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職業教育中基礎課數學的教學改革,在當代社會的學生現實狀況和教師教學現狀情況下,勢在必行。改革方法,內容更新。
關鍵詞:職業教育;基礎課數學;教學改革
早在2013年4月,習近平主席就提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根本途徑”,習近平主席在各種場合的講話,無不滲透著對教育的重視,對強國之本的肯定。2014年6月《人民日報》上,更作出有關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人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努力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在“唯分數論”的當下,無論什么樣成績的學生,都有被教育的機會,對于這些不選擇高等教育而選擇職業教育的學生,我們作為職業教育工作者,就擔負起了教育他們的重任。
來到職業院校的學生,他們大都在中學階段成績不理想,離開了升學率,離開了語數英,到職業院校來進行專業學習。但是,當看到學院開設的基礎課里仍然有語數英課程,部分學生可以說是到了崩潰的地步。而我們職業院校的教學體系中,語數英課程也是學院教學結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它是專業課學習的整體素質支撐,不能說學生不愿意學習這些課程就不開設,而作為基礎課教師的我們,如何把這些課講下去,而且還要有好的教學效果,那就勢必要下功夫進行既適合學生學習,又能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改革。以一個高職班的高考數學成績為例:全班29人,滿分150分,60分以下的15人,60分以上(含60分)的14人,最高75分1人,沒有人及格。這樣的還是高分錄取的學生,現狀固然如此,更何況其他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上會遇到什么樣的狀況。因此,基礎課數學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 樹立人生理想,明確學習目標
這些學生的學習狀態在中學后期就已經是完全處于破罐子破摔,“唯數學無用論”也就根植于他們的腦海里。這就要求作為數學教師的我們,在新生的第一堂課,一定要為這些學習盲目的學生指明學習方向和學習目標,任何專業學習都離不開基礎課,尤其是工科專業,更是以數學基礎知識為靈魂,以數學思想方法為指導。新的學校,新的環境,新的開始,人生階段從現在開始改變。
二、 整頓課堂教學,適應教學方法
曾經的數學學習不堪回首,現在的數學學習就應該是主動參與和積極探索,只有這樣才能改變意識,變被動為主動。為學生的積極參與創造條件,包括板演和口答,引導學生思考、發現、創新問題。教學方法:講授、練習、啟發提問、討論、自學等等。使得課堂氣氛活躍,互動效果提升。
三、 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效果清查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填鴨式”灌輸,學生已經從這種學習中退了出來,就不應該再采取他們不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再如何傾力去做,也只會使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那么,我們的內容也要改革,首先,在講授相關的數學知識前,教師備課時,做好充足的準備,查資料,把相關的數學史內容,尤其涉及的數學家小故事講給學生,潛移默化地把數學家在發現、發明數學知識的努力和作為,在課堂上以擴大數學信息量,激勵學生學習熱情的方式傳遞給他們。例如,無論是什么階段的學生,函數概念都是學習的核心,那么函數的發展史,就有必要講授,17世紀意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伽利略,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瑞士的貝努利,德國的萊布尼茲等等一大批數學家歷經一個世紀,都在致力于發現、完善函數概念、性質和計算以及應用。做好一件事,需要多方、長時間的不懈努力,偉大的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正在求知的學生。教學內容固然重要,教會學生尊師重教的態度更加重要,也就是做人重于做事,做事基于做人。
四、 新的教學手段,新的教學方式
采用現代化媒體教學手段,結合傳統板書教學,會使課堂教學靈活又生動,可以精細、靈活、方便教學內容。比如高職教學,可以借助公共教學平臺,推薦學生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課下進行網絡《中國大學mooc》的學習,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到更高等大學的資源。接收前沿的網絡教育,是現在學生應該學習和應該掌握的一項技能,以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拓展視野,開拓思路。
五、 教師交流學習,互評教學效果
教學團隊是一個整理結構,單一的任何一個人都不能成為一個整體,因此,數學團隊的每一個教師都是這個團隊的一分子,團結協作、學習交流是互相學習的手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學特點和教學方法,通過互相交流,可以取長補短,更加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形成自己的特色,更加適于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教師間的互相聽評課,是互評教學效果有效的實戰手段。在交流中進步,在學習中成長,學生學習知識,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結構中,教與學的效果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總之,在職業教育被國家越來越重視的現代社會,改革勢在必行,基礎課數學的教學,更是在教與學的不斷改進中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峰,朱琳,郜潔.淺析基礎課程教學現狀與改革建議[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7).
[2] 郭宗昌.職業學校教師評價“主輔模式”的建構[J].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
[3] 馬金鳳.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教育教學的啟示[J].大眾科技,2010(3).
[4] 潘軍.湖北地區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03.
[5] 何光偉.基礎設計教學方法探討[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3).
作者簡介:趙利,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