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娟
摘要:作為我國基礎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對于小學生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常常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對數學的理解能力不足導致難以及時掌握課程中所教授的內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困生”。基于此,本文將從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因素以及轉化對策兩方面進行探討,希望可以幫助解決小學數學中的“學困生”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成因;對策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一部分小學生,他們數學成績差、跟不上教師講課速度、不喜歡學習數學甚至是害怕學習數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困生”。但是小學生作為整個素質教育過程的開始,若從開始就產生了害怕學習數學的心理,將十分不利于以后的學習和成長過程,因此,如何轉變“學困生”的心理,就成為了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急需解決的難題。
一、形成因素
(一)個人原因
經過調查發現,在“學困生”的多種形成因素之中,個人原因是形成小學數學“學困生”的主要原因。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大多為12周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的心智發展還不是十分成熟,由于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的還不夠充分,再加上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時思想拋錨,這樣一來就很容易造成跟不上教師講課進程的現象;而且有的孩子,受其自身性格影響,可能會有一些自卑心理,在學習過程中十分不自信,而這樣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一旦受到挫折,就會加劇他的自卑心理,也就更加不利于數學課程的學習。
(二)家庭原因
除了個人原因以外,家庭原因對于“學困生”的形成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的學生受到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法、家庭學習氛圍、父母文化程度的不同,給學生帶來的影響也是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學生可能很早就父母離異或者是外出打工,迫于生活的無奈需要和親戚生活在一起,相比于自己的父母,親戚對于孩子學習的關心程度并沒有那么高,而孩子的心智發展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造成孩子對學習越來越疏忽,長此以往,也就變成了“學困生”。
(三)學校原因
除了上述兩種原因以外,出于學校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會形成一部分的“學困生”。現階段,大部分的學校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擴大生源量,都不惜使用各種手段來提高本學校的升學概率。在這種情況下,就普遍形成了教師只重點關心那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而忽略疏忽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困生”的現象。而這就導致了“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越來越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進程,學習效果也越來越不好,對于學習數學的恐懼心理也不斷地加劇,若一直這么惡化下去,由此極易形成不可逆的討厭學習數學的心理,而這時如果再想轉變“學困生”的困境就會變得難上加難。
二、轉化對策
(一)增強學習信心
大部分的“學困生”都有著一顆敏感脆弱的心,他們常常抱著一種自卑的心理在學習,再加上學習成績差,在班級中存在感也不強,不僅得不到教師的重視,就連其他學生也不愿意和他們進行溝通交流,而這種情況是十分不利于轉化“學困生”困境的。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應該積極主動的關心“學困生”,經常通過日常談心、課下輔導等方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困生”切實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此外,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多通過提問或者是日常測驗的方法來檢驗學生的學習程度,而且在上課過程中不應該只關心優異生的理解能力,應該根據大部分的學生來調整上課進程,以此來保證大部分學生都能理解消化該課的學習內容;最后,還應該多多通過表揚“學困生”的方式來增強“學困生”的學習自信心。其實,并不是每個“學困生”都是不可挽救的,大部分的“學困生”只是還沒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如果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得到教師的表揚,這不僅能夠讓他們體會到教師或者家長對于他們的期盼之心,更主要的是能讓他們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也就能慢慢的喜歡上學習數學。
(二)激發學習興趣
我們都聽過這么一句話: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導師。大多數的小學生都是因為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夠濃厚,從而導致不愛學習數學甚至是討厭學習數學才變成“學困生”的。因此,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對于轉化“學困生”的困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現階段,大多數的數學教學方式單一,學習過程枯燥無比,十分不利于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在上課過程中,應該注意改變教學方式,可以通過走進生活、實地教學方式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以此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在課堂中設立“我問你猜”的提問環節,以此來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還可以通過有獎問答方式, 通過表揚的方式,進一步增強“學困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進一步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三)家校聯合,積極引導
上文中我們曾經說過,家庭對于“學困生”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皩W困生”的轉變不僅要有“學困生”自身和學校的努力,更要有來自家庭的支持與配合,才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在積極轉變“學困生”的過程中,家庭也應該積極配合學生的轉變做出一定的貢獻,比如,家庭可以通過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引導孩子熱愛學習、關心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鼓勵稱贊孩子的學習成果等方式,促進“學困生”的轉變。此外,學校與家庭也應該建立一個良好的互動關系,兩方面積極溝通交流,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積極促進“學困生”的轉變。
三、結語
總而言之,雖然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因素錯綜復雜,但是,對于“學困生”的轉變方式也是有多種多樣的,只要教學工作者能夠在課堂中積極轉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信心,再加上家庭的積極配合,徹底轉變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日子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