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暉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處于產業鏈中低端的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加重了中小企業經營發展的壓力。改革深化的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等重大舉措加快了實施速度,在很大程度上讓中小企業看到了生存發展的希望。供應鏈金融既是銀行業務的創新,又是供應鏈業務的創新,是銀行業與中小企業發展的深度融合。本文從供應鏈金融概念入手,然后分析其基本融資模式,最后提出創新供應鏈金融的具體措施。很大程度上為供應鏈金融創新提供借鑒,而最終目的是希望為銀行以及相關企業打造共贏局面。
【關鍵詞】金融服務創新;融資模式;供應鏈
2015年,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計劃,明確指出支持和鼓勵發展工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和電子商務,“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提出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必將推動我國創新驅動快速發展,中小企業的發展迎來了春天。近些年,長期實踐成果顯示,推動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支持的辦法中,供應鏈金融業務發揮了顯著作用,能有效實現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在此基礎上,本文以供應鏈金融概念為出發點,隨后闡述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最后提出創新供應鏈金融的相關措施。
一、供應鏈金融的概念
在我國,深發展銀行領先其他銀行推出供應鏈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業務,最終目的是為了有效幫助中小企業實現融資。隨后,包括平安銀行(原深發展銀行)在內的國內多家商業銀行相繼推出此類業務,與此同時,國內學者也開始從不同角度對其展開研究。由于個人看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學者對其概念的描述有所差異,但其內涵是基本一致的。比如,深發展銀行副行長胡躍飛在熟悉業務實踐的基礎上,對其概念給出了界定,他認為供應鏈金融業務以真實貿易背景為基礎,供應鏈核心企業利用自身良好的信用狀況為上下游融資企業提供擔保,銀行再向融資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以保證供應鏈中物質資源順暢流通。
二、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分析
供應鏈上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資質的局限性,加上其資金收入與支出很少發生在生產運營過程的同一時刻,所以資金流短缺的問題時常發生,阻礙了企業的正常發展。為緩解企業現金流缺口問題,提高資產利用率,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的分類按生產經營階段的不同可分為:采購階段--預付賬款融資、運營階段--存貨質押融資、銷售階段--應收賬款融資。
(1)預付賬款融資模式
供應鏈下游中小企業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比如規模小、短期資金周轉不靈等,為了保證企業正常運轉下去,在商品采購階段,通常迫切需要獲得融資支持,用來把部分貨款支付給供應鏈中上游的核心企業。這種融資模式由上游供應商、金融機構、融資企業和倉儲監管方共同參與,它是指以供應商承諾回購為前提條件,融資企業向金融機構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用供應商在金融機構特定倉庫的既定倉單做質押的融資模式,其提貨權由金融機構控制。該模式的出現,為處于供應鏈下游的中小企業帶來了好處,優勢在于可以解決資金缺口。
(2)存貨質押融資模式
在中小企業處在支付現金到賣出存貨的運營階段,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資金缺口,由于中小企業相比核心企業不動產少,而銀行又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用于原材料和產成品等動產的物流跟蹤、程序審批和倉儲監管等,采用存貨質押融資模式能夠有效解決此問題。該模式的參與主體主要包括金融機構、融資企業、核心企業和倉儲監管企業,它是指中小企業將金融機構認可的存貨等動產存入指定的物流監管企業中作為申請貸款的質押物,且把存貨產生的收入用于償還貸款的一種融資模式,能夠在倉儲監管企業的協助下掌握供應鏈交易情況,不僅充分利用了供應鏈資源,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
(3)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應收賬款融資是融資企業用尚未到期的應收賬款來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的行為,該融資按照應收賬款單據有沒有后續追索權分為應收賬款質押、保理和證券化三種,本文將重點放在對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模式上。它的參與主體有融資企業、核心企業及金融機構,它是指融資企業與核心企業簽訂購銷合同利用取得的未到期的應收賬款作為質押物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同時金融機構收到核心企業提供的付款擔保后向融資企業發放貸款的一種融資模式。
三、創新供應鏈金融的具體措施
自互聯網+計劃提出以來,供應鏈金融創新可從以下考慮:
(1)將金融與物流行業結合。新環境下,銀行與物流企業可以高度緊密融合起來,打造創新金融產品:保單融資、互聯網金融、訂單融資等。一般情況下,金融行業作為付款中介,而物流行業作為付貨中介,二者有區別又有共同點,都是中介服務機構而交易的對象存在差異。
(2)將金融、物流及電子商務三個行業深度融合。就目前電子商務的新形勢來看,電子商務企業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基礎的交易平臺服務,與此同時,也會加入一些融資平臺服務。因此,將網站的融資功能和物流功能納入平臺服務板塊中對電子商務企業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各銀行機構可以根據電子商務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推出相應的融資產品,進而更好的為交易雙方提供融資服務。也就是說,金融行業、物流行業通過與電子商務的結合,可以衍生出網上融資、網上交易等新的業務模式。
(3)互聯網金融。目前,互聯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了各個領域,互聯網金融進入大眾視野,它的出現得益于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活動的緊密融合,其形式多樣,以網上銀行、P2P網絡借貸等為代表。而人們對于互聯網金融的具體含義目前沒有明確的界定,它能夠不受時空間的限制,從而有效降低金融行業的交易成本。
(4)線上供應鏈金融。近年來,線上供應鏈金融的出現離不開電子商務平臺的快速發展,其融資模式以高效、便捷、易控制的優勢,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將供應鏈管理推向電子化和信息化,它促進了網絡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得到了企業和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線上供應鏈金融以超快的速度不斷發展,讓國內眾多企業看到新商機,無論是國家政策的推動,還是實際發展的需要,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業務的展開已是勢在必行。
四、結論
綜上所述,供應鏈金融區別于以往的金融產品,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在供應鏈結構中核心企業起到帶頭作用,而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服務由金融機構承擔,當前,在“互聯網+”政策的引導下,如果要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調整發展策略,打破以往陳舊的策略,進而大范圍地應用物聯網技術,在技術層面給予創新供應鏈金融支持;還有一點就是,要把供應鏈管理時刻放在核心位置,以保證企業和銀行能夠將風控、績效任務圓滿完成。
【參考文獻】
[1]胡躍飛.供應鏈金融--極富潛力的全新領域[J].中國金融, 2007(22):38-39.
[2]楊紹輝.從商業銀行的業務模式看供應鏈融資服務[J].物流技術, 2005(10):179-182.
[3]唐硯.供應鏈金融的服務創新研究——以A銀行B百貨供應鏈金融電子化創新為例[D].南華大學,2014.
[4]李敏.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新研究——基于中小企業融資視角[D].武漢輕工大學,2013.
[5]馬佳.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分析及風險控制[D].天津:天津大學,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