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秉珠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數學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生活化教學理念,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合理運用生活化教學,創設生活化情景,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的探究知識,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針對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的策略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現狀;策略
數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很多數學知識是源自于生活的,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通過捕捉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將教學活動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簡化學習難度,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實現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也是積極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精神的有效途徑。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的重要性
數學來源生活,也廣泛應用于生活實際,實現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一方面有利于簡化教學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廣泛的應用功能,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數學知識抽象難懂,教學過程又顯得單調而枯燥,因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思維活躍,生活化教學正是利用了他們的這一心理,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知識,讓數學回歸到生活中去。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使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具體化,簡化了學習難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數學的生活化教學,重在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設置各種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探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在實際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現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的重要意義。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現狀分析
1.教師的素質教育意識有待提高
當前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就小學數學而言,素質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實踐能力。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不少小學數學老師開始嘗試進行生活化教學,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無法有效將生活問題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同時,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相當多的老師固守傳統教學理念,過分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了生活化教學的應用,導致學生的探究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高。
2.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長期以來,小學數學老師采用“填鴨式”教學,缺少生活化教學的經驗。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下,數學老師有些力不從心,不知道應如何開展生活化教學,也缺少可借鑒的經驗。同時,現有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效果也并不明顯,主要還是依靠老師設置教學情境開展教學,教師依然占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
3.學生的學習壓力大
由于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加上學校、老師和家長施加的的壓力,甚至以考試成績的好壞來定論學生的好壞,家長更是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導致學生關注的更多的是學業成績,而不是課堂教學中的生活化形式,無法從根本上認識到數學生活化學習的重要意義。
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1.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創設生活情景
老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學,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需要數學老師以教材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發揮主動能動性,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在生活情景中體會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引導學生善于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善于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之中。比如在進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教學時,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乘坐公共汽車的總人數”為例,“假如車上本來有18人,下一站下車了7人,又上來了9人,請問現在車上有多少人?如果在下一站又下去5人上來8人,請問還有多少人?”通過這樣的方式,將看似枯燥的數學算式轉化為生活實際問題,不僅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讓學生明白了數學知識的現實意義。
2.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實施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將生活引進數學,還要將數學送去生活之中,讓學生明白,數學源自生活,數學知識也可用來為生活服務。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開展教學時,應積極開展豐富的生活化教學活動,比如數學游戲、角色扮演等有趣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百分數”教學時,可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一人扮演老板,一人扮演顧客,老板定價格和折扣,顧客自己計算價格,再與老板的折后價核對,通過這樣的活動,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3.引導學生注重觀察生活,培育數學思維
要想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教師作為課程教學的組織者與管理者,應當充分發揮積極作用。小學數學教師應當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如在學習“認識圖形”知識的時候,就可以鼓勵學生舉出身邊里的不同圖形,比如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圓形,從而發現不同圖形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或是衣服上的點綴,或是用作車輪,或是用于米尺,正是這些細小的物件更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現實價值。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培育自己的數學思維,這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對待生活中的數據問題都能夠以數學思維去思考,自然就為課程教學的生活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總之,生活化教學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始終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注意將教學活動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開展豐富的生活化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認真觀察生活,借助生活來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劉昌泰 . 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75-76.
[2]金秀梅 .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06):41.
[3]陳新龍 . 淺議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都市家教,2015(07):113.
[4]韓兆新 . 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教育,2017(0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