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晏培
[摘 要]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意思就是說,在兒童時期養成的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影響孩子一生。不管這個習慣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當然好習慣受益終生。為了使學生能夠及早進入角色,適應學校的生活,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地引導,并有計劃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常規教育。
[關鍵詞]低年級;常規教育;養成培養
低年級教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而這個基礎是否扎實,對以后教學的順利開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于低年級學生的這個年齡階段來說,一直是抽象和模糊的,差不多什么都不會,什么都要老師教,所以想要在課中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常規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我就把平時對低年級學生在日常常規的養成教育中積累的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1.常規教育方面
(1)每學期初,我就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利用班會課、晨會組織學生學習《一日常規》《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并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對的,什么行為是不對的,并要求學生遵守其中的規章制度,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教育。
(2)利用升旗儀式、重大節日、各種活動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這學期利用教師節、國慶節等重大活動舉行一些有意義的主題班隊會,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其愛國主義情感。
(3)發揮班干部的作用,師生共同管理班級。因為年齡特點,老師要告訴小干部他們要做的事情,要每天了解班干部的工作情況,并在小干部管理出現問題時及時給于解決,要樹立小干部的威信,以便小干部可以更好的幫助老師管理班級紀律。
2.紀律方面
一個班級,要有良好的班風,必須要有良好的紀律才行。因而我從以下幾點入手:
(1)課堂紀律:在開學初制定好班級的課堂紀律要求,讓學生嚴格進行遵守,當一種好的習慣成為一種定性之后,孩子們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遵守紀律。
(2)課間紀律:課間是學生輕松休息的時間,良好的課間紀律將會給整個校園帶來活躍而輕松的氣氛,在課間休息時,我將發揮班干部的作用,采用輪流值日的方法,并同時注意他們的安全問題。
3.衛生方面
愛衛生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座城市、一個國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體現。因此一定要培養低年級小學生愛衛生的習慣,就不僅僅成為一句口號,而是必須見諸行動的具體事實。
(1)個人衛生:讓學生每天做好個人衛生,可以讓一年級孩子從最簡單的做起,不亂扔垃圾,每個學生最好準備一個小紙盒或一個塑料袋,將上課用的廢紙或削的鉛筆削裝到紙盒或塑料袋里,下課后再倒入垃圾桶里。
(2)班級衛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掃,進行檢查與監督。分派值日生到每個小組打掃衛生時,一人掃地,邊掃邊鏟垃圾,這樣不至于進出的其他學生把垃圾踩來踩去,另外一人負責拖地,拖地時我也要求他們不要把拖把甩得太高,以免小朋友辛辛苦苦擦干凈的墻上甩上了泥點。專人負責擦黑板、擦門、擦窗臺、擦桌椅倒垃圾等,其他的學生就可把自己抽屜里的垃圾清理干凈,盡快進行早讀。
4.勤勞、節約方面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現在的孩子更是生活得相當優裕,根本不知怎樣做是“勤勞”,“節約”又為何物。
在學校里,我們老師將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集體勞動,具體落實到每天的清潔掃除中;在家里,家長可多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例如掃地、擇菜、擦桌子、洗襪子等等。
說到節約,我覺得新時代的年輕人更要提倡勤儉節約。我的感觸頗深,原先我是一名副課老師,并沒有節約的意識,有了廢紙廢品就隨手扔了。自從我當了班主任以后,班里學生扔的廢紙、飲料瓶多了,扔了又覺得太可惜。
5.物品的擺放方面
班里一進門視覺上就要給人一個干凈、整潔、舒適的學習環境。首先作為一名老師我要以身作則,我會把自己的講桌、辦公桌等整理地干凈、整潔,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榜樣對于班級工作的展開,本人小到一個簸箕、一把掃把、一把拖把、一個水桶、一塊抹布應如何擺放,放在什么位置比較合適,讓學生自覺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
6.文明禮貌方面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要全方面育人,不要僅僅為做到是一個教書匠,而重智不重德。老師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文明禮貌的語言和行為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學生在學校里要尊敬老師,友愛同學。老師是很辛苦的又是長輩,所以對老師要有禮貌,見到老師要問好,要聽從老師的教導,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尊重師長,才能珍惜師長的勞動成果,也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同學是學生的伙伴,每天在一起學習,大家要團結友愛,學習上、生活上誰有困難要互相關心、幫助,誰忘了帶學習用具,要主動借給他,在學校里不要與同學鬧矛盾,更不能打架罵人。
7.協調好任課老師、學生家長的工作
班主任要多于任課老師或是學生家長進行及時交流、溝通。多詢問學生在其他課中或是家中的表現。當有學生在課上、家里表現不好,或是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我們就可以交流意見,共同想辦法,達成共識,齊抓共管。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學生都能各負其責。當然嚴格制度的使用,對班級嚴格的管理,就班主任而言,更應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班級管理的小事上,我做出了一點努力:如每天早讀、午休課前,我對班容班貌進行檢查,如在教室或是走廊里,即使發現一片紙,我當眾拾起來,對衛生死角打掃不干凈,物品的擺放我都示范打掃、擺放給學生看。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慢慢地學生都會照著我的樣子去做。教室的衛生工具擺放不整齊時,總有學生去擺放好,教室地面有紙,學生會馬上撿起,而且他們還學會開窗、開門、走路時輕輕地。知道了怎樣做才不會打擾別人。從班級的點滴做起,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總之一句話,只要大家多一份責任心和耐心,相信每一位老師都會做得很好。
綜上所述,初入學兒童的遵紀養成教育是一個重要的、長期的、艱苦的教育過程。要使低年級的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生活中,在富有童趣的活動中,自覺地接受紀律的要求,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
參考文獻:
[1]王興發;培養一年級學生良好的課堂常規[J];中國學校體育;2015年08期.
[2]吳紅英;談新課標下課堂常規的培養[J];中小學教育;2016年02期.
[3]曹衛平;小學低年級課堂常規的養成教育[J];新課程(上);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