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國
摘要:項目教學法是指教師利用學習項目開展教學,師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學項目的一種教學活動,是一種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新型教學方式。近些年來,項目教學法已經逐漸被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中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主要探討高中化學項目教學法及高中化學教學現狀、高中化學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原則,并提出高中化學項目合作式教學的應用措施,希望對促進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高中化學 教學措施
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給高中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化學也不例外,這就要求高中化學教師必須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合理運用項目教學法開展合作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調動學生參與項目合作式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并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提升教學質量。
一、高中化學教學現狀
當前階段,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溝通,教學目標不明確。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關注教學任務,卻沒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結合學生的學情來合理調整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學生們無法抓住教學重點。教師的教學設計過于呆板、僵化,使得課堂氛圍枯燥無味,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因為教學任務繁重,教師們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能加快教學進度不停的講課,一言堂的情況十分常見,而教學成果卻并不如人意,學生們也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
其次,學生自主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升。受傳統教育理念和落后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們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只能在教師的要求和指導之下進行知識的學習,沒有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認為教師課上教授的內容就是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缺乏自主尋找學習機會的意識和能力,從而嚴重影響了自身知識面的擴展。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原則
(一)以學生為教學中心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以人為本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們十分重視的教學理念。在高中化學實際教學中,教師們必須要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改變落后的教學方式,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利用項目教學法開展教學,提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參與高中化學項目教學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并以此為切入口開展項目合作教學。
例如,在“物質的量”這一內容開展項目合作學習教學的過程中,其教學目標如下:第一,學生掌握摩爾質量的概念,并清楚摩爾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之間的聯系。第二,學生能夠準確計算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物質的質量。第三,在實現前兩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學生可以掌握并靈活運用物質的量和摩爾質量。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化學教師卻發現,同一個班級內的學生化學學習基礎大不相同,只有在結合學生實際學情的基礎上開展項目教學,并因材施教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才能真正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自身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升。如此可見,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項目教學時,必須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才能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選取恰當的項目開展高中化學教學
教學項目及項目任務的選擇是高中化學教師開展項目教學的前提和取得預期成效的關鍵所在。教師必須在認真分析高中化學教材和充分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各渠道的教學資源來準備化學教學材料,選擇教學項目。此外,在利用項目教學法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教學任務和教學知識的學習,更要采取有效措施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并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意識和探究創新精神。
三、高中化學項目合作式教學的應用措施
(一)以學生為項目主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化學是高中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教師們要充分利用項目教學法來開展教學,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提升學生的互助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究精神,從而促進學生在未來的日子里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例如,當教師選擇“溶液配制”為教學項目來開展項目學習時,首先,教師要向學生介紹溶液的基礎知識,并進行溶液配制過程的示范,讓學生能夠掌握溶液配制方法,了解如何把控溶液濃度。其次,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課時,一般應當設置為2-3個課時。然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組,為了方便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每個小組人數不應超過10人,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為每個小組設置一名組長,來協調小組成員的關系,方便各成員之間的交流合作。此外,教師還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性格、成績、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特征,讓每個小組的成員之間可以實現優勢互補,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成績落后的學生取得進步,性格外向的學生可以引導性格內向的學生積極發言。當然教師在進行分組時,還要充分尊重學生自身的意愿。最后,在項目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選擇的教學項目讓學生搜集與溶液配制相關的資料開展自主學習,之后教師向同學們展示教學資料,讓同學們積極去探究項目知識。在小組探究學習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幫助學生解決難題,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有效提升學習效果。
(二)明確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項目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小組探究過程中,在自主合作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因材施教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項目合作教學時,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把握教學重點,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從而讓學生們更好地把握學習方向。同時,在項目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并勇于克服困難完成項目教學任務,在小組合作完成項目任務之后,要認真總結在小組探究過程中獲得的成果,梳理所學知識,并闡述自身對項目教學法這一新型教學方式的看法。通過項目合作學習,學生們能夠在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鞏固已學知識、學習新知識,不斷總結經驗,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只有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才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在“試管”這一節內容的講授過程中,教師給以為各學習小組分發各種類型的試管,讓小組成員觀察這些試管并討論它們的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該如何處理。此后,教師可以一一進行演示,確保學生可以規范操作,正確使用試管。在演示完成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們開展實際操作,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操作方法。
(三)創設項目學習情境,營造學習氛圍
高中化學是高中階段一門相對比較難學的科目,理論知識較多且比較抽象,如果教學方法也枯燥無味那就必然會引起學生的反感,甚至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并為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在教學課堂上加入一些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授“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在此基礎上開展項目教學。首先,在課程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池,比如干電池、鋰電池、紐扣電池等,讓學生對電池的工作原理進行思考。因為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化學知識,所以他們很容易就能想到電池的工作原理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教師就可以適時引入氫離子和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引導學生對電子的得失情況進行標注。學生們在物理知識的學習中已經知道電子從負極流出,從正極流入,根據此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判斷假如氫離子和鋅構成電池,那么正負極分別是哪邊。其次,在開展項目教學時,教師就通過操作鋅和氫離子反應試驗向通學生進行展示,并提出項目問題:1.是否只要有化學反應化學能就可以轉化為電能;2.怎樣可以讓電子實現定向移動。然后,引導學生自己操作試驗,在溶液里加入銅片,然后連接電流感應計,觀察所發生的現象。并嘗試書寫負極和正極的電極反應式。通過將生活情境與試驗情境相結合的教學教學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能向電能轉換的本質及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在師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項目教學方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其有效運用于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解決目前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學質量。高中化學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項目教學,并合理選取教學項目,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誠.項目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速讀(中旬),2015,(11).
[2]白龍.項目化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2).
[3]呂輝華.項目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6,(05).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市莘縣莘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