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 要]隨著國際社會政治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英語教育被擺在國家基礎教育發展戰略的突出地位。如今,學校普遍從一年級起開設英語課程。小學英語教學存在以下問題:部分學生缺乏自制力和意志力,面對單詞多,難憶,句子長,難讀等問題時就對英語學習產生厭煩或懼怕的心理。導致學生“兩極分化”現象提前化。其次從兒童心理和生理的特點及語言習得的普遍規律分析,小學生具有: 語音學習的優勢、模仿能力強、記憶力、好愛唱愛跳,對許多事物充滿好奇等特點。而歌曲、歌謠節奏感強、語言精煉、響亮押韻、朗朗上口、生動形象、簡單易憶、容易背誦。這些都符合兒童認知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要求。《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歌曲、歌謠教學的分級目標和要求。一級(三四年級)要求能唱簡單的英文歌曲15-20首,會說歌謠15-20篇。二級(五六年級)能演唱歌曲歌謠30-40首。可以看出歌曲歌謠已經成為小學英語課堂的一項重要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英語效率的重要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歌曲歌謠;資源開發應用
一、研究的理論依據
洛扎諾夫在他提出的暗示教學中就特別強調音樂的作用,他認為,當我們舒舒服服坐著聽音樂時,盡管身心特別松弛,但在我們身上卻同時展開著大量的生理和心理活動及超級的內心活動,這時候,精神狀態在形成,自由聯想在奔馳,觀念、情緒在起伏,創造力在活躍。這時候學到的知識記憶特別牢固、特別持久。利用英語歌曲歌謠符合小學生的知識基礎、年齡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運用英語歌曲歌謠符合生理學、美學原理
二、研究的預期目標
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克服學習英語的恐懼心理。使學生學會運用歌曲歌謠學習英語的途徑和方法,從而加強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記憶,同時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所學過的話題自編歌曲歌謠,匯編成集。開發、創編基于英語歌曲歌謠的校本教材,并應用于教學實踐。
三、研究的內容
(一)歌曲歌謠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劉鈺在《探討英文歌曲對英語學習的影響》[4]一文中認為英文歌曲教學能豐富英語詞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而準確地掌握一定數量的英語詞匯是學生學習英語首先面臨的一大難題。經常看到不少學生成天抱著英語單詞背誦,但今記明忘。究其原因,除了智力因素和學習方法不當外,她認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學生缺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興趣。教師可以針對所教授的某個話題總結相關的詞匯并把它們創編成歌曲歌謠,讓學生伴隨歌曲歌謠明快的節奏,加上簡單的動作進行說唱表演。也可以應用已有的英語歌曲歌謠資源輔助教學,例如一冊第四模塊中Rainbow song這首優美的歌曲里包涵了有關顏色的7個單詞,學生在邊唱邊指顏色的過程中很快就會掌握所學的顏色的單詞,還可以用其它的顏色的單詞再進行創編。這種方式會有效而迅速地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減輕其情緒上對未知單詞的畏難心理。
(二)歌曲歌謠在句型教學中的運用
教師應用歌曲歌謠的形式讓學生在唱中體會,發現規律,把復雜的語法知識編成口訣,會便于學生對于語言材料的大量、系統地識記。也可以把一些長句子用繞口令的方式讓學生表演出來,這樣就避免了枯燥重復,呆板操練。而諺語和小詩的學習,對于學生增加詞匯量,陶冶情操,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歌曲歌謠在語音教學中的運用
音標的教學相對枯燥死板。小學英語教學中適時的進行音標滲透,特別是元音音標的滲透,將會有利于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更能及時的進行準確的咬音練習。歌曲歌謠教學能鞏固語音,增加樂趣,又有利于語音和朗讀技能的訓練(包括發音,語句重讀,連讀、節奏和語調)。如:把含有相同音素的單詞變成chant,Fat, cat, bat [?] [?] [?],the fat cat is looking at the bat. Red egg, hen, [e] [e] [e] the hen has a red egg.等。歌謠也可以和字母教學結合,新標準教材中就有關于字母教學的一些歌謠,怎樣讓26個字母像音符一樣“活”起來?歌曲歌謠就有這種神奇的法力。在字母教學中,字母的讀音、書寫和辨認是教學的重點。低年級的學生容易把英語字母和漢語拼音混淆。如果在同一學習形式上不斷重復讀寫,或者單純的用對于中學生的方法進行歸納總結的話,小孩子會感到了無生趣,枯燥乏味,從而影響了他們注意的穩定性,抑制了他們的記憶力。利用字母歌和歌謠加上字母操來刺激孩子們的大腦神經興奮點,對鞏固記憶有一定的效果。
四、研究的意義
借助歌曲歌謠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將其運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使小學生在快樂的旋律中得到審美的愉悅,增進情感的體驗,接受藝術的感染,加強記憶,極大地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效果。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用這一套方法激發他們的興趣,歌曲歌謠可使其學習更主動,更輕松。
(二)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1.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復習舊知識是為了學習新知識鋪路搭橋。所以復習一定要精選與學習新知識密切相關的舊知識內容。用歌曲歌謠引路,遷移新知。做到了快速反饋,及時接觸新知。
2.導入新課趣味化。趣味是學習的先導。新課的導入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主要部分,不可忽視。成功的歌曲歌謠導入法,能集中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內在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學習新課的一開始就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境界,為整個教學教程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從而誘導學生從心理上產生一種自然的學習動機。
3.探究新知主動化。歌曲歌謠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是主動獲取、主動發展的過程,而不是被動地灌輸或塑造的過程。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動眼、充分地表現自己,并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探索和研討,積極投入新知的學習中去。
(三)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學唱、學說、創編歌曲歌謠,使學英語變成一件有趣的事,較容易接受的事,而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一種負擔。學生在任何時候都能放松心情,放大膽去說英語,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其有效記憶,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四)教師教學思想的轉變,教學能力的提升。
通過實驗,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滿堂灌”、“一言堂”、“題海戰”等傳統的高年級的教學形式,開始注意在課堂中創設情景,啟發學生開口,注意通過歌謠表演、小組活動,倆倆對話等形式,增加學生口頭交際的機會,使學生的聽說能力有所提高。
(五)自編歌曲歌謠匯編成冊,開發校本課程資源。
我們將老師及學生自編的歌曲歌謠匯編成冊或制作成小繪本,開發成為校本課程中資源,在以后的教學中最大限度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