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琰
[摘 要]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計算的問題較多,學生面對計算的問題常常字脫離了教師的指引下,就一知半解,難以獲得計算的準確結果嗎,或者一些學生的思路較為狹窄,往往只能利用一種形式來化解問題,缺乏多層次的分析能力,同樣面對數學中的重點難點---應用題時,更是苦思冥想,難以理清題意,針對應用題的教學,教師應從學生的基礎水平出發,避免應用題超出學生的認知范疇,打擊學生的自主積極性,將問題遷移到生活中,以簡化繁的闡述應用題的含義,使得學生頓時了解應用題的題意,找到問題的化解方式,并激發學生的多視角問題思考潛能。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是循序提高難度的過程,當學生遇到應用題,若是問題陡然增加了難度,學生很容易先入為主,對數學應用題產生畏懼感,認為自己難以自主進行應用題的分析理解,教師應導入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并在應用題的分析中規避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融入趣味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在計算中通常都缺乏細心與耐心,學生調動了好奇心,產生了對應用題的探究欲望,自然也就能夠持續的進行數學的探索,化被動為主動,使得學生站在主動探究的舞臺,在應用題中發散思維,獲得自主能力的提高。
一、抓好應用題的審題
數學的應用題中,學生首先困于審題階段,對于數學的問題了解的不夠深入,通常在讀題后找不到問題的化解思路,甚至產生認知的誤區,在應用題的訓練中,學生難以進行下一步的公式導入,面對問題一知半解,無從下手,長此以往使得學生產生了對應用題的畏懼感,教師應在應用題的教學中,幫助學生梳理題意,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應用題的要求,列舉所有的條件,讓學生明晰的掌握應用題的條件、隱藏條件,隨之找到結果。例如,如“工人們修補課桌椅。五年級修補120套,比四年級多修補28套。四年級修補多少套?"對此題有的學生一下子分辨不出五年級修補的多還是四年級修補的多,這就要抓住“比四年級多修補28套"這個關鍵句,聯系前后內容把這個簡短的句子一步一步地補充完整,使之明朗化,即“比四年級多修補28套",就是“五年級比四年級多修補28套",也就是“120套比四年級修的多28套",這樣不難判斷出五年級修補的多,四年級修補的少,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二、結合學生的生活布置應用題
應用題通常都是與生活相關的,教師在應用題的授課時,應了解學生的生活常規情境,從生活問題出發,讓學生結合自己熟知的內容與生活的感悟,來導入情感,急性應用題的情境構建,以小學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實際測量的知識為例,如果教師直接以做應用題的方式讓學生學習測量,學生就會覺得教師在變著花樣讓他們做題,從而不愿意自主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假如數學教師給學生一道應用題:應用學過的知識測量整個操場的周長,然后將測量的過程編成一道應用題,并給出數學應用題的答案。這種教學方法會讓學生感覺到可以遠離課本,自由學習,學生在實際測量中,會發現課本中不曾涉及的數學問題,這些數學問題會促使學生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以一名學生編的數學應用題為例:現有一個操場,它的周長未知,請嘗試用幾種測量方法說明可以怎樣測量操場的長度,并且說明哪種測量的方案較佳。第一種測量方法:步長測量法,先用一條米尺測量走出一步的長度,然后應用計算走完整個操長的步數估計操場的周長;第二種測量方法:標桿測量法,這是指應用米尺,每次測量10米的距離,測量完后在測點放置標志物,測量完畢后,通過計算標志物計算操場的周長,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發掘應用題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生活性。
三、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經過筆者的調查發現,感覺應用題難學的學生當中,超過一半的學生對于應用題沒有學習興趣,可見,沒有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在筆者看來,想要做好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首先就要吸引學生對于應用題的學習興趣。比如45的2/3是多少?他們就很容易算出來,之后我就將題目就行改編:融入到應用題當中,比如一年級一班的學生有45人,二班的學生數是一班的2/3,求二班有多少學生?我就告訴學生,其實題目的實質是一樣的,只要慢慢讀題,就會理解。再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比較注重于生活中問題的引進,同時對問題進行簡單化處理,比如今天節日,超市打8折,媽媽買東西一共花了32元,如果不打折,需要花多少錢?進而引導他們:八折即80%,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數乘以80%等于32,那么這個數是多少?從實際生活的角度入手,也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利用學校多媒體硬件
教學新課標中明確提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們就可以運用多種教育媒體輔助教學,這樣能收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許多教師都講解過這道應用題:"一列火車長320米,以每分鐘200米的速度經過一座長1080米的大橋,需多長時間?"本題如運用計算機進行演示,直觀形象,一目了然,學生理解透徹,如果還像傳統教法那樣僅靠教師講解、作畫演示,時間用去不少,學生可能還是聽得如同在云里霧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表現力強,能進行交互性教學,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還有利于個別教學,做到因材施教,同時也把教師從重復勞動中解放了出來。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對應用題進行改題、擴題、一題多解,訓練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思路開闊,有助于培養學生靈活的解題能力。
五、結語
應用題教學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決定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如何提高小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實現應用題的多元性目標,是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應該探討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徐多清. 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題教學策略初探[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5(10).
[2]何紹鋒.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亟待完善的地方及改進策略的初探[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3(16):82-82.
[3]王曉妮. 思維訓練 學以致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初探[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6(13).
[4]袁惟祥. 初探在小學數學應用題中的教學策略[J].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 2013(11):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