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淑婉
【摘 要】優良家風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藏著豐富的教育內涵。當代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推動社會不斷前進的最活躍力量。
【關鍵詞】優良家風;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思想政治道德素養的培育和發展,影響著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進程、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重視家風是中華民族從古至今的優良傳統美德,好的家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的不斷發展,塑造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偉大品格,充分發揮優良家風對新時代青年學子樹立良好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個人道德品質的重要作用,對于把握青年脈搏,引領青年發展,做好青年工思想政治教育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從古自今我國各民族就有重視家庭、看重親情的優良傳統。家庭是社會的“縮影”,是每個人最先受到教育影響的場所,家風則是每一個中國家庭為人處事的重要準則,對其中家族成員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獨特精神標向作用的家風,為中華民族薪火相傳、中華兒女發展強大供給了深厚的滋養。在新時期,如何更好地借優良家風之手,提高當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值得深思的重要課題。
一、家風的內涵及特點
(一)家風的內涵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者家族長期以來、代代相傳形成的傳統風尚,它是家族成員的精神風氣、道德品格等意識形態的具體表現,通常以文獻的形式記載著祖輩父輩的生活智慧、價值理念等抽象感性內容,同時也以實踐理性的狀態滲透在家庭成員的日常生活和行為當中。也就是說家風是一個家庭精神層面的具體展現,主要涉及家族或家庭的價值理念、行為習慣等內容,是以中國傳統思想意識為基礎,從長期的社會實踐和歷史發展中衍生出來的產物。
(二)家風的特點
在中華文化漫長悠久的發展歷程中,從統治階級到普通百姓都十分重視家風的培育和傳承,隨著時間的積淀,它已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鮮明特征:第一,歷史繼承性。家風是以中國傳統思想意識為基礎,從長期的社會實踐和歷史文化積累當中發展出來的。中國人在注重建設家風的同時也特別強調優秀家風的傳承與發展。通過一代代家族或家庭成員的繼承和創新,實現了家族文化的延續和弘揚。第二,復雜多樣性.家風作為一種文化存在,會受到社會經濟、文化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縱觀古今,也并未見到我國有統一的家風標準。一千個家庭就有一千種家風,不同家庭的家風依據自身定位,都會受到不同生活習慣、文化素養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帶有濃重的家庭色彩。此外,弘揚家風家族領袖的社會地位、社會角色的不同也導致家風具有多樣性。第三,相對獨立性。家風雖然會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改變,但仍保持著相對獨立和穩定的特性。縱觀我國的各個時代,家風并沒有對家族以外的人有硬性要求,不同的家族可以自行選擇適合的家風,且無權對其他家族的家風進行干擾。此外,我國的家風并沒有因朝代的變更而消亡,反而世代相傳,造就了無數優良家風的典范,這都突出了家風的相對獨立性。第四,教育隱形性。家風的表現形式一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家族的家規、家訓等具體文獻呈現出來的文字樣本式,另一種是家庭祖父輩的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式的行為方式。家風通常就是通過這樣的兩種載體,實施對家庭成員耳濡目染、潤物無聲的隱性教育。
二、優良家風對當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青年是祖國的前途和希望,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當代青年應樹立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優良的傳統家風精神中蘊含著豐富的內涵,以優良家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工作能夠使其內容更加豐富。
(一)有利于提升當代青年的思想道德和個人品格修養
目前社會上不時會出現一些不良風氣,如不良的擇偶觀、低俗的金錢觀、攀比的消費觀等。這些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當代青年未樹立起正確的思想品德意識。而滲透了優良家風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將會更進一步、潛移默化地全方位加強對當代青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的影響,從而有利于當代青年的思想道德和個人品格修養的提升。
(二)有利于提高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
現在的當代青年大多都出生在互聯網時代,屬于互聯網的原生居民。他們從一出生就享受著社會網絡化的成果,經歷艱難和困苦少。由于社會時代、成長環境、教育方式等的不同,形成了獨有的成長規律和思想的特點,我們必須根據當代青年的特點對他們進行引導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優秀的家風在青年節成長過程中可以推動其樹立一定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了更好地對當代青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我們可以運用優秀的家風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載體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高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
(三)有利于優化當代青年所處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所謂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是指充分利用將當前環境中的消積極因子,并將消極因子轉化為積極因素,使環境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自覺手段,充分發揮其促進人的成長發展作用。傳承優良家風,以家風帶動良好社風、世風的建設,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和和諧校園的形成,給當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創建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校園環境。積極良好的環境既是一種無形的感染力,是一種無聲的命令,又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優良家風的傳承,有利于建設一個合乎人性的環境,能夠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品德的發展,也能更好地培養孩子的情商和智商。馬克思曾經說過:“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環境造成的,那就必須使環境成為合乎人性的環境。”一個擁有優良家風的家庭、家族必定有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和氛圍。
三、促進優良家風對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路徑
(一)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方溝通互動機制
家庭教育是學校、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礎,這就需要構建家庭、學校與社會的良性互動機制。以學校為基點,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的的三方互助合作平臺,通過制定三方定期溝通交流制度,實現三者的有效銜接。此外,通過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網站或獨立的管理系統,鼓勵學校領導、家長、青年們在這一網絡平臺自由溝通交流,將現實的家庭教育環境轉移到虛擬網絡中來,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組織一些關于家風家教的實踐活動
優秀家風家教的培育傳承是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傳承一脈相承的,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還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和載體。在青年們認識到優良家風的重要性后,需要進行實踐活動,加強對優良家風進一步的深刻認識。如組織青年觀看優秀家風家教的電影,開展討論家風的學術沙龍,到社區去探訪一些優秀家風的家庭等。
(三)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優良家風教育的常態化
隨著網絡對人們生活影響的不斷加深,互聯網已成為當代青年日常學習、工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機不離手”成為青年最真實的寫照,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交流知識、獲取信息已然成為當代青年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因此,在將中華優秀傳統家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必須要充分利用好、應用好互聯網這一新興的媒體平臺。如,校園廣播站、校園網主頁等多種方式渠道,對中華傳統優良家風進行全方位、多時段的滾動宣傳。也可以在人群較多的地方設置大型顯示屏,走進教室、課堂。在宣傳內容上找重點,找一些能夠引起當代青年共鳴,貼近他們生活的優秀家風的例子。
【參考文獻】
[1]陸樹程,郁蓓蓓.家風傳承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
[2]孫蘭英,盧婉婷.家風家教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
[3]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