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
摘 要: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部分,為使學生能順利學習,教師需要對數學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比較,形成概念,從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靈活性及創造性。本文主要對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引入的基本策略進行分析,并闡述其重要意義,希望能為相關教學者提供概念教學的實行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引入策略;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的概念的學習通常都是非常單調無趣的,但是它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最根本的知識,比較重要,所以同學們不管怎樣無聊都要牢記這些難懂的數學概念。這對教師和學生來講都是一個挑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假設不能夠起到很好地指引作用,不僅不能夠幫助學生學習,還阻礙其進步,讓他們對數學產生反感,故教師一定要找到適宜的概念引入的方法。
1概念引入的作用分析
首先,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時,對于概念的知識點教授比較困難,通過在具體教課中的時間總結得出學生存在以下問題:第一點是他們的主動性不強,缺乏學習的樂趣;第二點是數學概念本身比較抽象化,他們不容易掌握。但是教師運用概念教學的方式進行有效的教學,讓這些抽象化的數學概念變得具體化,小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加感興趣,學習的效果更佳。另外對于一些比較難懂的概念,教師有針對性的講述,不斷降低其學習的難度,提高其理解能力,讓學生得以在現實中運用這些概念。
其次,學生在進行題目訓練的時候,不單單要用到數學的公式及相應的運算法則,還要使用數學的相關概念進行解題。所以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注重數學概念對整個數學學習的作用,它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根本,熟練地掌握數學概念,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其他數學知識,進而更快度的解答題目。
2概念的引入的具體教學措施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及身心發展特點的不同,使得數學概念的表現方式也不一樣。數學概念的表現方式的不同,促使其引入需“因地制宜”,而且教師在進行教課的時候需重視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從而進行有效教學。
2.1實例引入策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小學生學習多以形象思維為主,理性認識不強,而數學概念大多為抽象內容,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保證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相結合,進而讓學生能將抽象的數學概念知識轉化為形象生動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實例引入是教師在教學中將數學概念轉化為相關實例或提供直觀的模型,從而讓學生能通過觀察認識將抽象的內容歸納為形象物質。例如分數的意義是較為抽象性的概念,在教學中難以定義讓學生學習,因而教師可采用學生日常生活熟悉的事物進行區分,可設計相關的圓形模型并將其等分為多個部分,讓學生能直觀地感受到分數的概念。此外,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圖形求面積公式的問題,通過死記硬背雖勉強讓學生運用但是難以理解實質,無法做到舉一反三,教師可直接建立各類三角形及四邊形等模型,而長方形能通過相等的兩個三角形拼合,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拼擺各個模型,從而找到各類拼擺的模型之間的組成規律,且能通過形象具體的模型進一步推導出抽象的相關計算公式。通過實例及模型的引入策略不但使教學課堂的生動有趣,更能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讓學生真正理解相關概念的本質特征。
2.2直覺思維訓練策略,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
學生的思維是否靈活對其后期學習的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如等邊三角形、正方形等的邊長或面積計算,只要有一固定值學生便能從直觀的圖形來猜測答案,其本身并沒有經過仔細的考慮計算。在數學教學中要對學生能直觀判斷的概念加以鞏固,并設計出較為復雜但依然能通過靈活思維直觀判斷的問題讓學生們解決,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的靈活度。例如數學概念中大多利用幾何形狀計算一些路程問題,其實質也是在計算幾何形狀的邊長、周長或直線長度等,部分圖形雖較為復雜但依然可以利用直觀表象來判斷,讓學生理解比較簡單的圖形周長的計算后再將其運用到相關問題中,建立更加獨立直觀的圖形,進而能讓學生通過表象便能判斷相關概念。
2.3言語感受引入策略,培養學生的思維深度
思維的深度是指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情況,一般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論知識只有表面意識,卻未能理解相關概念的實質意義及規律,或是只有模糊的感覺便不再深入思考,往往導致后期學習上無法真正運用相關知識。通過言語讀出相關概念,能夠讓學生進一步地了解其概念知識。首先是要求學生在粗讀過程中知曉概念,了解概念的運用范圍,之后便通過仔細閱讀而進行斷句分析,了解概念中各項詞語的含義,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識,隨后可通過精讀概念后讓學生深入思考概念的使用范圍,同時為學生講解概念的具體內容,并設計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能舉一反三運用相關概念知識。
3結束語
在概念教學的實現過程中,學生應當作為學習的主體,經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從而實現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積極地引導學生由要我學的狀態進入我要學的狀態,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出學習概念相應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實際概念教學環節中,掌握概念固然應當是學習的重心,經過展示出直觀豐富的典型素材實現概念本質屬性的理解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具體思維形象中相對應的具體性和概念抽象性的相關矛盾,能夠引導學生達到概念本質屬性的深刻學習目的,以實現概念教學的效率最大化目標。
參考文獻
[1]許占輝.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02).
[2]王耕,葉忠根,林崇德.小學生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8):99-101.
[3]孫麗娟.淺論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8):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