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老師,要注重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關注學生的所思所想,講究閱讀課上的評價技巧。另外,也要注重訓練學生廣泛而持久的課外閱讀。
關鍵詞:閱讀教學;課內閱讀;課外閱讀
閱讀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領會文章的主旨,使內心受到熏陶感染。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水平,密切語文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學生的閱讀包括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兩方面,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一、 善于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想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火花。”這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的話,因此,以歌曲、講故事、看圖等形式進行情境導入,把課堂的導入環節與學生的興趣相結合,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
(一) 添設音樂,渲染課堂氣氛。音樂不是音樂課的專屬,如果把音樂適當地添加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或配樂朗誦,或唱一些與課文相關的歌曲,這樣的音樂不但能活躍閱讀課堂的氣氛,而且還可以調動學生對于閱讀積極性。
(二) 插入表演,激發參與意識。小學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表演欲望和天賦,在閱讀課上,如果能讓學生來演一演,不僅能幫助理解詞語和段落的意思,而且還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地走進文本,感悟語言的魅力。有時候學生的表演會讓你意想不到。
(三) 安排繪畫,增添課堂情趣。與音樂元素一樣,合理地安排學生繪畫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課文內容也被更加生動地理解了。
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設環境,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注重閱讀教學與生活的溝通,使課堂充滿強大的生命力。
二、 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教師要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讀之前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去理解。考慮到學生原本的知識儲量有限,讓學生獨立去理解一篇課文是有難度的,因此就需要教師巧妙地設計問題,由淺入深地幫助學生對課文進行探究。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自身性格也完全不一樣,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學生先天遺傳因素和后天生活環境都各不相同,所以學生在學校里的各種表現自然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教師要非常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因材施教。
三、 關注學生所思所想
在整個課堂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密切關注學生的所思、所想、所說,不斷以激勵性的語言從正面對學生加以引導,努力給學生營造出一個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一句看似平常的語言卻飽含著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但是又不會顯得那么生硬。
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應該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來引導學生,力求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教學要嘗試再現情景,依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讀出語言的形象,把讀貫穿于整堂閱讀課之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在反復朗讀、感悟的基礎上,體悟語言的情韻,還語言以生命,從而引導學生把自己在讀中獲得的體驗、感悟,以自己有聲的語言盡情地表現出來!
四、 講究課堂上的評價技巧
每個人都愛聽好話,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表揚,學生更喜歡能得到老師的表揚。當受到老師表揚時,學生會有一種超強的滿足感、榮譽感,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然如果一味地只注重表揚學生,沒有絲毫的批評,那么只會適得其反,讓我們的孩子只生活在表揚的海洋里,沒有更大的進步。
記得有位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班級學生分為四組,然后讓同一位老師分別和這四個小組的學生談話。對第一組學生只表揚不批評,對第二組學生只批評不表揚,對第三組學生是先批評后表揚,對第四組學生先表揚后批評。實驗結果顯示,第三組學生,即先批評后表揚組的學生最喜歡該老師。調查后發現學生普遍都覺得,如果一個老師只表揚或者先表揚后批評都會讓人覺得有點虛偽,但是如果只是批評的話又顯得不客觀,而先批評后表揚就顯得既客觀又真誠。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增減效應”。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我們何不在閱讀教學時也用一用這個“增減效應”?
五、 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緊密結合
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相結合是小學語文教學必須遵循的規律之一。語文教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是一個必然趨勢,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地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樹立一個大語文觀,引導學生在學會讀一篇文章、一本書的基礎上,逐漸走出課堂,走近生活,開展廣泛而持久的課外閱讀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儲量。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遷移的規律,把課內所掌握的一系列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把一些與課文相關的經典文學作品適時地推薦給學生去閱讀,引導學生把課內外知識聯系起來。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習慣將得到培養,閱讀能力將得到提高,內在思想也將得到升華。
語文能力的高低關乎著一個人的生活視界,也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狀態。語文學習歸根到底就是為了學語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牢牢把握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高度重視小學語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重視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豐富小學生語言的積累,在語言實踐中逐漸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
作者簡介:陳莉,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昆山市玉山鎮同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