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妍
【摘 要】大學英語教學是重要的學科課程內容之一,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和能力,要高度重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努力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教學質量
在高效的英語課堂中學生的學不僅僅是“聽課”和“記憶”,教師的教也不等于“灌輸”和“講解”,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使學生獲得新知識,還要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知識的運用和遷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基本途徑。高度重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努力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一、在大學英語課程進行改革的必要性
在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是重要的情感影響因素,一些學生并沒有認識到英語對于自己未來生活的影響和意義,認為英語能力的高低對于自己的人生規劃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因而缺少英語學習的動力和興趣,降低了大學英語學習的效果。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的焦慮情感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一些學生由于對英語學習的自信不足,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感,當學生處于適度的焦慮狀態時有助于英語學習,將適度的焦慮感轉化為英語學習的動力,而過分的心理焦慮感則會使學生的生理、心理出現暫時的失調現象,降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注意力,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積極的個人情感有助于激發學生強烈的英語學習動機和欲望,在大學英語的情感教學策略和原則把握之下,能夠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的積極情感,轉變英語課堂上的單調、枯燥的狀態,使教師更加關注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和交流,更為注重英語課堂上的良好、融洽的教學關系和氛圍的塑造,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感,提升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心理期許,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和活動之中。
改革需要明確課堂教學應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需要起到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潛能。主體教育理論認為,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作用不同,主要強調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激發大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進而實現大學英語課程的全面改革。在新世紀發展下,網絡信息技術受到大學生的廣泛喜愛,將網絡環境下的多元生態模式融入英語教學模式中,符合大學生的學習特點。
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一)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建構主義學習觀強調學習的過程是新舊經驗的結合過程,學生更容易接受與自己已有知識經驗相關或者相近的信息和知識。在英語學習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實際,創設豐富的交際活動情境,使書本上的知識轉化成鮮活的生活片段,從而激發學生使用語言的興趣。例如在講授新視界大學英語1第5單元Shop-ping的時候,筆者讓學生去學校附近的超市、百貨商場調研商城的布局并思考其原因,最終按小組形成調研結果并在課堂上進行匯報。通過實地考察,學生很容易接受textA中的內容,并且會在學習中注意到自己的調查結果與文章有什么不同,自己的表達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同樣的文章,每個學生可能最終獲得的側重點不盡相同。
(二)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和氛圍
在大學英語教學的情感教學策略之下,要以真誠、接受、理解為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的前提和基礎,必須在這些情感要素的相互聯系之下,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融洽的課堂氛圍,使師生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前提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可以說,課堂氣氛是師生共同創造的心理情感和氛圍,也是師生共同創造和展示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當教師處于精神飽滿、生動傳情的教學態度和心境之時,學生的英語學習注意力和情緒也會達到高漲的狀態,在教師親切的目光、和藹的態度、輕松的表情之中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喜愛、信任和期許,從而產生自然而然的情感遷移,完全沉浸到大學英語的學習內容和活動之中,消除英語學習的緊張感和畏懼情緒,積極主動地進入到輕松、愉悅的英語學習,獲取大學英語知識和情感。
(三)針對問題制定計劃
首先,要對學生的視聽說學習策略進行培養。學習策略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掌握良好的學習策略就能讓學習效率得到提升。在外語學習中,聽力策略的訓練意義重大,國內外很多學者都對聽力策略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聽力水平較好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通常能夠使用更多有利的學習策略,而聽力較差的學生則很難做到這一點。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使用課堂滲透法完成對學生聽力策略的培養,具體包括心理調適、內容預測以及抓取關鍵詞,最核心的部分是抓取關鍵詞,在課堂教學中要對這三種策略進行貫徹。
(四)互動式、社交式新型教學
當前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手段以MOOC、微課為主。MOOC是大型開放式在線課堂,與傳統的網絡視頻公開課不同,它注重于網絡在線學習,有利于加強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微課也是一種在線網絡視頻課堂,不同之處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網絡時代對大學英語教學環境造成了巨大沖擊,生態化要求大學英語教學要依據時代發展潮流改進教學方式,把傳統教學方式中的教、學、評、測、練等環節引入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實現互動式、社交式新型教學方式,以適應教學環境的改變。
三、結論
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消除學生的英語學習心理障礙的作用和效果,教師要全面分析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情感影響因素,將大學英語情感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相聯系,深度挖掘大學英語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精心設計和營造和諧、平等、自由、愉悅的英語學習氛圍和情境,對于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進行多元生態改革,促進大學英語教學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蕾.信息化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的生態學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1,(31).
[2]田雪靜.大學英語教學中實現教師同伴互助教學的策略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12).
[3]趙佳,姜冬蕾,楊安.教學行動研究在大學英語視聽說網絡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