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福頻
摘 要:新時期新形勢下,深入探索挖掘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進一步改革與創新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性,彰顯時代性,提升實效性,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的任務。本文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研究,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展開了探索。
關鍵詞: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站在全局與戰略的高度,緊密聯系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全面深刻闡明了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也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
(一)動態性
學生屬于持續發展變化的個體,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應當以預防為先。必須要結合變化過程中不同個體的動態化特征,做好對高校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應當始終堅持落實學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統一,堅持學生專業發展和思想道德素質提升的統一,堅持發揮學生主體性與創造性的統一,真正將管理人、教育人、服務人融入到高校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到高校學生成長發展的各個環節中來[1]。
(二)適用性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提出、發展以及完善都必須要通過實踐的檢驗,唯有經歷實踐檢驗,才能夠體現出其科學性與正確性。在反復的工作實踐過程中,明確了正確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不同程度的適用性與可借鑒性。從工作實踐經驗而言,因材施教、精準教育的工作方式更具有適用性,在強調顯性教育的過程中也需要重視潛移默化的隱性教育。
(三)開放性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積極積累總結現代化建設中的經驗成果,主動借鑒國際上的先進理念,探索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強調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推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要加快本土化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建設,真正掌握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權與話語權。
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探索
(一)全面推進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社會大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然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我們不能夠將高校簡單的當成是脫離社會的“純凈之地”,所以應當充分認識到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義,促進高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完善,將高等教育和社會實際發展情況結合起來、將高等教育和社會家庭結合起來,積極構建三位一體的模式——高校、社會和家庭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協調,確保高校學生在生活上有保障、在學習中有進步、在就業上有所成就。同時,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堅持落實齊抓共管的基本思路,積極依靠高校信息反饋系統、評估系統等,盡快建立完善高校學生思想情況的檔案材料,做好記錄備案工作。除開一些必須的內容需要記錄,還應當對個別學生予以跟蹤管理,依靠信息溝通信息來及時了解高校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而實施更加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實現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提升[2]。
(二)營造和諧良好的校園環境
一是應當創設和諧良好的高校校園環境,營造良好的環境要求高校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而構建和諧的高校內部人際關系屬于營造和諧校園環境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從管理學生生活和學習環境而言,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要轉變過去的傳統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導向的管理理念,不斷強化自身服務意識,充分體現人文理念,為營造良好校園人文環境做出貢獻。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定期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鼓勵高校學生積極參與,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引導大學生正確思想價值觀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還需要防止高校學生受到非主流文化和“喪文化”的影響,要合理進行思想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三是應當不失時機的對高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通過心理健康知識宣傳、講座、辯論賽等形式,開展好心理咨詢工作,強調當代大學生獨立人格的形成,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高校學生基本上都屬于具備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不但要引導其培養獨立自主性,同時還需要強化其理論學習,讓當代大學生能夠將所掌握的知識和社會實踐聯系起來,建立從實踐到認知、認識到實踐的良性學習循環系統。我們應當進一步改革工作方法,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推廣無班主任模式,調動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立意識,充分體現出民主管理思想。比如說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引導班集體開展課外活動,尤其是社會公益實踐活動,盡可能鼓勵班級中每一名學生參與,依靠分工合作的方式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進一步形成個體獨立意識。與此同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時必須要充分尊重其自身意愿,堅持合理引導而非強制性管理,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讓高校學生真正成為具有鮮明個性的、愛社會、愛集體的高素質人才。
(四)合理進行高校課程設置
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中,不但應當進一步突出思想政治理論課這一主渠道教育課程,努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還必須要進一步發揮出其他各門專業課、基礎課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讓其能夠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同時發揮出育人功能。借助于合理設置高校課程和教學改革,不斷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真正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帶領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與此同時,高校所有教職人員必須要深入探索創新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靈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換句話說,需要高校廣大教職員工在進行專業知識的教學中,能夠靈活應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引導學生,利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感染學生,進一步擴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讓其在所有課程中都能夠得以融入。
(五)建立學生思想政治隊伍
高校應當建立由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之下包括高校宣傳部、學工處、團委、思想政治教師、系部負責學生管理工作的黨支書記、輔導員以及班主任所構成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從而確保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獨立性和專業性。在這一基礎上,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強化對相關理論的學習和研究,主動參加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聯系的知識培訓,真正了解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可以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全面準確的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讓部分工作人員從學生管理工作中抽身出來,集中所有精力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進行研究,逐漸豐富理論成果。對高校方面來說,需要適當的提高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待遇與地位,讓其可以更加主動的開展好此項工作,真正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當成是一門科學來認真對待,促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朝著更加專業化、專家化的方向發展,從而為開展好此項工作帶來組織保障[3]。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新環境下,進一步促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與創新,必須要堅持從工作方法和理念上予以革新,尋求與本校實際發展和大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價值。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堅持結合高校廣大師生的思想動態,充分發揮出創新精神,堅持對高校學生進行平等溝通、正確引導,進一步健全思想文化管理機制,培育更多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麥艷芳,武明明.以微信為載體加強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學理論,2018(03):219-221.
[2]李文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學生工作融合機制的實踐探索[J].改革與開放,2018(04):130-131+54.
[3]沈易佳.網絡環境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0(03):45-47.
(作者單位:朔州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朔州 03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