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楣
摘 要:《新課標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
關鍵詞:小學教育;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
前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曾說過:“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以替代的重要形式。”我國的《音樂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的表現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出的經驗,培養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
一、展開課堂趣味教學,激發學習合唱的興趣
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合唱教學既有音樂本身的藝術性,又有科學性和嚴謹性,如果我們的音樂教師只遵循固定的音樂合唱教學模式,這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和疲憊的情緒,令學生失去對音樂的興趣。所以,想要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對合唱的興趣,首先應當使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情和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自發地參與其中。趣味教學就在于學生在參與合唱時感到愉快放松,這是學生完全自主自發的行為,能夠真正融入進合唱教學的氛圍當中,享受音樂課堂合唱的魅力。例如,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前,可以先播放一些關于學習曲目的表演視頻,最好是動畫、卡通類的,學生通過動畫類視頻這個興趣點,通過聽辨、表演使學生能夠產生學習的欲望。
二、加強發聲演唱技巧的引導,提高合唱水平
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教師應當首先對學生進行發聲技巧的引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在提高同學之間合唱默契度的同時,更需要提高學生的唱功技巧,這是音樂教學的根本所在。
1.掌握良好的發聲和技巧
發聲訓練是培養學生掌握科學唱歌方法的重要基礎訓練之一。其目的使學生在合乎自然生理基本狀態下確立起較完整、較系統又科學的發聲方法,使歌唱達到氣息扎實穩定、聲音優美悅耳、咬字清晰準確的境地。例如平時上課要做好發聲練習,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運用不同的母音進行練聲,達到氣息和人聲的完美結合,才能唱出優美動聽的歌聲。
2.掌握正確的呼吸和演唱方法
從唱功上來說,怎樣控制呼吸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有些學生在音樂課堂合唱過程中出現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這一方面說明學生的肺活量不夠,另一方面說明學生沒有掌握唱功中控制呼吸的方法,吐氣發音不夠標準,這是缺乏唱歌技巧的一種表現。我們的學生出現了這種情況,作為教師就必須對學生出現的呼吸節奏問題加以重視和解決,多向學生傳授唱功技巧方面的培訓,將正確的呼吸方法傳授給學生。
在平時的訓練中,我發現學生在練習多聲部合唱歌曲時總愛大聲喊唱,他們總認為哪個聲部聲音大,哪個聲部就占優勢,有時個別同學還將自己的耳朵遮起來,但他們卻不知道在合唱里,只講“我們”而不能講“我”。所以在教學中要讓孩子們知道,合唱的最高境界是學會用和諧動聽的聲音進行演唱,聲部之間的配合是最為重要的,而且在唱的時候要學會聆聽其他聲部的聲音,達到聲部間的和諧統一。
三、尋求最有效的教學方法,輔助合唱教學
現行的人教版音樂教材從一年級起就有了至少四個小節的二聲部合唱,到了5、6年級二聲部的歌曲幾乎占了70%,如果每個老師都“避合不談”,我們就無法達到課標要求,也無法真正讓孩子感受最美妙的和聲了。在多年的教學中,我積累了一些合唱教學方面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下。
1.先入為主,解決聲部難點
大家都知道,合唱中,大三度和弦比較容易唱,如 等,可遇到小三度和弦在音準上就會出現偏差,如 等。而在教材中有許多小三度和弦的歌曲,如《盧溝謠》《送別》等,學生一旦會唱一聲部,第二聲部根本不在調上。經過不斷嘗試,我找到了先入為主這種方法。如在《盧溝謠》教學中:
我設置情境: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們的通訊工具是電報,地下黨發了一條電報,然后出示第二聲部的歌譜,先進行演唱,學生對二聲部就有了印象。接著我又設置情境:日軍也發了一條相似的電報企圖干擾我們,接著出示第一聲部,在教學中,孩子們興致高漲,把這四個小節合唱唱得非常和諧,動聽,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利用多媒體,解決教學難點
輪唱是合唱教學中比較容易掌握而又經常用到的一種增加合唱上技巧的方法。在三年級教材中就出現了《美麗的黃昏》《老爺爺趕鵝》《白鴿》等輪唱歌曲。當孩子剛接觸到這種形式的歌曲時,我先讓他們觀察兩個聲部的不同之處,然后引出輪唱的基本形式:由于第一聲部早唱一小節,所以一般在結尾處就要重復多唱一小節,然后和第二聲部一起結束。在學生都學會兩聲部后,我讓學生演唱第一聲部并與多媒體資源中的范唱進行二聲部演唱,讓孩子體會和感受輪唱的特點,接著我讓孩子們演唱二聲部并再次與多媒體合作,學生們徹底理解了輪唱的意義,最后我把學生分成兩部分進行輪唱,效果一目了然。
總之,新課改下的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是對新型教育的展望、是為了適應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培養全面發展合格人才的重大決策。因此,音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個人業務素質和責任心,不斷探求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完成新課改理論指導下“素質教育”中“個性特長”之一的音樂教學任務,讓音樂課堂充滿活力、讓音樂之音嘹亮校園、達到讓音樂陶冶心靈、鼓舞精神、活躍思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