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業產業是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則是林業生產建設的基礎,對于林業工程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將以甘肅省高臺縣為例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現狀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現狀;應多措施
【前言】: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是一項系統性較強的工作,其內容除了林業內部才材料的整理設計之外,還涉及到了一部分林業外部工作環境的調查。進入新時期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但是生產理念落后、質量監管不到位等因素卻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質量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為了保障的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完善。
1.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現狀以及存在問題分析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主要包括外業調查和內業資料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中外業調查是內業設計的基礎,內業資料則是外業調查的集中反映,由此可見,二者之間存在著十分緊密的聯系。結合目前我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現狀來看,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思想意識落后,缺乏重視
林業調查設計是林業建設發展的重要基礎,結合我國林業的長期建設工作可知,只有對林業客觀實際和客觀規律具備全面的掌握和了解,才能保障林業建設發展目標的科學性。這就需要通過林業調查對森林資源的實際情況以及實時動態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如此才能為林業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由于我國林業發展較為落后,且體制不健全,很多工作人員都在進行林業調查的過程中,通常都是簡單的看一看、畫畫圖,之后將這些數據上報,對林業調查規劃工作缺乏必要的認知,為后續的設計工作埋下了較大的隱患。
1.2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部門的負擔較重
當前階段,我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領域存在較大的人才缺口,且工作量較大,加之很多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存在不足,導致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部門的負擔較重,無法適應新形勢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需求。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人員老化情況嚴重。由于現階段我國森林資源調查工作較為艱苦,加之社會經濟形勢嚴峻,很多年輕人都不愿意進入到這一行業中。另一方面,工作條件較為艱苦,調查人員的工作熱情普遍不高。其三,職業教育力度不足。現階段,我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的技術人員大部分都是對口院校的畢業生,但是由于我國對林業調查規劃工設計工作的宣傳教育力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人才供應難以為繼,對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以甘肅省高臺縣為例,高臺縣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干流下段,全縣總土地面積652萬畝,其中耕地59萬畝,占8.9 %。高臺縣屬大陸性干旱荒漠氣候,具有干旱少雨、蒸發強烈、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特點。這些情況為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開展都造成了較大阻礙,加大了工作的難度。據2009年全縣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統計資料顯示:高臺縣土地總面積434660公頃,其中林地面積81654.67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18.79%,非林地353006.93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81.21%。林地中有林地2293.03公頃,占林地的2.81%;疏林地250.3公頃,占林地的0.31%;灌木林地44171.61公頃,占林地的54.1%;未成林地3305.3公頃,占林地的4.05%;苗圃地167公頃,占林地的0.2%;林業生產輔助用地146.1公頃,占林地的0.18%;無立木林地431.2公頃,占林地的0.53%;宜林地30890.13公頃,占林地的37.83%。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高臺縣的森林資源總面積必然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增長,進一步加大了森林調查人員的工作強度。
1.3“3S”技術在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中的應用不熟練
“3S”技術指的是以RS、GIS以及GPS為基礎,將三種技術中有關部分和其它高新技術有機構成一個整體而形成一項新的綜合技術,其在信息獲取速度和精度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優勢。但是由于相關技術人才的缺乏,其在我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中的應用十分不理想。一方面,應用范圍較窄,只能簡單的用于森林資源動態監測、植被分類等方面,在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林業工程、退耕還林遙感監測等方面的應用較少。另一方面,我國還未基于“3S”技術形成現代化的資源綜合檢測體系。綜合來看,“3S”技術在我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中的應用尚屬初級階段,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2.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改進措施
2.1提高認識,健全完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
各級部門應該加強對林業工作的重視,正確協調好林業生產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之間的關系,建立完整詳實的林業調查和規劃,結合實際情況對規劃方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為我國林業建設發展指明方向。同時,在林業調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及時轉變傳統觀念,根據當前發展趨勢,將生態、造林、采伐、林業科研動態等相關內容納入到調查規劃設計工作中。以高臺縣為例,在進行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除了要對當地的森林資源狀況進行調查之外,還要關注土壤狀況、氣候狀況、地形地貌,水資源分布情況,且通過植被狀況調查可知,縣境內自然植主要有黃蒿、白茨、紅砂、霸王、芨芨草、泡泡刺、麻黃、冰草、雞爪蘆葦、堿蓬蘆草、鹽爪爪、珍珠豬毛菜等;人工林果植被主要有楊、柳、國槐、松、柏、榆、沙棗、樟子松、梭梭、花棒、毛條、紅柳、蘋果、桃、李、杏、棗等,項目實施區主要植被為新疆楊、俄羅斯楊、沙棗、蘆草、白茨、沙蒿等。這些都為當地造林工程的開展以及木材市場調控提供了參考資料。
2.2加強對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技術培訓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技術性較強,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除了需要熟練掌握專業知識之外,還應了解一些現代管理科學知識,加之工作任務間距,因此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作風。這就需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單位加強人才培養,致力于工作人員思想境界和業務能力的提升,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采用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方式,促進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伍整體水平的提升。
2.3加強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規范性和執行性
結合實際情況將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任務和工作劃分到具體的人員,同時輔以科學的考核制度,充分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同時,將技術能力、生產業績以及管理水平等要素納入到考核體系中,如此才能促進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伍整體水平的提升。
結語:綜上所述,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對于林業建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當前階段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希望能夠為我國該領域工作質量的整體提升作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兆琨.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在林業生產建設中的作用分析[J]. 綠色科技,2017(05):99-100.
作者簡介:田伏紅 男 1980年11月 2005年畢業于甘肅農業大學 學士學位 林業工程師 主要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及荒漠化治理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