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花 崔少杰
[摘要]:隨著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企業環境日益復雜,市場對企業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這就要求企業層次不斷增加,部門日益增多。部門增多難免造成各部門的行動不一致、利益不一致,矛盾隨之產生,矛盾處理不當則企業的整體功能難以充分發揮。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同時讓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本文依據彼此相互影響且矛盾的運動雙方會產生第三方力的原理,提出了利用反饋原理和相對關系第一定律來推動多動力系統發展的矛盾動力機制來解決此問題。
[關鍵詞]:反饋;第三方力;多動力系統;矛盾動力機制
1 引言
動力系統 (dynamical system)是數學上的一個概念,描述了幾何空間中的一個點隨時間演化情況。例如描述鐘擺晃動、管道中水的流動,或者湖中每年春季魚類的數量的數學模型都是動力系統。自然系統中得到的普遍規律應用到社會科學中也能成立,但是由于社會性系統背后有物質基礎,此外,社會群體中每個人都具有“能動”性,或者說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他的神經系統可以自己產生信息,可以對自己發號施令,因此說每個人都是個“動力系統”,他們所匯成的群體叫做多動力系統,因此由多個個人或部門組成的企業也是一個多動力系統,協調好多動力系統內各個單動力系統,從而使企業的整體功能充分發揮[1]。
2 多動力系統
一個系統就是一類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相互聯系著的事物的整體,這就是說系統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或過程組成的且有整體功能和綜合性的統一體。社會作為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是由多種要素所構成的,而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多種多樣的,各種動力并且內在相互關聯構成社會發展的動力系統。動力系統可分為單動力系統和多動力系統。
2.1 單動力系統
在一個系統中,如果系統的運轉僅僅依靠一個動力源來推動,那么這個系統就叫做單動力系統。如果這個系統是有限的,那么這個系統有一個開始的因,并且有一個結尾的果。這個系統中的事物運動狀態的變化遵循嚴格的時序關系。因果在開始與結尾處不連續,其他處連續。這個系統中因果不能循環,但是可以一因多果。
2.2 多動力系統的概念
多動力系統有如下特點:
a:事物之間因果可以循環;
b:可以有多個事物是同時的;
c: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復雜,而非單一的因果關系,還存在并行關系、矛盾關系等。
d:多動力系統中,事物之間的邏輯處處連續。
e:因為因果循環,所以時間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多動力系統與單動力系統之間的一個重要機制區別就是多動力系統中有矛盾機制。多動力系統含有多個動力源,動力源不同,其演繹的軌跡也不同,所以動力源之間構成并行關系,當其演繹的軌跡有界面接觸時,動力之間有可能會有方向性的矛盾,于是競爭就在所難免,這就是多動力系統中的矛盾機制。
2.3 多動力系統相對單動力系統的優勢
生活中較為復雜一點的組織,比如企業、項目工程等,都是多動力組織。單靠某一動力源的推動,系統衰減甚至消失的風險將會大大增加,因為唯一的動力源消失或是減弱將會直接影響系統的發展。多個動力源的存在使得多動力系統具有穩定性、包容性、可靠性;此外,多動力系統還具有動態性,其內在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可以循環并且事物之間關系復雜,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多動力系統可由當前平衡狀態很快發展到另一種平衡狀態。一個公司的動力源不應是某個個體或部門,每個人、每個部門都應成為公司的推動力量;社會的動力源不應是某個企業或組織,各個行業都應成為社會的推動力量,當然各方能量有大有小,效果也不盡相同。
2.4 多動力系統存在的問題
多動力系統是一個有著多個動力源的系統,并且各動力源之間有著復雜的邏輯關系。當多動力系統中的動力源指向相同,動力源會推動系統朝特定的方向發展,發展方向有好有壞,例如,一個企業的考勤制度,即公司員工作為考勤系統的動力源,當所有員工都不遵守考勤制度,考勤制度形同虛設不能發揮其效力,人人都沒有時間觀念,組織行為的一致性就很難做到;當每一個員工都遵循考勤制度,就不會出現因為某位員工時間管理無法與組織時間管理相對應,造成其他成員時間資源浪費的現象,這大大提高了員工工作效率。
當多動力系統中的動力源方向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就會出現矛盾,此時該如何解決?當然出現矛盾并非是壞事,因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3 基于反饋原理和“相對關系第一定律”的矛盾動力機制
為解決多動力系統中的動力源方向不一致從而產生矛盾的問題,提出了利用反饋原理和“矛盾正交第三力”原理來推動多動力系統發展的矛盾動力機制來解決此問題。
3.1 反饋原理
管理,實質上就是一種控制系統,所以必然存在著反饋問題。反饋就是由控制系統把信息輸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結果返送回來,并對信息的再輸出發生影響,起到控制的作用,以達到預定的目的。原因產生結果,結果又構成新的原因、新的結果……反饋在原因和結果之間架起了橋梁。這種因果關系的相互作用,不是各有目的,而是為了完成一個共同的功能目的,所以反饋又在因果性和目的性之間建立了緊密的聯系。面對著永遠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管理是否有效,關鍵在于是否有靈敏、準確和有力的反饋,這就是現代管理的反饋原理[2]。
3.2 相對關系第一定律
在電磁學中,我們學過當一根通有電流的導線放在磁場中時,就會產生力促使導線在磁場中運動,我們稱之為安培力。用公式表達為
.........................(1)
其中 為安培力, 為磁感應強度, 為電流,L為導線長度,θ為導線與磁場所成的夾角, 、 、 都是矢量。由上式可以得到,彼此相互影響且矛盾的運動雙方會產生第三方力,此三方之間起決定關系的是其彼此正交的分量,我們稱此為“相對關系第一定律”。
矛盾機制將產生單一的第三力,這個力與矛盾的動力雙方所在直線構成的平面正交,這個力與矛盾力的共同作用所推動的某事物的發展就是所謂的螺旋上升效果了。因此,一個多動力系統必然不會是一個二維系統,僅僅由兩個矛盾力構成的系統也將是一個三維系統。若有三個動力構成的系統,此三個動力之間兩兩正交,也就是說是三維的,那么,此三動力系統必然是三維加時間維度---四維的。因為,這三個動力所產生的第四力要滿足與三個動力之間的正交關系,若滿足這個正交關系則系統必須是四維的。綜上,若是三因定一果,則此果必定不是靜止的果,而是循環運動的[3][4]。
3.3 基于反饋原理和“相對關系第一定律”的矛盾動力機制
將矛盾機制所產生的單一第三力原理運用到處理社會矛盾中也能成立,為解決日益嚴峻的社會矛盾,本文提出了基于反饋原理和相對關系第一定律的矛盾動力機制,具體由以下五個方面組成:
3.3.1 分析自身與環境,找準基本矛盾
首先從自身與環境分析矛盾產生的原因,隨著環境的改變,自身是否具備適應環境的能力。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供電部門跟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隨著各種電子產品和電氣設備的出現,用電客戶對供電量、供電質量與優質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客戶對供電量、供電質量、供電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與供電企業供電能力不足、服務不足之間的矛盾已成為電力行業主要矛盾。找準這一主要矛盾,有利于企業針對此矛盾調整策略。社會在發展,企業在進步,企業各個崗位也對員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員工自身的崗位工作能力不足、技能水平低下與企業日益提升的崗位要求也是目前企業自身所面臨的一對矛盾。
3.3.2 調整發力方向,確保矛盾雙方十字關系
由上面提到的相對關系第一定律,彼此相互影響且矛盾的運動雙方會產生第三方,此三方之間起決定關系的是其彼此正交的分量。所以找準基本矛盾后,必須調整發展(力)方向,使矛盾之間成十字關系,這樣有利于產生第三推動力。
3.3.3設立目標引導與效果激勵
目標與績效管理是指管理者和員工為了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參與計劃制定、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績效目標提升的循環過程,目的是持續提升個人、部門和組織的績效。個體需要與個體潛力會伴隨年齡上漲、閱歷增加、環境變化、人際轉變等因素而產生差異,所以不會有一種可以適應所有階段、所有個體與所有組織的具備廣泛性的激勵學說與機制。本文認為激勵制度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企業首先要滿足員工各項物質需求,滿足員工生活中的各項基本需求,然后才能夠談到員工的其他需求,企業要改善員工的福利待遇,讓員工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這樣才能夠提升在員工心中的地位,除此還要在精神、制度、發展、文化幾個方面具體展開。企業為員工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平臺,可以充分發揮員工的個人優勢,從而使企業效益達到最大化;企業效益的提高、各方面制度的完善,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大的動力。
3.3.4 直面矛盾,感受壓力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若利用反矛盾機制,使得矛盾化小或徹底消失,系統中的一種發展動力就會消失,打破了相對關系第一定律,系統就會發生衰減直至滅亡。例如對于用戶投訴問題,企業如果不正視投訴問題,不能及時做出應對措施,而是一味的打壓用戶,就會起到反向作用,首先企業自身得不到提升,會形成壟斷,不利于企業自身發展,其次企業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企業是依附于消費者存在的,得不到顧客的青睞,最終企業必將走向滅亡。俗話說得好“有壓力,才有動力”,電力部門應該直面矛盾,適當給企業自身施加壓力,才能推動企業更好的發展。
3.3.5持續改進,循環往復
對于管理而言,當企業與市場供求關系矛盾出現,把市場對企業的諸多需求、企業對這種需求做出的各種策略調整看成是平面上的兩種力,由上面理論可以推定這兩種力的作用必定產生第三種力,第三種力推動企業甚至社會的發展;反之,隨著科技進步,帶動社會的發展,企業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必定在管理策略上做出調整,企業的政策變動也對市場產生影響,這也就是第三種力和平面上一種力發生變化時,另一種力也必定隨之改變。這就是利用反饋原理和相對關系第一定律的相互作用,推動多動力系統發展,隨著多動力系統的發展又會出現新的矛盾,利用反饋原理,通過矛盾促進系統的發展從而不斷滿足社會需求。
4 矛盾動力機制對系統的正向推動
矛盾動力機制是利用矛盾使事物朝正面發展,從而來推動系統的發展,使系統產生增益從而具有更強的穩定性、活力性、適應性。當前社會電力已發展為社會的四個重要基礎,即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現代民生的重要基礎;現代文明的重要基礎;現代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目前,客戶對供電量、供電質量、供電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與供電企業供電能力不足、服務不足之間的矛盾已成為電力行業主要矛盾,供電產品與客戶需求之間也形成了一種反饋模式,如下圖4-1所示:
圖4-1 供電產品與用電客戶需求反饋關系圖
我們所要實現的目標即讓供電企業提供的產品滿足當今社會的的需求,供電企業為用戶提供產品,用戶將對產品的要求反饋給供電企業,供電企業調整生產運作和經營戰略,向市場推出性價比更高、更能迎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顧客感受到的價值就提升了,滿意度提升,對企業的忠誠度提升,同時會向供電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供電企業會生產出更好的產品。如此反復,客戶需求增長促進企業服務提升,企業服務水平提升促進人們有更高的服務需求。利用反饋原理不斷了解市場供求現狀,找出現狀與目標之間的差距,從而控制系統,逐步地向目標逼近。若是我們不能及時得到信息或忽視市場的反饋信息,則不可能對供電現狀做出有效的控制,目標的實現也成為泡影。其次,反饋原理有助于提高供電效率,對于供電企業來說,及時向他們提供反饋信息,有助于他們改正錯誤,并朝正確的方向努力。
5 結語
企業作為一個多動力系統,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變化的,但其運行并不會自然的朝我們想要的結果轉化,為使多動力系統朝著設定目標發展,具有更強的生命力、競爭力,本文提出了基于反饋原理和相對關系第一定律的矛盾動力機制。我們依據反饋原理對系統進行控制,使其朝我們設定的目標發展;利用相對關系第一定律,充分利用多動力系統中不同方向的動力源形成推動力來推動多動力系統的發展,使其具有更強的適應性、穩定性、包容性、動態性、可靠性,矛盾動力機制指導人們應用反饋原理和相對關系第一定律來解決矛盾,更好的推動社會和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隆昌.社會系統中幾個復雜性原理:科技進步與對策,2001:30-31
[2] 劉興倍等.管理學原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79頁
[3] 醒石.矛盾運動第一定律(相對關系第一定律) [DB/OL].http://duguxingzhe1968.blog.163.com/blog/static/213266080201801223952134/,2018.01.12
[4] 醒石.矛盾機制所生第三力與矛盾雙方力所成平面正交
[DB/OL].http:guduxingzhe1968.blog.163.com/blog/static/21326608001801061057138/,201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