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寅秋
[摘 要]創造性思維的形成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立思考,產生多樣化的問題并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對淺顯的問題不斷深究,獲得更多的發現,標志著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各個教學階段都是教師的重點任務,對于即將步入大學,走向社會的高中學生來說更是必備的素質。本文對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意義進行了簡述,對于高中數學教學如何實現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指出了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
具備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人才能夠對問題產生自己讀到的見解,獲得社會競爭的優勢,更好的發展。就數學這一學科來說,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需要結合知識點的特點和高中學生的學情,探索并制定出科學的教學方案,將學生思維和智力的潛能發揮出來,激發起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渴望。
一、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意義
如今,素質教育改革正在我國深入推進,目的就是為了改變片面的知識教學為能力教學,為我國的社會建設培養出更多具備創新思維能力的人才。這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增強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對于學生來說,獲得創造性思維能力能夠讓他們攫取到更多、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不斷延伸對數學的認知,擴充數學知識的儲備量。同時,通過在學習過程中的不斷質疑和反思,他們的思維品質逐漸提高,解題能力逐漸增強,對于同一問題能夠找到多樣化的解題路徑。從應試的角度來說,這對學生獲得優異的高考成績也起到著重要的作用。可見,在高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勢在必行的。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注重教學反思
在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下,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顯然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不足,將重心放在了學生解題的準確性和考試分數上。殊不知,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才是提高學生分數的關鍵所在。在新的教學任務下,教師自身必須做好教學反思,對教學方法和引導模式進行革新,不斷深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以“三角函數誘導公式”為例,教師在講這一節時不僅要給學生講三角函數中常用的公式,如sin(2kπ+α)=sinα(k∈Z)、sin(π+α)=-sinα等,還要以此為依據在黑板上對這些公式進行推導。比如萬能公式的推導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2α+sin2α),這是因為cos2α+sin2α=1,如果再把分式上下同時除cos2α,又可以得出sin2α和tαnα之間的關系。教師講解完這一推導過程后,可以給學生留一道思考題,即讓學生自己推導出三倍角公式,使他們牢牢掌握三角函數誘導公式的相關知識點,這一過程也實現了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二)將教學與實際相聯系
一切的創造都不是憑空而來的,都是根據實際而來的。因此,任何學科的構建與發展也都是與實際相聯系的,毋庸置疑,高中數學的發展也是與生活實際要求所契合的。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教學本質,適當地將理論教學與生活實際密切地聯系起來,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并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例如,在學習概率學相關知識時,正態分布和離散分布概念都是比較抽象的知識,這時教師就應該結合實際內容,將問題情境實際化,引導學生利用正態分布原理解決問題。首先教師應該向學生提供一定的數據,如調查50名男生的身高情況,他們的平均身高是170cm,標準差s=4.99cm,要求學生運用正態分布理論核算出他們當中身高低于160cm的人數和這類人所在總數的百分比。通過這樣的實際應用,學生便可大致掌握正態分布理論的應用情境,從而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
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內容,但是受到傳統教育的桎梏,我國學生普遍缺乏發散性思維。在日常教學中,大多數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單一,思考問題比較膚淺,究其根本,這主要是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答案標準化所導致的。為了打破學生的思維束縛,激發其潛在的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提問環節就應該保證答案有一定的開放性,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例如,講解幾何理論時,我們都知道幾何圖形解題方式多種多樣,由于每個學生的空間感存在差異,因此其思考的角度也有所迥異,解題方案自然也就形式不一。但為了拓寬學生的思考維度,教師應采取一定的策略幫助學生拓寬思路,從而掌握多種解題方式。例如,證明空間平面平行至少存在兩種方法,一種是理論法,另一種則是向量法,這兩種方法的判定方式也有多種。理論法判定也可以從線面平行(即一空間平面中的兩條相交直線平行與另一個空間平面,則可以證明兩平面平行)和面面平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開放性的提問方式促進學生積極地思考,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四)鼓勵學生一題多解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多解答一些開放性的數學問題,或者對學生進行一題多解的訓練,讓學生避免對權威、標準答案進行盲目的崇拜,讓學生可以擺脫思維定式,這樣可以使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講軌跡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這樣的開放題:在△ABC中,∠A對應的邊長為a,∠B對應的邊長為b,∠C對應的邊長為c,其中c屬于定值,請做出合適的坐標系,將適當的條件添加進來,并求出出發點C的軌跡方程。然后鼓勵學生進行頭腦風暴,或獨立思考,或合作交流,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主動的探索,使其知識結構得到完善,促使其敢于從多種角度進行分析,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意義重大,可以使得學生始終保持清晰的思路,提升其對于問題分析的靈活性,保證較高的解題效率。不僅如此,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教師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對高中數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完善,發揮其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方面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汪圭.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28):85-86.
[2]張廣平.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5):139.
[3]劉洪亮.關于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3):105,187.
[4]林濟春.深度探討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4(5):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