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朋勝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作為軟實力也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主題。受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以及旅游觀光的影響,江西民族民間音樂正在朝著普遍化、相同化、商品化的方向發展,已經失去了它原本具有的質樸的特點。本文主要分析江西民間音樂的傳承困境,提出了幾條江西民族民間音樂傳承與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江西民間音樂;現實困境;傳承
江西民間音樂同其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是華夏藝術寶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民間音樂流失嚴重。面臨著如此尷尬的境地,我們要如何傳承下去呢?
一、民族音樂的發展現狀
中國不僅是一個文化古國,更是一個文化大國。生生不息的華夏留下了一個藝術寶庫,可是我們卻沒能將華夏的藝術寶庫傳承下來。有許多璀璨優秀的文化正在遺失或者是在已經遺失的路上。有許多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當年華夏所遺留下來的文化,已經悄然而逝。而且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傳承和發展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江西民族民間音樂的發展已經出現了斷層,要繼續提升江西民族民間音樂的文化,必須搭建好平臺,使其有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并且使其后繼有人,將江西民族民間音樂發展壯大。
二、江西民間音樂面臨的困境
1.政府的忽視與民間藝術團體缺少市場運作意識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許多地方政府過分重視經濟的發展忽視了對本地文化藝術的保護。除此之外,民間藝術團體缺少市場運營意識也是使江西民間音樂面臨困境的一大因素。藝術團隊應該在保留文化特色的基礎之上開發更多新的符合大眾審美的藝術作品,這樣才能使這些民間音樂源遠流長下去。
2.現代音樂的沖擊
現在市場上流傳的音樂大多都是現代的流行音樂,當然現在的流行音樂中也有一些非常好的佳作。最主要的問題是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兩者之間的配比出現了不均衡。現代流行音樂過分地沖擊民族音樂,這種現象不只出現在江西民族音樂中,在許多地方都出現了這些現象。由于流行音樂有更多人來進行包裝,而民族音樂生存的空間小,只在一些民間藝人之間口口相傳,雖然演唱者非常樂于演唱這些歌曲,但已經很少有傾聽者,這也是民族音樂文化流失的一個原因。
3.教育的忽視
現在人們都追求高學歷,對于各種考試非常熱衷,對于一些人文素質教育不夠重視,尤其是一些學校,為了各種考試取消了音樂課或者將音樂課改為其他課程。不只在江西的中小學找不到民族音樂的身影,在其他地區的一些小學也都見不到民族音樂的身影。如果我們不從小對孩子的音樂素質進行培養,這種音樂會隨著時代的變遷,遺失越來越多,這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三、江西民間音樂傳承發展的出路
1.吸收世界民族音樂的優良元素
我們要吸取外來文化的精華,去掉外來的糟粕,并不是要徹底改變江西民族民間音樂文化藝術,而是要讓它有新的發展,新的創新,在保留原本特質的基礎上迸發出不一樣的火花。
2.物質條件是促進精神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最基本的保障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民族音樂要得到發展,還需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我們可以將民族音樂適當商品化。商品化也有不同的商品化,我們所提到的商品化是特殊性的商品化,在保留江西民族民間音樂基本特質的前提下,應用到市場中,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民族音樂。將無形資產轉化為有形的資產,能夠提升它的整體品格和民族藝術價值。具體的應用就是:現在旅游行業正處于大熱期間,許多人來到江西省旅游,可以將江西省的民族音樂作為一個吸引外來游客的招牌,同時通過外來的游客將江西省的民族音樂傳播到世界各地。這樣不僅有了更好的傳承平臺,也有了更好的物質條件作為基礎,同時也能夠改變現在的民族音樂難以傳播的問題。
3.加大社會傳承力度
(1)拓展高校民族音樂教育
我們要搭建民族音樂傳播的平臺。前文中我們已經提到了,旅游是一種良好的傳播渠道,同時也可以通過一些大眾媒介來進行傳播。但是這些傳播方式對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播并不夠精準。我們通過建立口口傳播的平臺,可以使江西人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對自身的文化傳承有更好的了解。一些民族傳承人的年紀都比較高,不擅長使用大眾媒介的傳播方式,可以把他們請到學校的課堂中去。對于正在成長期的小孩子來說,重塑音樂素質是比較容易的事情,而且對于現在的時代發展來說,提高下一代的素質更能對社會的未來起到良好的作用。
(2)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傳承人
江西民族民間音樂的創造和傳承載體都是民間音樂傳承人。要提高江西民族民間音樂的文化藝術水平和保護江西民族民間音樂文化不被遺失,最重要的一種方式就是保護傳承人。我們建議政府對傳承人制定相關的政策進行保護。比如說提供一些傳承場所,提供一些物質獎勵等,同時為傳承人創造去外界進行交流的機會,碰撞出新的火花。
4.借助大眾媒介
借助大眾媒體指的是要改變民族音樂的傳播方式。在傳統的民族音樂當中,民族音樂的傳播方式是靠口口相傳。但對于當今已經變革的時代,這種方法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人們更多依靠的是電子產品的傳播和網絡電視媒體的介紹。我們可以借助大眾媒介的交互性、整合性、可視性的功能來對民族音樂進行傳播,構建一個新的民族音樂的魅力平臺。比如在江西衛視開播的中國紅歌會就是以電視和網絡為主體進行傳播,通過綜藝的方式使紅歌在江西得到廣泛的傳播。
5.成立地區或社區民間藝術、音樂團體
對民間音樂的保護當然要從民間展開保護措施。農民作為農村的主體,也是江西民間音樂的傳承人,要應該發揮其在農村中的作用,成立民間藝術、江西民族民間音樂團體等。這些團體定時或者在節假日表演節目,組織比賽等,通過這樣的形式來豐富江西新農村的業余生活,提升農民的文化素養,推動江西新農村文化朝著繁榮的方向發展。
農民同時還是民間音樂的創造者。所以對于藝術社團的創立我們要秉承著堅持依靠農民群眾, 從群眾中來, 到群眾中去的方針路線, 只有這樣才能體現藝術團體中農民的主體性,才能得到江西廣大農民的支持與關注,才能使江西民間音樂發展起來。
(責任編輯:劉小紅)
參考文獻:
[1]楊毅. 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與民族民間音樂傳承研究[J]. 文藝生活·文海藝苑, 2016(5).
[2]李春俊. 從曲體結構看中國民間音樂的“形散而神聚”——以河北瑞村音樂會為例[J]. 音樂時空, 2016(9).
[3]陳勇. 高師院校民族民間音樂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4,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