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群
摘要: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關鍵的一環,如何讓學生更為積極主動的去寫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主要任務。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文意識進行重點培養,以便有效提高學生遣詞用句、謀篇布局的能力和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作文能力
作文是一種集知識性、實踐性和創造性于一體的活動,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最直接表現。單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而言,其主要目的是對學生的作文意識進行培養,讓學生能夠學會如何去遣詞用句、謀篇布局、觀察和分析事物,再通過一系列的內化過程使這些成為學生的作文能力并不斷提高。為此,小學語文教師需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作文教學引導,先從興趣激發著手,再逐漸深入到教學中的細微之處,最后通過合理評價來進行教學的整體調整。
一、對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關鍵,特別是對天性活潑的小學生而言,興趣的激發顯得尤為重要。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而言,如果小學生的寫作愿望并沒有得以喚醒,那么教師對其進行作文教學就會顯得異常被動,預期的教學目標達成將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時,一定要先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再由成功的體驗來引導學生樹立起作文學習的自信,讓學生能夠在作文教學中表現得更為積極。在具體的作文教學實踐中,常常需要我們注意以下幾點:
(一)多開展豐富的交流活動
在小學語文作文的具體教學中,既可以讓教師將學生的優秀作文選出來進行深情的朗讀,也可以讓學生站在講臺上來將自己的作文進行放聲朗讀,還可以讓學生分組來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分析和討論,等等。正是在這樣豐富的交流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給予了學生恰如其分的教學引導,學生逐漸開始對自己的作文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慢慢樹立起了寫好作文的自信,從而開始更為積極的投入到了作文教學之中。
(二)多讓學生收獲喜悅
隨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持續,學生會在教師的指導寫進行大量的作文寫作訓練,隨之寫出大量的優秀作文。此時,小學語文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對作文教學產生更好的體驗,可以將學生的優秀作品集結成冊并配上精美的插圖,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秀作文變成散發著淡淡墨香的鉛字印刷品,將會使學生心中的喜悅之情油然而生。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組織學生對集結成冊的優秀作文進行集中閱讀、討論和評議,以此來將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推向新的高潮。
(三)多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為使學生能夠提起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向外投稿的方式來展示自己。具體而言,教師要在學生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對學生施以保護,讓學生的寫作欲望得以有效持續。即便是學生作文字數達不到要求、內容趨近于流水賬、事件描述欠清晰等,教師也不應該一味的去責備學生,而是要先找出學生寫作過程中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贊賞和表揚,再委婉的指出學生寫作中所存在的不足。然后開始引導學生慢慢嘗試進行投稿,最終使學生將自己的優秀作文通過投稿來進行全面的展示,這樣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信心的增強才能得以持續。
二、從細微之處入手的教學指導
當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教學進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教學指導的重心會逐漸轉移到細微之處上來,這樣才能讓學生的作文能力從根本上得以有效提高。
(一)觀察能力培養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生活中美是隨處可見的,但是最為主要的是如何發現,以及從何種角度去對其進行發現。就小學生而言,他們生活的主要場所是家庭和學校,以及二者間所間隔的一段有限的距離,所獲得的見聞極為有限,若要想完成寫作素材的積累,那么就必須對客觀世界進行更為深入細致的觀察。因此,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寫好作文,需要從平時的細微之處入手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重點培養,以求讓學生能夠掌握好仔細觀察的具體方法,令學生能夠對事物進行更為深入的細致觀察,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例如,教師在要求學生對事物進行觀察時,可以為學生預設一定的觀察任務,引導學生去對事物進行更為深入的觀察,抓住事物形狀、顏色、大小等細微之處所表現出來的相應特征,要求學生將觀察時心中所想表達出來,讓學生在不斷觀察中去進行思考,令學生順利完成寫作素材的積累、認識水平的提高、表達能力的增強,從而使學生能夠在作文教學中表現得更好。
(二)平時積累的注重
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寫出更為優秀的作文,就必須要讓學生在平時去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這樣才能使學生的作文能力獲得較為明顯的提高。具體而言,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教材中獲得積累,讓學生去對課文中的優美句子進行反復誦讀、摘抄和背誦,令學生能夠更好的去體驗語言文字的優美,使學生積累起一定的寫作素材,從而學生才能更為順利的寫出作文;另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布置學生進行日記的記錄,將每天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所思所想一并記錄在日記之中,以便積累起相關的作文素材,并順便完成了寫作的相關訓練。也只有如此,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才會顯得無拘無束,才會更為自由的去進行思想的表達,才會將真實的情感融入到作文之中,才會獲得作文能力的持續提高。
三、在作文完成后的整體評價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最后,教師不要忘記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以便讓學生獲得最為直接有效的激勵,使學生的作文能力獲得更為有效的提升。就具體而言,若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寫出的作文施以得當的評價,那么就能激勵學生更為積極主動的去進行寫作,從而寫出更多的優秀作文。因此,教師需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差異化的評價,既要按較高標準來學習基礎好的學生進行評價,又要適當的降低標準來對學習基礎差的學生進行評價,以便能夠將全體學生的寫作熱情激發出來,從而讓全體學生都能漸漸的學會如何寫作文、如何寫好作文、如何快樂的寫好作文,為提高學生作文能力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算得上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時候要格外小心,先從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入手來推進教學,再讓教學的重心開始慢慢向細微之處遷移,最后再使用合理且科學的評價方式來對具體教學進行整體調整。這樣,小學語文教師才能確保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變得更為有效,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