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霞
[摘 要]幼兒游戲作為幼兒教育中最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對于兒童心理健康發展和智力發育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游戲過程中師幼互動學習,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但面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和素質教育改革在幼兒教育中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回歸生活就成了當前幼兒園教育的主流方向和趨勢。自然化和生活化的幼兒游戲有利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養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為此,我們應當高效合理的安排幼兒游戲,增強游戲教學的自然化和生活化。
[關鍵詞]幼兒游戲;自然與生活;回歸;教學探究
高效合理的開展幼兒游戲是所有幼兒園教師提高教育水平的共同追求,也是幼兒園增強自身教育能力,創建幼兒園文化的主要舉措。游戲玩樂是幼兒的天性,進行幼兒游戲教學是符合幼兒成長規律和年齡階段特征的主要教學方式和手段,在寓教于樂中增長孩子的知識,提升孩子的精神情感世界。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生活,是指在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兩個層次的回歸,主要體現為游戲素材和環境貼近自然,貼近生活,但知易行難,真正做到幼兒游戲的回歸自然與生活需要教師不懈的努力。本文就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生活進行探究,希望對今后的幼兒教學有所幫助。
一、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生活的必要性分析
(一)幼兒游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
1.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幼兒教育趨向于小學化
面對著社會競爭的激烈程度不斷加劇的形式,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孩子將來的全面發展,將希望寄托在了學前幼兒教育上,增加了幼兒教育的內容以及難度,將小學階段的知識提前教授給幼兒,這使得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愈加嚴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2.幼兒游戲教育方式過于單一,形式化和表面化
當前大多數幼兒園的幼兒游戲活動方式過于單一,僅僅是教師帶領孩子進行游戲,全過程的安排和指導孩子,缺少兒童之間的合作游戲以及自主能動性的發揮,限制了孩子的游戲天性,極大地降低了幼兒游戲的教育能動性,使得幼兒游戲過于形式化和表面化。
3.幼兒游戲教學內容較少,僅作為活躍教育氣氛
幼兒游戲的教學內容較少,大多數教師未能正確意識到豐富的自然生活幼兒游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將幼兒游戲作為吸引孩子注意力以及營造教育氛圍的主要手段,沒能充分發揮幼兒游戲的寓教于樂的作用。
(二)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生活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意義
在游戲回歸自然理念中,“自然”既是名詞,代表豐富多元化的世間萬物,又是形容詞,代表天然的,未經人為干預的。“回歸”則大有還原一切,回到最初本性,用毫無雜質的童心重新解讀這個世界的意味。幼兒通過游戲,與自然以及其他生物體達成意識交流,是一種充滿愛的情感傳遞,極具智慧與創造色彩,也正是我們長久以來,一直在尋找的自然本真狀態。人們通過與外部環境的交流與互動,實現成長,教育在人類成長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良好的教育對人類的未來發展影響深遠。幼兒教育通過游戲實現育人效果,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事實上,鼓勵游戲回歸自然,并非意味著脫離教育的引導,而是更好地發揮教育引導的應有價值。
二、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生活的主要策略
在當前的學前幼兒教育中,主要影響教育水平和質量的因素就是教育理念過于陳舊,不符合現在孩子的現實狀況。為此,我們要積極地轉變固有的教育理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以游戲為基本形式的教育活動,遵循幼兒教育規律,通過保護幼兒的興趣貫徹保教結合的理念。幼兒園要多關注幼兒的合作交流意識和表達能力,進行寓教于樂的幼兒教育。
教育案例:在開商店的游戲中,讓孩子們自然的鞏固數的加減;在“危險來了”的游戲中讓幼兒體驗各種動物保護自己的不同方法;在“過馬路”的游戲情境中讓孩子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習交通安全規則,增強安全意識等,通過寓教于樂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二)促進幼兒游戲的自然精神和內容的生活化
游戲回歸自然的研究,前文中有所涉及,從兩個層面著手,一個是精神層面,另一個是物質層面。從精神層面來說,教育應結合幼兒的自然成長規律,將游戲融入教學中。雖然要求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但并非把游戲活動看作是教育的全部,游戲活動并非無所不能。為促進幼兒各領域知識的融合,為其個性培養與發展添加良好動力,幼兒教育應堅持以幼兒為核心的教育理念,鼓勵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積極進行自主性實踐。從物質層面來說,創設游戲環境與材料回歸自然很有必要。研究中提到的幼兒游戲內容取材于社會,比較貼近生活,不但幼兒更容易接受,還能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培養孩子的童心天性,制定合理的游戲教學內容
回歸童心是讓幼兒情緒能夠持續保持愉悅狀態,并通過游戲活動,學習各種知識。幼兒的成長帶有許多自然屬性,這些自然屬性的存在方式比較抽象,只有通過實踐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才能使這些抽象的自然屬性更加具體,使幼兒得以順利成長,并在成長中充分享受童年快樂美好的時光。幼兒園實現“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需結合理論基礎,科學設計幼兒一日活動規劃,圍繞游戲這一核心內容,使各類游戲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既獨立存在又能相互結合。回歸生活,就是要求回歸幼兒的自然天性,還原幼兒生活原貌,使幼兒在生活中學習,然后將學習到的東西再靈活地應用到生活實踐中。教育機構應結合孩子生活環境的特點,充實教學課程,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生活,讓幼兒更容易接受,并能學以致用。幼兒教育機構應對幼兒的學習特點與成長規律進行充分考量,結合幼兒生活的實際情況,融入當地風俗習慣、社會背景等,擬定適宜的教學內容。
三、結語
綜上言之,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應當堅持回歸自然的幼兒教學理念,鼓勵幼兒游戲回歸自然,為幼兒游戲的開展提供理論基礎與實踐依據,為幼兒游戲的發展添加內容,全面促進幼兒教育事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圓圓.淺談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回歸生活[J].課程教育研究,2016(06):135-136.
[2] 石萍萍.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生活的策略[J].科普童話,2017(07):124.
[3] 張春芳.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生活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14):75.
[4] 楊靜.幼兒游戲:回歸自然與回歸生活[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5,(0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