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們的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略讀課文1+N模式表現出了極其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并且對于學生來說在課堂實際閱讀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現代小學語文老師在教授閱讀課程時,應該積極使用這一閱讀策略,進而提高小學生的略讀能力和略讀水平。提高其自身的教育能力,教學品質和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略讀策略研究
一、 引言
現在的小學語文老師作為新時代的一線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探求真知,才能進一步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對文章的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教師們更是你追我趕,努力創造新的方法。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們發現“1+N”略讀教學模式確實有著其獨特的優勢。
二、 從理論和現實角度談“1+N”模式
蔡元培先生在談讀書時說:“從淺近方面說,是要增加個人的知識能力,預備在社會上做一個有用人才;從遠大方面說,是要精研學理,對于社會、國家和人類作最有價值的貢獻。”而歐陽修則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曾國藩也曾指出:“不同之書,區別對待。應讀之書宜緩宜熟;應閱之書宜速宜多。”葉圣陶老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由此可見,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要努力掌握讀書的方法。實踐證明,好讀書之人,必定是一個清心有為之人,對國家對社會都會極為益而鮮有危害的。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者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會學生如何讀書,如何選題。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國家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精讀、略讀和瀏覽等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可見,國家對公民的閱讀是非重視的。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有義務和責任幫助國家和政府去完成這一項閱讀目標。要想完成國家對于公民的閱讀需求,課堂上培養學生學習良好的閱讀策略是極為重要的,如小學語文略讀“1+N”這一模式,就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夠有效地促進課內和課外知識的相互聯系,促進各個單元內容以及各個主題文章的多樣化,促進學生思想向多個方面發展,進而,讓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和閱讀課文的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所以說,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略讀課文1+N模式都是十分有必要推廣的。
三、 研究方法要得當,內容策略齊加強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為了加強自身教學得技術水平應該做到“理有所依,技有所長”,必須要嚴格地遵守我國九年義務課程教學標準,不斷完善所設計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而筆者認為對于小學語文閱讀來說,“1+N”的略讀課文模式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比如,在講授《金色的魚鉤》這一課時,老師可以系統地講授這一課中所包含的修辭,知識語言點和其他相關的閱讀技能,技巧,中心思想等,然后,老師們還要通過對這一課的具體講解,延伸到其他相類似的文章。在操作這一實踐時,老師可以分發給學生幾個閱讀原文并設計幾個與所講內容相類似的題目,在課堂上讓學生迅速進行閱讀,并回答問題,然后老師隨機抽查部分同學,使學生們在全班范圍內分享她們的答案。這樣的1+N課文略讀模式的應用,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進而,讓學生們養成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
另外,老師在教學實際中也不應該被閱讀內容所局限,老師們可以鼓勵學生把對一篇文章的閱讀擴展到幾篇甚至幾本書的閱讀中,用一個基礎性的文章引發學生們對同一類型的多種文章的思考和閱讀,進而加強她們對課文知識的拓展和探究,這樣就能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和知識儲備量,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他們的綜合競爭力!
四、 內容是文章閱讀的精髓
1. 小學語文略讀1+N模式的實施離不開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研讀,以及他們對所閱讀的文章各個部分的劃分,對整個文章的理解和綜合整理。另外,教師設立的目標切記不要太大,在實際操作中,老師們應該把它分成幾個微小的模塊,再一一進行分配和學習,實踐證明,這樣更有利于老師們達成自身的教學目標。
2. 課本是教師教學的第一手材料。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們有切實做到“備學生”,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情況,要設法兒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老師應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堂閱讀實踐中踐行1+N模式,鼓勵學生進行自我研究和探索,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和閱讀積極性。
3. 實踐證明,1+N課堂模式有著獨特的優越性。這種新鮮的思維方法對于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具有巨大的好處。例如,一些學生為了讀到自己特別喜愛的作品,會運用多種方法去探尋它們,比如利用互聯網資源等,而不是用傳統的單一的尋找紙質書頁。這就是1+N語文略讀教學模式的一個成功實踐。
五、 調查研究不可少
1. 調查研究是實施1+N課堂閱讀策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積極進行調查以及總結和反饋是教師進行有效的課堂略讀課文攻略的必要因素。所以,老師要積極進行調查研究。比如,在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這一課時,老師在結束課堂知識教學后,老師應該及時地向同學們詢問是否有同學沒有聽懂的,是否有新的閱讀方法和閱讀體會等等,從而,進行調查和反思。
2. 1+N小學語文略讀策略要求我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廣泛查閱,要盡可能多地去查閱典籍資料而不是閉門造車。老師們要盡可能地去豐富自己的知識技能,爭取使自己的教學理論更加豐滿,爭取是自己的理論有理可依,有據可證。另外,在教育實踐中,老師也應該做到總結反思,不恥下問,思想包容開放,做到去粗取精。
六、 結束語
作為一個合格的老師,切實掌握國家課程標準是必需的。老師們應該在其指導下進行教育教學。要給學生尋找并分發同中心和體裁的閱讀材料,鼓勵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和總結分析。相信經過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和探索,小學語文略讀課文1+N模式會得到更為深遠的實踐與應用。我們同學的閱讀素質,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德明,韓靜.小學低年級“1+N”模式課程實施探析[J].
[2]王文蓮.初中語文1+N現代文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
[3]田亞地.讓課堂教學在活力中展開[J].
作者簡介:華玲靚,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市新羅區西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