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東亮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在課堂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學好語文不但讓學生對語文教學有所理解和掌握,還能讓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很多問題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導致語文的學習效率得不到提高,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發展,同時嚴重制約著我們的教學實現更好的教學和教育目標,因此我們的教學迫切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找準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才能打破制約教學發展的瓶頸,促進我們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改革,小學語文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已不再適應于現在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目標也由單一的傳授知識變成全面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新的教學理念充分強調以學生為主的重要性,不斷督促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新的創新和改革,因此,教師有必要切實認識到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合理有效的創新和改革,從而徹底地提升教學水平。
一、小學語文教育中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
1.缺乏與學生的有效溝通
良好的溝通是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在教學中,學生與學之間的相互溝通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重視教學大綱和我們認為重要的內容,只采取我們所熟悉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只認同我們所制定的標準答案等等做法,不與學生溝通、與學生溝通較少、溝通無效起不到具體作用的情況比比皆是。不能有效溝通,自然也就無法準確把握學生的真實學習需求和學習實際,不能正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實際,就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學活動開展起來也沒有針對性,自然效果就不能盡如人意。
2.不能充分認識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方共同圍繞教學開展的活動,師生雙方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離開師生任何一方的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效果都要大打折扣。但很多教師依舊受應試教育思維模式的影響較深,只講究教師的“教”,在學生的“學”上則還存在很大的問題,還存在沒必要下工夫、不愿意下工夫、沒有下工夫等等現象。
3.對語文學科的特點把握不夠準確
語文學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這是我們需要深刻認識并始終堅持的,但現狀并不容樂觀。具體的有很多表現,如只重視字詞等基礎知識,忽略了學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學中只圍繞課本學習,只采用讓學生背誦、聽寫等方式,而不注重學生的閱讀和沉淀,在開展閱讀過程中,動輒講字、詞、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而忽略學生的吟誦和思考等方面的能力等等,都是對語文學科學科特點把握不好的表現。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解決問題對策
1.在思想與情感的熏陶中追求體驗式
語文教學中最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只有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語文的學習效果也會因此提升。但關鍵的是方法要得當,就是說,我們既不能把語文課上成單純的語言文字訓練課,也不能將語文課上成“貼標簽”式的思想品德教育課,“文”與“道”應是相輔相成的“魚水關系”,而不該是不相容的“水火關系”,我們應該在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說到底,就是強調學生的“體驗” 。例如:在教學《天鵝的故事》,要真切地感受天鵝勇敢奉獻的精神,在教學第五自然段:天鵝“像石頭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時,不妨讓學生說說自己從高處跌到地上的疼痛的感覺,進而體驗:天鵝不是“跌”,是一次又一次地“沉重的一擊”,那該是多么的疼痛難忍!有了這樣的比較體驗,天鵝的勇士形象就會立體地浮現在學生的腦海中,而不會像“貼標簽”一樣只是嘴上說說。體驗,因為結合了學生的切身實際,所以,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就一定會受到震撼,其思想與情感的熏陶也就會發生深遠的影響。
2.創設科學有趣的教學活動,放飛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學習勢必不能提高興趣,這就給語文教師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教師不妨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盡量地創設一些科學有趣的教學活動。比如,在課堂上提出一些新穎有趣的問題或現象,引導學生去思考和討論,雖然未必能得出正確的答案,但是在共同研究的過程中,可以放飛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出學生對語文問題的興趣,并讓他們講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想法,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嫦娥奔月》的時候,詢問大家:“嫦娥為什么要奔向月亮呢?如果她不去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呢”?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開拓了學生的語文思維,促進了課程的有效開展。
3.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實行科學評價制度
時代的不斷發展,為我們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教學契機,我們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開展教學。同時我們教師應該利用微信、QQ等現代通信工具增強與家長的聯系,及時將學生在校情況反饋給家長,實現家校即時通,促進學生們的健康成長。例如我們在進行小學語文課文《生命生命》的學習時,我們教師應該將學生們劃分小組合作,讓學生們在小組內討論關于生命的相關問題,并設置相關的問題對學生們加以引導,并且鼓勵每個學生站起來表達自己對于生命的看法,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找到了這篇文章的精髓。然后教師們根據學生們的表述進行評價,讓表現比較優秀的小組再接再厲,對于表現不是很好的小組進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們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時代的潮流涌動也喚醒了教育思想的轉變,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存在太多的不足,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改善教學效率,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敢于創新,創設多樣化的科學教育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放飛學生的想象力,并從中培育健全的語文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余婷婷.民間小學語文讀本對小學教材的啟示[J].杭州師范大學,2016(01):156-157.
[2]葉珍.農村小學語文教研活動現狀的調查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2017(21):451-452.
[3]應保賢.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J].讀書文摘,2016(20):188-189.
[4]曹相弟.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亞太教育,2016(22):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