學中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探討關于籃球中一些關于運球動作,傳球動作的技巧教學時,如果把學生帶入到籃球場進行教學可能會出現因場地空曠或者運球聲過大、其他噪聲等因素導致教師講解的聲音被覆蓋,這樣會導致教學效率大打折扣。此時,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專業的教學講解視頻,這一難題也能順利得到解決。待同學們看完視頻后,再帶領他們到籃球場進行實地訓練,教師在一旁觀察,有些學生沒能完全理解視頻,教師便可以一對一地進行講解,真正做到有針對性地教學,不但提高了教學效率,還能讓學生真正學到體育知識,一舉多得。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高中體育教學方法也日漸展示出豐富多彩、群卉紛呈的局面。為此,體育教師在實施體育教學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因材施教,建立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不斷把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調動出來,引導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體育活動,使學生熱愛體育運動,使他們始終處在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中,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對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志勇.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03).
[2]趙飛.關于高中體育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德及行為習慣的若干策略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5).
[3]聶曉東.大力培養體育鍛煉意識,科學增強青年人身體素質[J].科技信息,2011(1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